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家强

作品数:18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5篇肾上腺
  • 5篇肾上腺素
  • 5篇去甲肾上腺
  • 5篇去甲肾上腺素
  • 5篇巨噬细胞
  • 5篇抗原
  • 5篇甲肾上腺素
  • 3篇真核
  • 3篇真核表达
  • 3篇鼠腹腔巨噬细...
  • 3篇抗原表达
  • 3篇基因
  • 3篇核表达
  • 3篇分泌
  • 3篇分泌型
  • 3篇腹腔巨噬细胞
  • 3篇A抗原
  • 3篇大鼠腹腔巨噬...
  • 2篇蛋白

机构

  • 13篇同济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作者

  • 18篇黄家强
  • 12篇龚非力
  • 7篇李卓娅
  • 5篇熊平
  • 5篇卜夏
  • 5篇冯新为
  • 5篇徐勇
  • 3篇马大龙
  • 2篇费克香
  • 2篇史须
  • 2篇史须
  • 2篇杜静
  • 1篇李龄
  • 1篇曾劲杨
  • 1篇张颖妹
  • 1篇徐勇
  • 1篇韩文玲
  • 1篇方敏
  • 1篇王应
  • 1篇阮旭中

传媒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 1篇“科技增强国...

年份

  • 2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溶性TRAIL分子的同源性模建
1999年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MSI公司的Insight Ⅱ分子模拟软件,参照TNF-α的三级结构信息文件,对TRAIL分子胞外区的R117到G281共165个氨基酸残基进行了同源性模建;并利用Profile-3D程序中的Inverse Fold-ing方法对模建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模建出的TRAIL分子共含10个β-片层结构,且这些β-片层均对应于TNF-α中相应的β-片层区.这与同一家族的分子在结构保守区,特别是形成二级结构的保守区中序列组成变化不大的理论相吻合.而且验证模建结果的结果可靠性积分值为55.80.结论:模建结果基本正确,为TRALL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饶严黄家强顾维丰马大龙
关键词:TRAIL肿瘤坏死因子
4α-PDD、PMA对去甲肾上腺素促进大鼠腹腔巨噬细胞Ⅰa抗原表达的影响
1994年
本文采用Ca~2+指示剂的分光光谱法测定巨噬细胞(Mφ)内Ca~2+浓度([Ca~2+]i)、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Mφ膜上Ⅰa抗原的表达,研究肌醇磷脂代谢中第二信使分子甘油二酯(DG)在去甲肾上腺素(NE)促进MφⅠa表达效应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探讨NE效应的跨膜信息传递机制。结果表明: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4αPDD(25μg/ml)虽不影响NE(10 ̄-8mol/L)升高Mφ[Ca ̄2+]i的效应,却显著减弱了NE促进MφⅠa抗原表达的效应;而PKC激动剂PMA(10nmol/L)本身促进MφⅠa抗原表达的作用不明显,也不能进一步增强NE促进MφⅠa抗原表达的效应。结果提示:DG激活的PKC系统也参与了NE促进MφⅠa抗原表达的信息传递过程,并与另一第二信使分子肌醇-1,4,5-三磷酸(IP_3)介导的Ca ̄2+途径协同发挥作用。
黄家强龚非力熊平冯新为
关键词:巨噬细胞去甲肾上腺素PKCPMA
全文增补中
一种快速简便的缺失突变方法被引量:4
1998年
为了构建能表达稳定的、不易降解的TM-TNF突变体(TM-TNFm)的基因,本文用改良的S-PCR和OE-PCR两种定位突变技术,成功地构建了缺失36个碱基的pBSK-TM-TNF突变重组体。与OE-PCR技术(用两对引物进行两次PCR反应)相比较,S-PCR技术(用一对引物做一次PCR反应)具有快速、经济、简便等优点,但其突变率较OE-PCR低。
曾劲杨黄家强李卓娅龚非力
关键词:TM-TNF-Α聚合酶链反应
新一代治疗用抗体——改型抗体被引量:3
1997年
改型抗体是在嵌合抗体基础上构建的新一代人源化抗体,因其免疫原性进一步降低而适用于临床治疗。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改型抗体有关研究进展,包括改型抗体的产生与发展、设计和构建、优点及应用等。
黄家强
关键词:免疫原性抗体亲和力
人TNFα分泌型、跨膜型和跨膜稳定型重组体的构建表达及杀瘤效应
TNF-α的分泌型与跨膜型在生物学效应等方面各具特征。为研究比较二型TNF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本文用IL-2信号肽编码序列置换TNF的前导肽编码序列,构建出一种在真核细胞仅产生分泌型的TNF重组体;通过缺失二型TN...
黄家强卜夏李卓娅龚非力
关键词:杀瘤效应
文献传递
人TRAIL cDNA的真核表达和体外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全长 cDNA及其胞外区真核表达产物体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为 TRAIL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从胎心 cDNA文库中经 PCR扩增获得两种形式 cDNAs,构建相应的真核表达载体后进行基因转染,并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细胞株;收集表达上清进行肿瘤细胞的体外凋亡诱导,同时观察凋亡相关蛋白 TFAR19与表达上清共同存在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 成功获得表达两种目的蛋白的真核细胞系,其表达上清均能诱导肿瘤细胞 HeLa和 Hec-1a的凋亡,而且 TFAR19能增强表达上清的凋亡诱导作用。结论 证明 TRAIL基因的真核表达产物同样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如有 TFAR19存在则效果更佳。
