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维芳

作品数:25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9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主义
  • 9篇大学生
  • 6篇社会主义
  • 5篇社会
  • 5篇体育
  • 4篇马克思主义
  • 4篇高校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马克思主义中...
  • 3篇价值观
  • 3篇核心价值观
  • 2篇大学生社会
  • 2篇大学生社会主...
  • 2篇大学生社会主...
  • 2篇大学生自主创...
  • 2篇以人为本
  • 2篇志愿
  • 2篇志愿服务

机构

  • 18篇成都体育学院
  • 7篇四川大学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泸州职业技术...

作者

  • 25篇何维芳
  • 2篇杨绍安
  • 1篇陈宁
  • 1篇王国敏
  • 1篇曾玲华
  • 1篇顾春先
  • 1篇尹林

传媒

  • 2篇毛泽东思想研...
  • 2篇四川体育科学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西昌学院学报...
  • 1篇理论观察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体育科技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凉山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大视野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化的新亮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04年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格局中展开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实践。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大特色,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
何维芳杨绍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探析被引量:2
2010年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伊始,便开始了它的中国化历程,也开始了它的大众化历程。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潮迭起,积累了一系列的历史经验。认真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完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何维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市场经济
四川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与引导路径探析被引量:1
2020年
四川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既有认知理性、态度务实、行动力强等积极的一面,也有跟风盲从、规划意识弱、就业意向保守求稳、就业地点略显单一等消极的一面。分析发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学校所处位置和综合办学能力、原生态家庭的养育观念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学生个体的自身实力和自我认知等是影响四川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对此,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学生、家庭协同联动,多措并举,引导四川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与时代变化、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个人的现实诉求相一致的就业价值取向。
何维芳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建党、整党、治党:党的建设之逻辑演进与跃升被引量:2
2017年
建党,党的建立、党建目标是党的建设之逻辑起点;整党,整顿党的作风,强化党的思想,纯洁党的组织,实现党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净化之举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策略性选择,或有建设,或有破坏;治党,是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和法治的价值原则、思维方式、运行机理在政党组织的聚焦和运用,是党面对社会变迁与时代主题变化做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调整,是对运动性整党的修正、跃升与重构,是党的建设走上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的必然选择。
何维芳
关键词:建党整党法治治党
社会学视阈下“和谐校园”的构建问题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因此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无论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其自身内部各构成要素,学校都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影响。因而,社会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基本理论对构建和谐校园产生重大影响。笔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和谐校园的建设问题,分析其科学内涵,探讨建设和谐校园的社会学路径,力求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何维芳顾春先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校社会学
四川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与引导路径探析被引量:3
2020年
四川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既有理性认知、务实态度、行动力强等积极性,也有跟风盲从、规划意识弱、就业意向保守求稳、就业地点略显单一等消极性。分析发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学校所处位置和综合办学能力、原生态家庭的养育观念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学生个体的自身实力和自我认知等是影响四川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对此,需要政府、高校、学生、家庭、社会协同联动,多措并举,更好地引导四川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与时代变化、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个人的现实诉求相一致的就业价值取向。
何维芳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现代化被引量:1
2010年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高举"以人为本"的价值旗帜,坚持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发展的科学辩证法,反映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为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
何维芳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浅析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被引量:1
2009年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如今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大任务,正在努力实践着第二大任务。而第二大任务的实现离不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第60个年头。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
何维芳
关键词:新中国社会主义
飞跃与延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以1938~1956年为界域
200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不断深化并成为一门显学。作为一个研究视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的研究自然是一片繁荣景象。曾有学者言,历史已经有人思考,只...
何维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与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被引量:1
2013年
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大学生对个体自身生命意义的积极审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其积极审视下的结果与体现,它与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契合。因此,借助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的实践路径。
何维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