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芝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抑制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分裂作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马钱子生物碱,分离去除其中的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制备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分别在HEK293和PC12细胞系上,采用MTT法观察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然后在培养的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上,采用BrdU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HEK293细胞的存活无明显抑制作用,当其浓度>0.5mg/ml时,对HEK293细胞产生毒性作用(P<0.0001),但在PC12细胞中,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在5μg/ml的浓度下即可明显抑制PC12的存活(P<0.0001)。在培养的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上,50μg/ml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能够显著减少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P<0.01),当浓度增加到100μg/ml时则能够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P<0.001)。结论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能够显著抑制PC12细胞的存活及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分裂,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具有细胞选择性。
- 龚芝孙丽荣曹雄李树基朱心红高天明
- 关键词:增殖
- BK8644对河豚毒素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和幅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LTC)开通剂BK8644对河豚毒素(TTX)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α-氨基-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AMPA)的影响,探讨LTC是否作为神经环路兴奋性的感受器在调节突触稳态中发挥作用。方法建立培养海马神经元的稳态可塑性离体模型,并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突触内自发的mEPSC。结果TTX组mEPSCAMPA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EPSCAMPA电流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BK8644组和TTX+BK8644组与对照组比较,mEPSCAMPA的频率和幅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TTX+BK8644组与TTX组比较,mEPSCAMPA频率降低(P<0.05),电流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K8644可对抗TTX引起的mEPSCAMPA频率升高,提示L-型钙通道可能参与稳态突触可塑性的调节。
- 揭艳玲李树基行艳丽龚芝朱心红高天明
- 关键词:L-型钙通道海马神经元
- L-型钙通道仪α_(1C)基因片断在大肠杆菌中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表达
- 2007年
- 目的构建小鼠L-型钙通道CaV1.2α_1亚基(α_(1C))C末端的原核重组载体并进行表达和鉴定。方法根据小鼠α_(1C)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其C末端(1808-2139)基因,插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KG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GST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后可见约1000 bp、5000 bp大小的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结果表明序列正确。在异丙基-β-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诱导下,重组菌表达出一个分子量约为70 ku的表达产物,Western blot结果证实重组GST融合蛋白可与针对α_(1C)亚基C末端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的反应。结论小鼠α_(1C)亚基的C末端编码序列已被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KG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纯化和研究相互作用蛋白奠定了基础。
- 赵苗李勃兴龚芝严华成王璞高天明
- 关键词:基因原核表达
- 甘氨酸受体α2亚型对成年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Altman首次报道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神经再生(neurogenesis)以来,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成年鸟类、啮齿类、狨猴甚至人类的脑内存在有一种仅具有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潜能的神经前体...
- 龚芝
- 关键词:细胞增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