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等离子射频
  • 2篇等离子射频治...
  • 2篇药物性
  • 2篇药物性肝损害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治疗
  • 2篇息肉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息肉
  • 2篇内镜
  • 2篇结肠
  • 2篇结肠镜
  • 2篇结肠镜检
  • 2篇结肠镜检查
  • 2篇镜检
  • 2篇化道
  • 2篇肝损害
  • 2篇肠镜
  • 2篇肠镜检查
  • 1篇代谢

机构

  • 7篇大同市第三人...

作者

  • 7篇吴秋珍
  • 7篇韩丽芳
  • 5篇孙海霞
  • 4篇李海玲
  • 3篇刘建东
  • 2篇刘晓琴
  • 1篇姚建国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2004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等离子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132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消化道广基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228例内镜下表现为消化道广基息肉的患者,经病理证实为炎性、增生性等良性病变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2例行...
吴秋珍刘建东韩丽芳孙海霞李海玲
文献传递
28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本文对28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了临床分析。文章指出:在治疗原发基础病时,长时间有服用药物史,一定要定期监测肝功能;药物性肝损害重在预防,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纠正认为'中药安全无毒'认识上的误区。
吴秋珍刘晓琴韩丽芳
关键词:肝脏损害药物滥用临床药理
文献传递
大肠黑变病86例内镜及病理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大肠黑变病是指结肠同有膜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也是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少见疾病。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结肠黑变病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我院2005年至2012年经高清晰电子结肠镜检查1960例患者,发现结肠黑变病86例,占同期检出率的4.38%,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吴秋珍韩丽芳孙海霞
关键词:大肠黑变病病理分析电子结肠镜检查内镜色素沉着性少见疾病
经胃镜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凶猛、病情进展快,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40%,临床治疗棘手。此病多呈高分解代谢状态。加之禁食及胃肠减压,患者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患者的营养状态的好坏,
吴秋珍姚建国刘建东李海玲韩丽芳孙海霞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多器官功能衰竭胃镜代谢状态病情进展
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消化道广基息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因息肉被视为癌前病变.故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目前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息肉已成为常规微创治疗手段。我科于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等离子射频仪,经内镜治疗112例消化道广基息肉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吴秋珍刘建东韩丽芳孙海霞李海玲
关键词:消化道广基息肉内镜治疗技术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
28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2004年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及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为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及早认识及预防,总结分析了我院近年来诊治的28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吴秋珍刘晓琴韩丽芳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回顾性统计分析发病率
单人操作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病变45例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近来年,随着结肠镜的广泛开展及应用.对回肠末端病变的关注与研究也与日俱增。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消化内科行单人操作结肠镜检出45例回肠末端病变患者的结果和临床资料.旨在了解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在回肠末端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意义。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5例回肠末端病变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者均以右下腹痛、腹胀及排便习惯改变为主,排除急性阑尾炎、排除异位妊娠,排除腹主动脉破裂等疾病。
吴秋珍李海玲韩丽芳孙海霞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腹主动脉破裂平均年龄急性阑尾炎病变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