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胸腹
  • 6篇胸腹损伤
  • 6篇重症
  • 4篇血功能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活化
  • 4篇血小板活化因...
  • 4篇凝血
  • 4篇凝血功能
  • 4篇凝血功能障碍
  • 4篇活化
  • 4篇活化因子
  • 3篇细胞
  • 3篇内毒
  • 3篇内毒素
  • 3篇急性肝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胸腹创伤
  • 2篇血必净
  • 2篇磷脂酶A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二五...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付芳
  • 9篇李志伟
  • 8篇徐旭
  • 7篇马之嘉
  • 6篇梁永刚
  • 6篇乔帅
  • 4篇郭雅琼
  • 4篇高文华
  • 3篇王树龙
  • 2篇周志军
  • 2篇瑞霞
  • 2篇李慧娟
  • 1篇张红霞
  • 1篇罗亮
  • 1篇孙瑾
  • 1篇代文光
  • 1篇董浩
  • 1篇赵立强
  • 1篇王文军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活化因子与重症胸腹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严重创伤病人早期发生的凝血功能障碍称为创伤性凝血病(trauma inducedcoagulopathy,TIC)。其在急诊病人中发生率达38%,可加重出血,死亡率增加24%.是目前对重症创伤病人早期干预治疗的重点。新近研究表明.TIC是机体凝血和止血系统各部分功能的动态失衡所致.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创伤后凝血功能紊乱.
李志伟王著军徐旭梁永刚马之嘉周志军李慧娟孙瑾付芳
关键词:凝血功能障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活化因子
TNF-α、LPS、IL-6、PAT与颅脑损伤后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颅脑损伤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创伤指数≥17分、GCS评分≤10分、无其它部位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65例(颅脑损伤组),在救治同时行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PT)等检查,并与TNF-α、LPS、IL-6、PAF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成年人4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颅脑损伤患者PLT明显降低(P〈0.05),而血浆D-D、APPT、TNF-α、LPS、IL-6和PAF均显著增高(P〈0.01)。颅脑损伤患者PLT与TNF-α、LPS、IL-6、PAF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D-D、APTT与TNF-α、LPS、IL-6、PAF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TNF-α、LPS、IL-6、PAF可能参与颅脑损伤后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颅脑损伤后早期TNF-α、LPS、IL-6、PAF进行干预,可改善凝血功能障碍。
李志伟王著军徐旭郭雅琼梁永刚乔帅马之嘉付芳
关键词:颅脑损伤凝血功能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活化因子
联合应用血必净与钠洛酮干预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细胞功能损害的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必净(XBJ)、钠洛酮(NX)干预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细胞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一2013年6月在笔者医院就诊,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死亡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为人选标准,干预组112例,对照组57例;干预组患者在就诊及入院时分别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α(IL-α)、磷脂酶A2(PLA2),对照组仅于入院时进行同样项目检查。结果干预组患者就诊时ALT为328.43±21.35U/L,AST为298.49±19.62U/L;人院时ALT为58.12±11.67U/L,AST为54.72±10.31U/L。对照组患者入院时ALT为350.88±27.72U/L,AST为302.91±24.31U/L;干预后ALT、AST降低,与干预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XBJ与NX治疗可显著减轻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细胞功能损害,对减少并发症、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有重要意义。
李志伟郭雅琼王文军徐旭董浩代文光王树龙马之嘉付芳赵立强
关键词:血必净钠洛酮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与护理体会被引量:7
2009年
付芳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
急诊科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被引量:1
2011年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属于高风险科室。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与特殊性,不仅使急诊科护士的生活紧张而无规律,而且在工作中还会受到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和防护不当,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身心损伤。
付芳李志伟郭雅琼
关键词:急诊室护理工作
内毒素、磷脂酶A_2、血小板活化因子与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及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磷脂酶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第二五,医院82例创伤指数(TI)≥17分、排除颅脑损伤及在急诊科死亡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重症胸腹创伤组)的临床资料,男58例,女24例;年龄16~76(43.59±16.33)岁。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65例;坠落伤23例,交通伤47例,钝性打击伤8例,锐器剌伤4例。选取本院门诊部42例体检的正常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4~47(37.32±10.45)岁。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LPS)、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胸腹创伤组PLT低于对照组[(83.44±38.52)×109/Lvs.