史须黄家强张颖妹宋泉声马大龙
关键词:CDNA真核表达细胞凋亡TFAR19
癫痫患者脑组织TNF-αmRNA、IL-6mRNA以及HLA-Ⅱ抗原表达的改变被引量:35
2000年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6 (1L - 6 )以及 HL A- 抗原表达在癫痫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采用地高辛标记 c DNA探针技术组织原位杂交方法研究癫痫患者 TNF- α m RNA和 IL- 6 m RNA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同时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癫痫患者脑组织中 HL A- 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癫痫患者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异常高表达 TNF- α m RNA和 IL- 6 m RNA;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异常高表达 HL A- 类抗原。结果提示 :脑组织局部自分泌或旁分泌的细胞因子 (TNF-α和 IL - 6 )水平以及胶质细胞表面 HL A-
杜静方敏龚非力李卓娅黄家强徐勇熊平李龄
关键词:癫痫白细胞介素6
单纯分泌型TNF-α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揭示膜结合的TNF α前体(mTNF α)与分泌型TNF α(sTNF α)生物学活性的不同。方法在克隆出mTNF α基因的基础上,我们采用IL 2信号肽编码序列置换m TNF α前导肽编码序列,构建出只产生分泌型TNF α的真核表达质粒pBK sTNFm,并转染至NIH3T3细胞中。结果筛选出的阳性克隆细胞经Westernblot分析及活性测定显示,pBK sTNFm转染细胞裂解液及培养上清 ,均可检出相对分子质量 (Mr)17000的TNF α,且上清具有sTNF α活性,但细胞固定后其活性丧失。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在真核细胞中只产生sTNF α的表达质粒,并建立相应的表达细胞株。为比较两种类型的TNF α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黄家强卜夏史须李卓娅龚非力
关键词:真核表达质粒构建细胞株分泌型TNF-Α
膜稳定型TNF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TNF α可以分泌型 (S TNF)及其前体膜型 (M TNF)两种活性形式同时存在于体内。为膜型TNF的转基因应用 ,构建一种可表达于胞膜而不被酶解的膜稳定型TNF重组体 (mTNFm)。方法 :在克隆M TNFcDNA的基础上 ,删除两型TNF转换酶酶解部位的编码序列 ,构建出mTNFm并测序验证 ;建立只表达膜型TNF的真核细胞株。结果 :Westernblot分析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mTNFm不再发生酶切转换且只通过效 靶细胞间直接接触发挥胞毒效应。通过基因直接注射方式 ,使mTNFm稳定表达于小鼠体内。结论
黄家强卜夏李卓娅龚非力
关键词:基因突变真核表达基因治疗
NF-κB结合位点在LPS诱导人TNF-α基因转录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01年
为探讨人TNF α基因启动子区域NF κB结合位点对LPS诱导性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将构建的含人TNF α基因启动子区域及其不同缺失片段的pGL2萤光素酶报道基因重组体 ,体外转染HL 60细胞 ,观察LPS刺激对TNF基因启动子指导萤光素酶表达的影响 .发现TNF 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 3个NF κB结合位点的存在是该基因最大组成性表达和LPS诱导性表达所必需 ;将这 3个位点缺失可完全阻断报道基因的LPS诱导性表达 ,并使其组成性表达明显受到抑制 (P <0 .0 0 1) .缺失κB1和κB2位点 ,使基因组成性表达与LPS诱导性表达均减少约 50 % (P <0 .0 1) ,但诱导倍数则与非突变体相近 ;反之 ,用κB3反义寡核苷酸封闭κB3位点 ,保留κB1和κB2功能 ,使LPS诱导性基因表达抑制 70 % (P <0 .0 0 1) ,诱导倍数明显降低 .保留原有κB3位点 ,再将κB3位点取代κB1和κB2位点 ,可使基因组成性和诱导性表达几乎完全恢复 ;将κB3位点向TSS移近 (- 98→ - 52 ) ,取代Sp1位点 ,虽然κB1和κB2位点仍然缺失 ,但仅一个κB3位点即可使基因组成性和LPS诱导性表达恢复到 80 % .用反义寡核苷酸封闭这个κB3位点 ,不但可使TNF α启动子完全丧失对LPS的反应性 ,还可完全阻断所控基因的组成性表达 .结果表明 ,人TNF α启动子区域 3个NF κB位点均参与该?
史须卜夏黄家强熊平徐勇李卓娅龚非力
关键词:核因子ΚB结合位点转录基因调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