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岚

作品数:21 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病变
  • 8篇血管
  • 8篇视神经
  • 7篇血性
  • 7篇炎性
  • 7篇神经病
  • 7篇视神经病
  • 7篇视神经病变
  • 7篇视网膜
  • 7篇缺血
  • 7篇缺血性视神经...
  • 7篇缺血性视神经...
  • 7篇网膜
  • 6篇动脉炎
  • 6篇前部缺血性
  • 6篇前部缺血性视...
  • 5篇体腔
  • 5篇腔注射
  • 5篇注射
  • 5篇脉络膜

机构

  • 21篇武汉大学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21篇陈长征
  • 21篇余岚
  • 15篇苏钰
  • 15篇易佐慧子
  • 10篇梁超群
  • 6篇戚沆
  • 5篇郑红梅
  • 2篇周芸芸
  • 2篇王晓玲
  • 1篇孙先桃
  • 1篇曹思
  • 1篇邢怡桥
  • 1篇翁铭

传媒

  • 5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5篇2015
  • 1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CT血管成像术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盘及盘周血供
目的:利用OCT血管成像术观察不同病程下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视盘及视盘周围血供特征,评估该技术在NAIO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1名NAION患者13只患眼,采用O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
易佐慧子陈长征苏钰梁超群余岚邢怡桥
长春胺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梁超群苏钰余岚王晓玲纪振宇陈长征
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19例首诊NAION患者19只眼,发病均在1月以内,随机分为治疗组(12眼)和对照组(7眼),予以激素、维生素B1、弥可保等治疗的同时...
梁超群陈长征苏钰易佐慧子余岚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动物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动物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11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对照组(B组)、NGF组(C组)、NGF+PI3K/A...
余岚陈长征梁超群苏钰易佐慧子
长春胺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动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长春胺对NAION 动物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55 只健康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 组)、对照组(B 组)、高剂量灌胃组(C 组)、低剂量灌胃组(D 组)各10、15、15、15 只.B...
梁超群陈长征余岚苏钰易佐慧子王晓玲
关键词:长春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黄斑微囊样水肿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黄斑微囊样水肿(MME)是新近发现于视神经、视网膜相关病变的一种特征性眼底影像表现,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是目前确诊MME的重要手段.MME的OCT特征主要表现为局限于内核层且边界清楚、囊样腔隙性的弱反射信号区域,常有内核层水肿及神经节细胞功能损害.激光扫描检眼镜也可用来检测MME,主要表现为弱信号暗区,并能清楚直观地显示MME累及范围.MME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多种视神经疾病和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前膜等视网膜疾病有一定相关性.这一新的眼底影像特征对于了解这些视神经、视网膜疾病发病机制或病程进展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进一步了解MME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其与视神经、视网膜疾病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余岚陈长征
副肿瘤性视网膜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副肿瘤性视网膜疾病是针对非眼部原发肿瘤的循环抗体与视网膜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引起的一组视网膜功能障碍性疾病,及时发现副肿瘤性视网膜疾病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和治疗潜在的恶性肿瘤。视网膜相关副肿瘤综合征包括: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黑色素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副肿瘤性卵黄样黄斑病变、双眼弥漫性葡萄膜黑色素增生。这些疾病的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光幻视、闪光感等,视网膜电图特异性改变是其重要表现。根据患者相关恶性肿瘤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内循环抗体检测可作出相应诊断。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对这些疾病有一定疗效,目前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手段用于临床,也对改善视功能障碍有一定帮助。
余岚陈长征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肿瘤眼表现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眼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眼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 前瞻性描述性研究。临床检查确诊为RVO的81例连续病例8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5例,女性36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5.36±10.01)岁。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47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9只眼。所有患眼经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平面(en face) OCT及频域OCT检查发现眼底出血、黄斑水肿、视盘水肿及视网膜静脉回流迟缓现象。同时对患眼行OCTA检查,分别选择视网膜、视盘血流成像扫描模式,扫描区域分别为黄斑区3 mm ×3 mm、6 mm×6 mm、8 mm×8 mm范围,视盘周围3 mm×3 mm、4.5 mm×4.5 mm。每种扫描范围均扫描2次。观察RVO患眼黄斑区拱环、黄斑水肿、无灌注区、视盘水肿等改变的OCTA影像特征及其对应的FFA、en face OCT表现。结果 86只眼中,OCTA检查发现黄斑区拱环改变67只眼,占77.9%;黄斑水肿23只眼,占26.7%;无灌注区40只眼,占46.5%;视盘水肿33只眼,占38.4%。黄斑区拱环改变OCTA表现为视网膜浅层黄斑区拱环变形、破坏甚至消失,毛细血管扩张、增粗;深层黄斑区拱环周围毛细血管网闭塞,范围扩大。其对应的FFA表现为拱环周围血管扩张扭曲。黄斑水肿OCTA表现与en face OCT表现相似,可见水肿所致弱信号;但其成像清晰度较en face OCT差。无灌注区OCTA表现与FFA表现相似,均为视网膜血管纡曲扩张,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甚至闭塞,异常交通支形成;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可见片状与无灌注区范围吻合的强信号。视盘水肿OCTA表现为视盘周围毛细血管毛刷样扩张。结论 RVO患眼的OCTA影像特征主要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扩张,深层黄斑区拱环周围毛细血管网闭塞等黄斑拱环区微血管改变;黄斑水肿区域弱信号;无灌注区视网膜血管纡曲扩张,�
苏钰陈长征易佐慧予余岚徐奕爽梁超群
关键词:光学相干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动物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余岚陈长征梁超群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无对照、开放性研究。经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ICNV的11例患者12只眼纳人研究。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视力表检查BCVA,OCT测量中心视网膜厚度(CRT)。患眼治疗前BCVA为25~77个字母,平均字母数(61.73±14.58)个;CRT为290-467tam,平均CRT为(330.73±47.79)gm。所有患眼玻璃体腔注射10mg/ml的康柏西普0.05ml(含康柏西普0.5mg)。第1次注射后每一个月随访1次,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治疗。患眼平均注射次数(1.91-91.04)次。平均随访时间(6.73±1.19)个月。12只眼中,完成整个随访11只眼,失访1只眼。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眼BCVA、CRT及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病灶渗漏变化,同时观察随访期间眼部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3、6个月,患眼平均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3.80、3.65,P〈o.05)。治疗后1个月,视力显著提高、提高、稳定、降低分别为1、8、1、1只眼,分别占患眼的9.09%、72.73%、9.09%、9.09%。治疗后6个月,视力显著提高、提高、稳定、降低分别为3、6、1、1只眼,分别占患眼的27.27%、54.55%、9.09%、9.09%。治疗后1、3、6个月,患眼平均CR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3.78、4.12,P〈0.05)。治疗后6个月,FFA检查发现,CNV病灶渗漏消失、渗漏减轻及渗漏扩大分别为6、3、2只眼,分别占患眼的58.33%、25%、16.67%。OCT检查发现,所有患眼视网膜水肿消退,中心凹形态正常。随访期间未见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撕裂、眼压持续升高、眼内炎
余岚陈长征苏钰易佐慧子周芸芸戚沆梁超群徐奕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