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健

作品数:23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输血
  • 3篇尿液
  • 3篇出血
  • 2篇蛋白
  • 2篇新生儿
  • 2篇血清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液
  • 2篇预后
  • 2篇预后评估
  • 2篇清和
  • 2篇后评
  • 2篇后评估
  • 2篇急性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病患
  • 2篇出血患者
  • 2篇大出血

机构

  • 21篇天门市第一人...
  • 2篇武汉市汉口医...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天门市疾病预...
  • 1篇汉川市人民医...
  • 1篇荆门市口腔医...

作者

  • 21篇向健
  • 17篇王俊
  • 2篇王晶
  • 1篇钟玉钗
  • 1篇黄静
  • 1篇朱卫芳
  • 1篇周锦
  • 1篇胡淑芳
  • 1篇熊丽
  • 1篇杨昊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g^(2+)转运蛋白1(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新发AML患者197例,同期体检者6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CD8^(+)T细胞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Mg^(2+)浓度,RT-qPCR检测PBMCs中MagT1 mRNA表达。根据NCCN AML指南将AML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患者CD8^(+)T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PD-1和Tim-3表达水平;Spearson相关性分析MagT1蛋白与PD-1和Tim-3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CD8^(+)T细胞MagT1蛋白表达与患者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agT1蛋白表达水平对AML患者风险分层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L患者外周血中Mg;浓度降低,PBMCs中MagT1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与低风险组比较,中、高风险组患者CD8^(+)T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而PD-1和Tim-3表达水平升高。CD8^(+)T细胞中MagT1蛋白与PD-1和Tim-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MagT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EFS和OS高于MagT1蛋白低表达患者;MagT1表达水平对AML患者预后(AUC=0.866,95%CI:0.817~0.915)及风险分层(AUC=0.724,95%CI:0.642~0.806)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结论AML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MagT1的表达降低与患者不良风险分层、CD8^(+)T淋巴细胞耗竭和不利的生存状况相关,对评估AML患者风险及预测预后有重要价值。
王晶向健胡淑芳朱艳坤钟玉钗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DC-CIK细胞对急性白血病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CIK组和DCCIK组各49例。选择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的CIK和DC细胞一同培养,将CI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组。比较DC—CIK细胞免疫表型变化、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DC-CIK细胞和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单独培养CIK细胞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导致CD3+CD56+、CD8+、CD3+双阳性细胞比例随之增加(P<0.05);CIK细胞和DC细胞一同培养时CD3+CD56+、CD8+、CD3+的双阳性细胞均高于同条件没有进行培养的CIK细胞和DC细胞组(P<0.05);培养后的DC-CIK细胞对ANLL细胞以及ALL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组(P<0.05),对ANLL、ALL的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1-5:1效靶中,效靶和杀伤作用呈现正相关(P<0.05);CIK细胞单独培养组IFN-γ、IL-12的分泌量低于DC-CIK细胞共同培养组(P<0.05)。结论DC-CIK细胞的抗急性白血病的活性以及增值能力都高于CIK细胞,DC-CIK细胞抵抗急性白血病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王俊向健
关键词:DC-CIK急性白血病细胞体外杀伤杀伤活性
血清游离红细胞原卟啉和尿液铁调素-25诊断铁缺乏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红细胞原卟啉(FEP)、尿液铁调素-25(hepcidin-25)诊断铁缺乏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贮存铁耗尽期患儿为A组,30例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患儿为B组,30例缺铁性贫血期患儿为C组,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FEP、尿液hepcidin-25检测。结果:(1)A、B、C 3组血清FEP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血清FEP水平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C 3组尿液hepcidin-25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尿液hepcidin-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FEP对A组诊断的灵敏度为0.867,特异度为0.967,约登指数为0.833;对B组诊断的灵敏度为0.800,特异度为0.800,约登指数为0.600;对C组诊断的灵敏度为0.767,特异度为0.767,约登指数为0.533。尿液hepcidin-25对A组诊断的灵敏度为0.900、特异度为0.367,约登指数为0.267;对B组诊断的灵敏度为0.800,特异度为0.700,约登指数为0.500;对C组诊断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833,约登指数为0.833。结论:血清FEP和尿液hepcidin-25对所有铁缺乏的患儿都表现出一定的诊断能力,对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及缺铁性贫血期患儿的诊断能力较强,对贮存铁耗尽期患儿的诊断能力相对较弱,血清FEP和尿液hepcidin-25可作为铁缺乏患儿进行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柴晓婧邹龙向健曾诚
冷沉淀输注用于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输血是临床上必不可少的一种治疗手段,是血液通过静脉通道输注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冷沉淀作为一种血液制品含有丰富的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临床应用价值很高。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冷沉淀不再局限应用于血液病患者。而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手术、创伤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等出血性疾病以及严重感染,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章玉玲向健
关键词:急性创伤大出血
换血疗法在巨细胞病毒感染致新生儿高胆症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导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8-01-2014-12新生儿科收治的因CMV感染导致的5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符合换血指征,比较换血前后患儿的CMV、血常规、生化指标变化及临床表现情况。结果:在实施换血术前后,56例患儿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CMV-IgG和CMV-IgM、白细胞、血小板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换血疗法治疗由CMV感染导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可以迅速降低患儿的CMV-IgG和CMV-IgM及胆红素含量,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为临床提供良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荐。
向健王俊
