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苏玉
- 作品数:25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之探源与现实启示被引量:2
- 2009年
- 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共"五一"号召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自身无法克服的不足,即,执政的国民党顽固推行独裁、垄断与内战政策,在野的共产党不懈追求并践行和平、民主主张和由此导致的各民主党派对国共两党本质的根本性认识的转变,以及各民主党派"第三条道路"的破产所致。忆过去,思未来。今日执政的中共,面对各民主党派成员的新变化,必须以史为鉴,加快我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巩固执政地位。
- 周苏玉
- 关键词:民主
- 试论建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生产力作用的现实启示
- 2007年
- 建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是新中国必须借重的“一个很大的生产力”,是帮助和促进过渡时期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进步的很重要的现实力量,对当时社会历史的进步发挥过重要作用。以此为借鉴,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恢复并放手发展了私营(民营)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私营(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周苏玉
- 关键词:建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生产力
- 建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稳定作用研究
- 周苏玉
- 关键词:建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
- 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论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改革开放无论从经济状况、政治思想还是文化观念上来讲,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也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伴随着民族社会结构整体的分化与整合,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总体上获得了与现代化方向相协调的新发展。首先,改革开放对民族成员个体利益的调整,直接影响了对民族个体成员的向心力与中华民族主体的吸引力。第二,对外开放使中华民族积极顺应了当代世界经济循环与竞争的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代化。第三,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的整体力量得到提升,夯实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
- 周苏玉
-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
- 党员干部道德实践的导向作用被引量:2
- 2002年
- 周苏玉
- 关键词:党员干部公民道德建设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职业道德
- 论新时期干部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遵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道德建设的有关决议精神,立足我国干部道德现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周苏玉
- 关键词:干部道德建设社会道德
- 邓小平理论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现代走向的影响论析被引量:1
- 2006年
-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确立了新的走向,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社会意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它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巨大的精神主导与支柱功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找到了新的起点和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找到了新的支点;它提出的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夯实了基础;“一国两制”方针则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凝聚找到了可行性途径。
- 周苏玉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中华民族凝聚力
- 建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思想探源被引量:1
- 2008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产阶级虽然对自身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和处境还心存疑虑,但他们的爱国热情却空前高涨。究其原因,一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品格,二是近代民族危机磨练出了他们救亡图存之热情,三是他们在中共领导的爱国反帝运动中对中共民族气节、民主作风的体认,四是新中国较为理想的政治经济环境。
- 周苏玉
- 关键词:民族资产阶级爱国思想爱国主义
- 超越与拓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被引量:6
- 2008年
-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最高级文明形态,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无论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现代人类文明结构的角度来说,或是从人类同自然的关系来说,包含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都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拓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不仅在学术上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特别是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为社会主义回应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给未来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 周苏玉张丰清
-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略释被引量:4
- 2006年
- 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以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与人的关系,完善人的生存环境,逐渐增进人民福祉为手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它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凸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它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目的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培养出能实施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者、实践者和有道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 周苏玉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