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小岩

作品数:32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硬皮病
  • 6篇细胞
  • 5篇皮肤
  • 4篇硬斑病
  • 4篇综合征
  • 4篇系统性硬皮病
  • 4篇纤维细胞
  • 4篇成纤维细胞
  • 3篇基因
  • 3篇胶原
  • 2篇药物超敏反应...
  • 2篇再发性
  • 2篇增殖
  • 2篇天疱疮
  • 2篇突变
  • 2篇皮肌
  • 2篇皮肌炎
  • 2篇丘疹
  • 2篇紫癜
  • 2篇自身抗体

机构

  • 27篇四川大学华西...
  • 7篇复旦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崇州市人民医...
  • 1篇蓬安县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第二中...

作者

  • 32篇吕小岩
  • 5篇华夏
  • 5篇翁孟武
  • 4篇李明
  • 3篇张谊芝
  • 3篇刘宏杰
  • 3篇易勤
  • 2篇李薇
  • 2篇周海燕
  • 2篇黎静宜
  • 2篇张敏
  • 1篇李朝翠
  • 1篇曾昕
  • 1篇毛炳宇
  • 1篇魏骁勇
  • 1篇王琳
  • 1篇罗俐梅
  • 1篇冉玉平
  • 1篇武永康
  • 1篇熊琳

