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娟娟
- 作品数:53 被引量:29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氧化铁磁性纳米转运体系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基因转运中的应用
- 基因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望成为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常规治疗手段。高效的基因转移和基因的表达是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目前的基因载体包括多聚阳离子聚合物、脂质体及其衍生物和病毒载体。目前大约三分...
- 向娟娟
- 关键词:非病毒基因载体基因转染血脑屏障
- 文献传递
- 人鼻咽组织特异性基因NASG编码蛋白及其抗体的制备
- 人鼻咽组织特异性基因NASG编码蛋白及其抗体的制备。本发明采用成人鼻咽组织cDNA制备检测子(tester),以成人食管、肺、肝、心、胃、脾、肌肉、肾和皮肤cDNA制备驱赶子(driver),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获得1...
- 李桂源张必成李小玲沈守荣周鸣聂新民朱诗国吕红斌向娟娟
- 文献传递
- 长链非编码RNALOC401317的表达载体、抑瘤试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链非编码RNA LOC401317的表达载体、抑瘤试剂及其应用,即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制剂,根据该lncR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用于过表达LOC401317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该载体负载到多...
- 熊炜李桂源曾朝阳龚朝建李小玲廖前进陈攀曾勇张姗姗向娟娟周艳宏李征
- 文献传递
- 一种生物标志物——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一种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运用OP-10/环已烷/氨水微乳液自组装体系,在硅纳米颗粒网状聚合的过程中将荧光素、罗丹明等荧光染料嵌入其中,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20-200nm),分布均匀,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圆润,...
- 李桂源朱诗国向娟娟吕红斌李小玲沈守荣周洁聂新民张必成周鸣曹利
- 文献传递
- 一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免疫和营养状态相关的肠道微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免疫和营养状态相关的肠道微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肠道微生物标记物具体包括有:霍氏真杆菌、阿克曼氏菌、伶俐瘤胃球菌、活泼瘤胃球菌、副腐败梭菌、流感嗜血杆菌。发明利用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与患者PN...
- 向娟娟唐敬群 陈安奇 易俊奇 于谦
- 多发性骨髓瘤肠道微生物标志物及应用和检测制剂
-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检测的肠道微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和检测制剂,即:弗氏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解鸟氨酸拉乌尔菌、产气克雷伯菌、变栖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唾液链球菌、口腔链球菌、格登链球菌、缓症链球菌、肺炎链...
- 周文简星星朱应红武明花向娟娟
- 文献传递
- 鼻咽癌相关基因NAG4编码蛋白的表达模式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明确人鼻咽癌相关基因NAG4编码产物的特性和活细胞内定位,了解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与NAG4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分别转染非洲绿猴肾永生化细胞系COS7、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人鼻咽癌细胞系HNE1以及原代培养正常鼻咽上皮PNNE,瞬时表达后荧光显微镜观察NAG4编码蛋白的活细胞内定位及其在鼻咽癌中改变。结果:NAG4基因编码产物在COS7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可见表达,而在HeLa细胞中仅在细胞浆存在;有30%的鼻咽癌细胞仅分布在胞浆,而在所有的正常鼻咽上皮细胞胞核和胞浆均有表达。结论:NAG4基因编码核转录蛋白在细胞恶变过程中可能有细胞浆到细胞核的移位障碍。
- 余鹰曹利张必成朱诗国周鸣向娟娟李桂源
- 关键词:鼻咽肿瘤绿色荧光蛋白
- 一个长链非编码RNA基因在制备干扰和抑制剂上的应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个新克隆的长链非编码RNA基因的应用方法,具体是该长链非编码RNA基因在制备干扰和抑制剂上的应用方法;根据该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用于RNA干扰封闭该长链非编码RNA表达的短发夹结构RNA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该...
- 李桂源熊炜曾朝阳李小玲向波李夏雨黄宏斌廖前进张文玲范松青石磊周鸣马健向娟娟彭淑平周艳宏
- 一种新型的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
- 本研究首先应用微乳液法合成硅纳米颗粒(silica nanoparticles,SiNP),然后在其表面用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进行修饰,使其表面改性.结果发现由此制备的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
- 朱诗国吕红斌向娟娟唐珂张必成周鸣李桂源
- 关键词:纳米基因载体多聚赖氨酸基因治疗
- 文献传递
-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右心房Ⅰ、Ⅲ型胶原表达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探讨风心病房颤病人心房间质胶原蛋白Ⅰ、Ⅲ的基因表达改变,以进一步明确房颤的机制,阐述心房结构重构与风心病慢性房颤的关联。用RT-PCR方法检测24例风心病并发房颤病人与20例风心病窦性心律病人中胶原蛋白Ⅰ、Ⅲ的mRNA表达的差异;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心房间质中Ⅰ、Ⅲ型胶原含量并作对比分析。风心病并发房颤病人胶原蛋白Ⅰ、ⅢmRNA表达及胶原蛋白含量均较风心病窦性心律病人组明显增高,二者呈正相关。胶原增生,心房重构等结构改变与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的发生与维持密切相关并且不同类型胶原增生程度存在差异。
- 唐敬群喻本桐向娟娟杨一峰尹邦良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右心房增生心房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