(191.52±23-31)×109/L],D.Dl(1823.89±608.02)U/LVS.(105.78±44.53)U/L]、APTTl(68.24±24.12)SVS.(22.47±9.41)S]、LPS[(438.66±106.02)U/LVS.(87.384-46.51)U/L]、PLA2[(41.35-14.26)ng/mlVS.(7.474-5.27)ng/m1]和PAF[(15765-3l4-4431.65)ng/LVS.(3823.45±529.72)ng/L]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LT与损伤因子LPS、PLA:、PAF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小于一O.9335,呈显著负相关。D.D、APTT与损伤因子LPS、PLA:、PAF之间的r值均大于0.9216,呈显著正相关。结论LPS、PLA2、PAF参与了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过程。对LPS、PLA2、PAF进行早期干预,或有可能改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李志伟王著军徐旭乔帅梁永刚马之嘉高文华付芳
关键词:凝血功能障碍内毒素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必净、钠络酮、磷酸肌酸钠对重症胸腹损伤患者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XBJ)、钠络酮(NX)、磷酸肌酸钠(PCr)对重症胸腹损伤患者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急诊死亡的重症胸腹损伤患者,干预组82例,对照组47例;患者分别干预前后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磷脂酶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结果:干预组治疗后PLT升高、D-D、APTT、PT、TT降低;TNF-α、LPS、IL-6、PLA2、PAF表达下降,与干预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XBJ、NX、PCr治疗可显著改善胸腹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对减少并发症、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改善伤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李志伟王著军徐旭乔帅马之嘉周志军王树龙李慧娟张红霞付芳
关键词:血必净钠络酮磷酸肌酸钠
内毒素、磷脂酶A2、血小板活化因子与重症胸腹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内毒素(LPS)、磷脂酶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重症胸腹创伤凝血功能紊乱的相关性和机制.方法 收集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死亡的胸腹创伤患者82例,在救治同时抽血检查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LPS、PLA2、PAF,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抢救存活率89.02%(73/82),死亡9例.胸腹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PLT、D-D、APTT)及损伤因子(LPS、PLA2、PAF)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与LPS、PLA2、PAF呈负相关(r=-0.9335,-0.9381,-0.9347,P<0.01).D-D、APTT与LPS、PLA2、PAF呈正相关(r=0.9376,0.9216,0.9272,P<0.01).结论 LPS、PLA2、PAF参与了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过程.对LPS、PLA2、PAF早期干预,有可能改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提高生存率.
李志伟王著军徐旭乔帅梁永刚马之嘉高文华付芳
关键词:内毒素类磷脂酶A2血小板活化因子并发症并发症血液凝固障碍
TNF-α、LPS、IL-6在重症胸腹伤后急性肝损害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在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急诊科就诊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科内死亡的患者62例,在就诊予以抢救、治疗的同时抽血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NF-α、LPS和IL-6,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ALT与TNF-α:r=0.9392,P<0.001;ALT与LPS:r=0.8461,P<0.001;ALT与IL-6:r=0.9484,P<0.001。AST与TNF-α:r=0.9488,P<0.001;AST与LPS:r=0.8779,P<0.001;AST与IL-6:r=0.9186,P<0.001。结论 TNF-α、LPS和IL-6均有可能参与了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的发生、发展,加强伤后早期对胃肠道功能的保护和对TNF-α、LPS和IL-6的早期针对性干预治疗,则有可能减轻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脏功能损害的程度。
李志伟王著军徐旭乔帅王树龙梁永刚罗亮瑞霞付芳高文华
关键词:急性肝损害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磷脂酶A_2与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磷脂酶A2(PLA2)在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损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253医院急诊科就诊,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死亡的胸腹创伤患者82例,在就诊救治的同时抽血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NF-α、LPS和PLA2,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功能:ALT208.43±41.35U/L,AST198.49±39.62U/L;损伤因子:TNF—α 36.41±18.09ng/ml;LPS343.66±106.02IU/L;PLA,41.35±14.26ng/ml。ALT、AST与TNF—α、LPS、PLA,比较相关系数(r)分别大于0.8657、0.8860,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NF—α、LPS、PLA,参与了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急诊救治胸腹损伤时,应对TNF-α、LPS、PLA,进行早期干预,或有可能抑制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或减轻损害的程度。
李志伟王著军徐旭郭雅琼乔帅梁永刚马之嘉高文华付芳瑞霞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内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