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非
- 作品数:17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关于肿瘤研究中的终点评价替代指标被引量:6
- 2003年
- 游伟程高非
- 关键词:肿瘤
- 电子病案结构和临床辅助决策系统设计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建立肿瘤医院电子病案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和其他业务分析工具。方法分析肿瘤疾病和治疗过程的特点,以及临床业务分析的需要,提出与"病人—住院次"平行的"病人—治疗次"电子病案结构,设计实现这种双重结构的病历书写模版。结果在此结构基础上利用数据仓库工具建立临床辅助决策演示系统,包括治疗路径决策和治疗方案决策。结论建立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的关键是电子病案提供符合临床逻辑的结构和数据。
- 张燕高非
- 关键词:电子病历系统设计
- 信息共享与医院现代化
- 2006年
- 张燕刘晶高非
- 关键词:信息共享医院现代化计算机网络HIS
- 医院数据仓库建设中的两个问题
- 在医院的信息系统中,临床信息毫无疑问被当做宝贵的资源.但管理信息未必同样对待.开发和实施HIS 时首先着重解决事务处理,包括替代手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流程.该医院从2004 年起汇集了HIS 上线几年累积的数据,尝试开...
- 张燕高非
- 关键词:医院数据仓库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管理信息
- 文献传递
- 再谈恶性肿瘤医疗统计指标的问题与改进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改进恶性肿瘤医疗统计指标。方法对实际的肿瘤医疗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说明以住院次为单元的统计指标没有真实反映肿瘤疾病的疗效、费用及其变化趋势,应该补充增加以病人和治疗次为单元的统计指标。结论应建立以满足病人需要为主要目标的医疗统计查询系统,为病人和医生提供各病种病情的治疗路径、方案、疗效和费用信息。
- 张燕高非
- 关键词:统计指标恶性肿瘤
- 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三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126例晚期NSCLC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以吉西他滨为主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疾病进展期(TTP)、生存期及毒副作用.方法126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未曾治疗的晚期NSCLC,非随机接受GP/4周组(27例)、GP/3周组(65例)、GN组(34例).结果全组有效率(RR)35.7%(CR 1例,PR 45例),1年生存率35.6%(95%CI:CI.05~45.18),中位生存期(MST)10个月(95%CI:8~12),MTTP3.89个月(95%CI:3.67~7.30).GP/4周组RR 40.7%(CR 1例,RR 11例),一年生存率37.0%(95%CI:18.83~55.32),MST 8个月(95%CI:5~11),MTTP5.05个月(95%CI:3.48~8.95),中位缓解期(MRT)8.26个月(95%CI:8.13~20.32).GP/3周组RR为32.3%(PR:21例).1年生存率35.9%(95%CI:21.46~50.38),MST10个月(95%CI:8~12),MTTP 3.40个月(95%CI:2.73~4.02),MRT 1.51个月(95%CI:1.22~14.73).GN组RR38.2%(PR 13例),1年生存率31.0%(95%CI:13.10~48.96),MST 9个月(95%CI:6~12),MTT3.93个月(95%CI:2.02~8.08),MRT 2.16个月(95%CI:1.75~14.27).三组间RR、1年生存率、MS差异无显著性.MTTP GP/4周优于GP/3周组,有显著差异(P<0.05),MRT GP/4周组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WHO血液学毒性,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GP/4周组为14.29%,GP/3周组为8.38%,GN组为11.34%,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Ⅲ/Ⅳ度贫血GP/4周组10.39%,GP/3周组1.22%,GN组3.96%.GP/4周组明显高于GP/3周组(P<O.05),Ⅲ/Ⅳ度血小板减少GP/4周组26.32%,GP/3周组11.24%,GN组6.25%,GP/4周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非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GN组明显优于GP/4周及GP/3周组(P<0.05).结论GP/4周、GP/3周及GN显示相似的客观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毒副作用显示GP/3周及GN较轻,为耐受性较好的治疗晚期NSCLC化疗方案.
- 方健刘叙仪安彤同吴梅娜高非蒋薇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顺铂
- 转变模式,提高肿瘤临床试验水平被引量:4
- 2005年
- 游伟程高非吴一龙
- 关键词:肿瘤临床循证医学多中心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其发病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6年8月-2005年3月收治的8例SP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5.3岁(13—41岁)。首发症状为腹部肿块或腹部隐痛者各3例,十二指肠梗阻1例,1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肿瘤位于胰头部6例,位于胰体尾部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胰体尾切除术1例,肿瘤局部剜除术2例,未能切除肿瘤而行姑息性内引流术1例。平均随访时间37.8个月(8~103个月),现所有患者均正常生存。结论SPT多发于青年女性,积极的手术治疗预后较为满意。
- 王崑陆爱萍郝纯毅邢宝才黄信孚高非季加孚
- 关键词: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胰腺预后
- 基于互联网的临床试验模式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针对目前医学临床试验(特别是非盲试验)中存在的各种偏倚和质量问题,建立基于技术手段的解决方法。方法提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临床试验模式,将以往所有试验环节和工作人员均面向课题负责人的模式转变成为面向统一的互联网工作平台的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和实现临床试验的主要环节,并自动实时记录所有操作过程,实现远程数据共享。结果这种模式使试验的诸多环节成为可核查、可客观分析评价质量、可多方独立参与的过程,并提高了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结论这种模式的数据采集过程分析和数据质量分析功能可以较严格地控制各种人为偏倚和学术不端行为。
- 张燕游伟程高非
- 关键词:数据管理数据共享
- 中药舒肝凉血方改善乳腺癌患者潮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4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中药舒肝凉血方对服用三苯氧胺的乳腺癌患者潮热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6年11月乳腺癌诊断明确,服用三苯氧胺(他莫西芬tamoxifen,TAM)出现潮热症状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中药舒肝凉血方,对照组予安慰剂。观察潮热及睡眠改善情况。以治疗前1周每日平均潮热次数及睡眠情况作为基线。采用国际认可的Kupperman评分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潮热及睡眠改善情况。结果可评价病例66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潮热症状减轻情况:治疗组潮热症状消失5例(15.2%),减轻14例(42.4%),无变化14例(42.4%);对照组无患者症状消失,减轻10例(30.3%),无变化23例(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睡眠改善情况:治疗组睡眠改善21例(63.6%),无变化12例(36.4%);对照组睡眠改善13例(39.4%),无变化20例(6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中药舒肝凉血方可减轻服用三苯氧胺乳腺癌患者的潮热症状并改善睡眠情况。
- 孙红薛冬高非欧阳涛李萍萍
- 关键词:舒肝凉血方乳腺癌潮热睡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