关键词:换血疗法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进行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2 568例患者,透析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 Ag、HBs Ab、HBe Ag、HBe Ab和HBc 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抗-HIV阳性标本结果送疾控中心应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2 568例血透患者中HBs Ag阳性人数252例,阳性率为9.81%;抗-HCV阳性人数28例,阳性率为1.09%;抗-HIV初筛阳性7例,确诊5例,阳性率为0.19%;抗-TP阳性人数7例,阳性率为0.27%。结论对需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透析前进行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对感染者采取必要的隔离,切断感染性疾病的交叉传播途径,预防医院感染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向健王俊
关键词:血液透析感染性疾病
补体C3和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补体C3、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3例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体谱指标,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3和C4水平,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实验组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C3、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1-RNP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联合检测漏诊率低于单独自身抗体和单独血清补体检测,敏感性高于单独自身抗体和单独血清补体检测(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正常健康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正常健康者,通过补体C3、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可提升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对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王俊向健
关键词:补体C3补体C4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
双管双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双管双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输血前血红蛋白均为60~70 g/L。研究组采用双管输血,对照组采用单针进行输血。比较两组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变化,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后24 h的死亡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及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2+))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输血过程中的呼吸、体温、脉搏、血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24 h,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RBC、H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WBC、PLT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K^(+)、Na^(+)、Cl^(-)、C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使用双管双输有助于提升血红蛋白水平,输血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王俊向健朱卫芳田文武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外结核患者样本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评估赛沛分子检测技术(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基因)(Gene Xpert MTB/RIF)检测心包和胸腔积液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天门市第一人民人民医院和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6例结核病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收集158例胸腔积液和128例心包积液样品。每个样品均经过抗酸染色涂片镜检、罗氏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LJ培养)和Gene Xpert MTB/RIF测定。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罗氏培养作为金标准,评估Gene Xpert MTB/RIF技术检测MTB的有效性。结果在286例积液样本中,MTB通过LJ培养阳性者51例(17.8%),GeneXpert MTB/RIF测定阳性者43例(15%),抗酸染色镜检阳性者11例(3.8%)。Gene Xpert技术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3%、100%、100%和96.7%,抗酸染色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8.3%、99.1%、81.8%和85.4%。Gene Xpert技术检查心包积液中MTB的灵敏度可达90%。Gene Xpert MTB/RIF和抗酸染色镜检鉴定两种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有效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3.199、33.715、P均<0.001)。结论 GeneXpert MTB/RIF技术对于检测胸腔和心包积液中的MTB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宋江勤向健杨昊周锦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心包炎肺外结核
血清和尿液人软骨糖蛋白-39水平对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和尿液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表达水平及其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湖北省荆门市妇幼保健院和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58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胰腺癌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和尿液YKL-40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YKL-40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按照血清和尿液YKL-40浓度将胰腺癌患者分为YKL-40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χ2检验分析YKL-40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Kaplan-Meier法评估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腺癌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胰腺癌组血清YKL-4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17.16±46.78)ng/ml比(68.88±12.3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YKL-40诊断胰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95%CI 0.755~0.902),特异度为67.2%,敏感度为98.0%。血清YKL-40水平与年龄、分化程度、血管侵犯、TNM分期、切缘情况有关,尿液YKL-40水平与血管侵犯、TNM分期、切缘情况有关(均P<0.05)。血清和尿液YKL-40高浓度组生存时间较低浓度组明显缩短(P<0.05)。YKL-40浓度升高(HR:3.696,95%CI 1.680~8.130,P=0.001)、尿液YKL-40浓度升高(HR:2.846,95%CI 1.311~6.178,P=0.008)、有血管侵犯(HR:0.308,95%CI 0.146~0.651,P=0.002)、高肿瘤TNM分期(HR:1.997,95%CI 1.005~3.967,P=0.048)是胰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血清YKL-40可以作为胰腺癌诊断指标,血清和尿液YKL-40浓度均可以作为胰腺癌预后判断的指标。尿液YKL-40检测具有无创操作优点,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更高。
王治华刘莉向健王俊
关键词:胰腺肿瘤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