- 食管及胃多发性小细胞癌一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李书清杜丽欣郭占领陈登峰卢温民李冰
- 关键词:食管肿瘤胃肿瘤
- 肺碰撞瘤1例被引量:3
- 2016年
- 碰撞瘤属于临床罕见病,是指两种成分独立起源的原发性肿瘤相互碰撞或相互浸润,可发生在食管胃交界处,肝脏胆管、口腔、肺、子宫颈、直肠肛门交界处和膀胱处。临床工作中常因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而出现误诊、漏诊。现将本院肺碰撞瘤1例报道如下。
- 李书清卢温民李冰王珏杜丽欣杨再利
- 关键词:刺激性干咳原发性肿瘤右肺下叶纵隔淋巴结
- 右胸腔巨大畸胎瘤合并全脏器转位1例分析
- 2008年
- 李书清杜丽欣卢温民王金星羡海英郭占领李振乱
- 关键词:胸部肿瘤畸胎瘤
- 肋间神经冷冻与硬膜外置泵联合镇痛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李书清郭占领刘振泉杜丽欣卢温民李冰王珏陈登峰谢玉通李振乱
- 关键词:肋间神经冷冻硬膜外联合镇痛置泵开胸手术术后疼痛
- 胸管注入滑石粉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灭菌滑石粉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病理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8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尽量排除胸水后,随机分为2组。滑石粉联合顺铂治疗组55例,在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20mL+顺铂(40mg/m^2)+医用滑石粉混悬液(灭菌滑石粉5g+生理盐水40mL)。对照组43例,胸内注入生理盐水20mL+顺铂(40mg/m^2),注药后夹管并嘱患者变换体位。4h后重新放开引流,待引流液体量少于50mL/d则考虑拔管。观察疗效、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7%,较对照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0.5、1.0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注入灭菌滑石粉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经济、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的方法。
- 王珏郭占领陈登峰陈晓伟李冰卢温民
- 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滑石粉顺铂
- 改良管状胃在食管胸中下段癌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管状胃的改良法及其在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117例食管胸中下段癌行左侧开胸,食管癌切除,使用改良的管状胃重建消化道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探讨管状胃的改进方法。结果本组117例患者经改良管状胃代食管手术后,无手术死亡病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及残胃瘘、乳糜胸、胃出血。发生左下肺不张4例,吻合口狭窄2例,房颤2例,术后病理证实残端癌残留1例。术后1月检查上消化道造影无胃潴留病例,胃排空良好;随访半年发现反流性食管炎2例,无胸胃综合征发生,无膈疝发生。结论改良管状胃在食管胸中下段癌手术中便于获取,制作简易,长度可满足弓上及胸顶部吻合需要,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卢温民郭占领王珏陈晓伟李彬
- 关键词:消化道重建术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影响
- 目的:食管癌、贲门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我国每年病死达20万人,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一半。食管癌、贲门癌有多种治疗方案,其中手术即可切除肿瘤病变又可清扫区域淋巴结,术后病人远期生存时间较理想,是...
- 卢温民
- 关键词:贲门癌呼吸系统并发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围手术期
- 胸腔闭式引流管误入胃1例报告被引量:3
- 2017年
- 患者女,65岁,主因车祸伤及胸腹部3h伴腹痛、腹胀、胸闷急诊人住当地医院。行头胸腹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显示,颅内未见明确异常;鼻骨骨折;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胸腔积液;脾包膜下血肿,腹腔积液。考虑脾破裂。急诊行开腹探查,腹腔内吸出鲜血约1000ml,见脾脏粉碎性裂伤,胃底及前壁大片挫伤,范围约7.0cm×5.0cm,胃壁未破裂,胰尾处有挫裂伤。
- 李书清王珏卢温民李冰陈晓伟靳义周平谢玉通郭占领
-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术膈肌损伤胃损伤
- 胸管注入滑石粉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 王珏刘静郭占领陈登峰陈晓伟李冰卢温民陈平张丽
- 该项研究应用于胸外科滑石粉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恶性胸腔积液大多数是恶性肿瘤的胸膜转移所致,尤其是晚期肺癌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分期为Ⅳ期。因此,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 关键词:
- 关键词:胸腔积液顺铂治疗
- 改良管状胃在食管胸中下段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管状胃的改良方法及其在食管胸中下段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2月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213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改良管状胃组(n=108)和管状胃组(n=105),改良管状胃组制作改良管状胃,管状胃组制作管状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残胃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术后死亡1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改良管状胃组无死亡及吻合口瘘病例。改良管状胃组手术时间[(147.89±11.32)min]少于管状胃组[(172.72±11.76)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453,P=0.000)。改良管状胃组术后残胃出血量[(371.33±99.13)mL]少于管状胃组[(456.89±109.6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6,P=0.019)。改良管状胃组术后住院时间[(14.78±3.72)d]与管状胃组[(15.89±4.09)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3,P=0.399)。结论改良管状胃在食管胸中下段癌手术中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残胃出血量,是基层医院治疗食管胸中下段癌疗效更好的手术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卢温民郭占领杨国红李彬高文平靳义侯素平
-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