传媒

  • 6篇中华皮肤科杂...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国外医学(皮...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图片桥接软件在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中的应用效能评价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人工镜检、人工图检与图片桥接软件图检在检测抗核抗体(ANA)时将结果传入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上的差异,为评价软件图检代替传统的方法的可能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同时采用人工镜检、人工图检、软件图检对ANA生物载片进行阅片并报告结果,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3种方法在结果上的差异;将图片桥接软件与LIS进行连接,达到实时传入LIS的目的,并以10分制调查操作人员的总体感受,分值越高表明操作越便捷,工作越轻松。结果 150例ANA样本检测试验中,软件图检比人工镜检节省30min,比人工图检节省18min;人工镜检的重复性为90.7%(136/150),Kappa=0.852,软件图检的重复性为96.7%(145/150),Kappa=0.947;人工镜检和软件图检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8.7%(148/150),Kappa=0.957。软件图检较人工镜检和人工图检具有自动校验,实时查看患者历史结果,对特殊核型进行标注,完成滴度确认,判读结果实时传入LIS,形成滴度汇总报表,拓展学习等功能;8位实验室操作人员对3种操作方法的体验评分均值分别为4.56、7.52、9.65。结论图片桥接软件图检较传统的人工镜检及人工图检在操作上更加简便,快捷,可显著缩短实验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报漏报,避免医疗纠纷,荧光桥接软件对ANA进行判读更为高效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胡静蔡蓓盛爱林钟奇林黄琪魏骁勇罗俐梅徐欢吕小岩武永康
关键词:抗核抗体自身抗体荧光
人皮肤组织桥粒芯糖蛋白4片段的克隆和在寻常型天疱疮中免疫识别的初步研究
2007年
目的扩增人皮肤组织桥粒芯糖蛋白4(desm og le in 4,D sg4)胞外区域EC1、EC2、EC3和EC4的核酸序列,为寻常型天疱疮(pem ph igus vu lgaris,PV)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 enB ank中的D sg 4序列(登录号为AY 177664)分析,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从人正常皮肤组织中抽提RNA,逆转录合成c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皮肤组织桥粒芯糖蛋白4胞外区域EC1、EC2、EC3和EC4目的基因;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分别与质粒pET 32a在T 4 DNA连接酶作用下相连接,转化E.coli DH 5α感受态细菌,用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平板筛选转化菌,阳性重组子DNA序列测定鉴定;重组融合蛋白经EL ISA法与PV患者、正常对照组血清进行反应。结果RT-PCR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得到均约为350 bp的4条条带;质粒载体pET 32a连接的目的基因经序列测定后与在G enB ank登录的D sg4胞外区域EC1、EC2、EC3和EC4核酸序列完全一致,4个D sg4胞外区域cDNA读码框架正确;D sg4 EC1、EC2、EC3和EC4与患者血清反应,而不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反应。结论D sg4胞外区域多肽片断在PV发病中可能有作用。
李薇冯云吕小岩黎静宜冉玉平
关键词:天疱疮克隆免疫识别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一例被引量:1
2018年
男性61岁患者,因头颈部、双上肢红斑和丘疹7+年,加重伴水疱2周就诊。日晒后瘙痒加重。皮肤科检查:头颈部密集分布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大部分红斑肥厚,部分红斑上可见黄豆大小窦道,窦道可挤出白色豆渣样分泌物,红斑间散在结节、囊肿;双上肢散在红斑、丘疹,右手可见数个水疱。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尿总卟啉1 599.90μg/24 h,24 h尿液Wood灯照射检查下呈珊瑚红色。诊断:迟发性皮肤卟啉病。治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硫酸羟氯喹片100 mg每周2次口服,10 d后,患者水疱消退,无新发皮损,随访半年病情无复发。
华夏吕小岩易勤孟慧敏
关键词:卟啉病皮肤
抗纤维化药物在皮肤纤维化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5年
皮肤纤维化疾病是一组以皮肤及其附属结构异常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硬化症、硬斑病和瘢痕疙瘩等。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医疗负担。近年来,随着抗纤维化药物研究的进展,其治疗策略不断丰富,但仍面临挑战和局限性。本文综合评述了常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中抗纤维化药物的应用进展,包括其作用机制、临床研究结果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和新的治疗视角。
谢美娟吕小岩
关键词:抗纤维化药物系统性硬化症硬斑病
热带爪蛙LAP家族基因在胚胎早期发育中的表达图式
2011年
LAP家族蛋白含有特征性的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和PDZ结构域.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LAP家族基因在细胞极性、上皮组织的动态平衡与肿瘤抑制等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脊椎动物中,这一家族基因包括4个成员:densin,erbin,scribble和lano.本研究根据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的基因组与EST序列,推测了其LAP家族的4个基因,克隆了其基因片段并研究了它们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图式.爪蛙的LAP蛋白在结构上与其他脊椎动物中的同源蛋白相似.这4个基因均有母源性表达,在卵裂期胚胎动物极细胞中表达较强,到原肠胚期在动物帽细胞中可检测到.在胚胎发育晚期,这些基因在上皮细胞中表达较广,包括神经上皮、耳泡、视泡和前肾.上述结果表明,LAP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爪蛙早期发育中的上皮细胞极性和形态发生.在爪蛙胚胎头部,erbin和lano具有相似的时空表达图式,这表明二者在体内的功能可能是相关的.
杨秋潭吕小岩孔清华李朝翠周钦毛炳宇
关键词:基因家族ERBIN表达图式
MBTPS2基因新发突变致毛囊性鱼鳞病-脱发-畏光综合征一例
2022年
患者,男,4岁。脱发、全身丘疹伴畏光4年。基因检测示患儿MBTPS2基因有1个半合子突变,即c.3G>C(p.M1I)。母亲该位点杂合变异,父亲该位点无变异,诊断为毛囊性鱼鳞病-脱发-畏光综合征。
郑铭吕小岩
关键词:X连锁隐性遗传
牛黄解毒片致慢性砷中毒1例被引量:4
2007年
赵越吕小岩王琳熊琳黎静宜张谊芝
关键词:中毒
生殖器丘疹样棘层松解性皮病一例
2021年
报道1例生殖器丘疹样棘层松解性皮病。患者,男,30岁。2年前肛周出现灰白色丘疹,部分融合,伴瘙痒。实验室检查:HPV6阳性,醋酸白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HIV均阴性。皮损组织病理示:基底层上方棘层下方多处裂隙,可见棘层松解细胞,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IgG、IgM、IgA、C3阴性。予以0.03%他克莫司外用6个月后丘疹明显变平,瘙痒缓解。
罗丹冯涛吕小岩
线状硬斑病107例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亚型线状硬斑病(LM)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点,对LM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方法提出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门诊经临床和/或病理确诊的L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07例LM患者,肢体LM 63例,刀劈状硬斑病22例,进行性颜面偏侧萎缩和嗜酸性筋膜炎各11例。88例患者接受改良局限性硬皮病皮肤严重指数(mLoSSI)和皮肤损伤指数(LoSDI)评分,mLoSSI评分为0~51分,LoSDI评分为0~40分。10例嗜酸性筋膜炎患者行血常规检查,4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88例LM患者行抗核抗体检查,13例(14.8%)阳性(滴度≥1∶320)。4例进行性颜面偏侧萎缩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2例出现同侧大脑半球萎缩及对侧白质区T2高信号;肢体LM 28例中26例(92.9%)MRI表现为肌筋膜增厚,嗜酸性筋膜炎患者11例MRI均可见皮下脂肪间隔和肌筋膜增厚。结论mLoSSI和LoSDI可对LM的疾病活动性、严重程度及预后做出初步评估;对临床提示有深部受累的患者,建议行MRI检查。
周海燕唐鹤菡唐鹤菡吕玲吕小岩
关键词:嗜酸性筋膜炎
硬斑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2023年
目的 了解硬斑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21年4月-2022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24例硬斑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汇总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疾病相关评分。使用U检验、H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硬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健康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124例硬斑病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的中位数为4.00(2.00, 8.00);与皮损累及其他部位、ANA阴性及不伴随或伴随其他症状的患者相比,皮损累及头面部、ANA阳性以及伴关节痛的患者DLQI分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西心情指数(HEI)、局限性硬皮病皮肤评价工具(LoSCAT)以及改良局限性硬皮病严重指数(mLoSSI)与DLQI呈正相关(P<0.05);HEI每增加1分,DLQI增加0.283,ANA阳性患者DLQI分值较ANA阴性患者高4.407(P<0.05)。结论 硬斑病患者HEI高分及ANA阳性提示了较差的生活质量。
龚诗蕊吕小岩
关键词:硬斑病局限性硬皮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