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晓旋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情绪Stroop效应的反转探析
- 自从1935年Stroop提出色词干扰作业,Stroop范式就一直被后继的研究者们所重视和发展。情绪Stroop范式是由经典Stroop发展出来的重要范式之一。不同于经典Stroop范式关注于不一致信息对注意的干扰。情绪...
- 鲍晓旋刘旭阳李好好陈亚萍
- 关键词:情绪STROOP效应
- 威胁性刺激和反应方式对情绪Stroop效应的影响
- 情绪stroop效应,指的是对情绪负载词的情绪刺激的加工优先于对情绪词颜色的判断(Chajut,Mama,Levy,&Algom,2010)。近年来,心理学家从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建立了情绪stroop效应的威胁驱动机制...
- 刘旭阳鲍晓旋李好好陈亚萍
- 关键词:情绪STROOP效应
- 文献传递
- 传媒中的逆反心理探究
- 2013年
- 不同于以往直接发布竞争对手的负面消息,在当前的娱乐行业中,很多艺人的经济团队为了打压竞争对手,都采用“捧杀”的方式诱导舆论风向。而这里的“捧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捧杀,传统的捧杀指的是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娱乐行业中的捧杀则是通过过分的夸奖和吹捧艺人,像是在论坛中刷屏式的放照片,雇水军写一些亚洲第一、美貌无双、××天团的吹捧文章。使大众对某艺人产生反感,从而达到打压竞争对手的目的。而这种捧杀行为之所以能够有效,则是利用了受众的逆反心理。
- 鲍晓旋
- 关键词:逆反心理传媒娱乐行业夸奖
- 情绪Stroop效应:威胁驱动还是反应偏差?
- 2014年
- 为了考查情绪Stroop效应的产生机制是威胁驱动还是反应偏差,本研究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用一般负性情绪词语和中性词语作为实验材料,实验二用威胁性的情绪图片和中性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每个实验均要求一组被试做按键反应,另一组被试做摇杆反应。结果发现,当实验材料为词语时,未出现情绪Stroop效应;当实验材料为威胁性图片时,无论是趋向性反应方式还是回避性反应方式,都出现了情绪Stroop效应。本研究结果支持威胁驱动机制。
- 陈亚萍李晓东鲍晓旋刘旭阳李好好
- 关键词:情绪STROOP效应
- 从策略选择的视角看儿童学习判断
- 2014年
- 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而学习判断的准确性会影响儿童的策略选择。对于监测和控制策略的关系,主要有MC模型和CM模型。儿童学习判断的研究主要采用成人学习判断的范式,并结合了儿童认知发展特点。本文总结了儿童学习判断的规律。
- 鲍晓旋李晓东
- 关键词:元认知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