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家忠

作品数:115 被引量:645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7篇糖尿
  • 67篇糖尿病
  • 32篇2型糖尿
  • 32篇2型糖尿病
  • 23篇胰岛
  • 22篇细胞
  • 22篇基因
  • 18篇胰岛素
  • 15篇病患
  • 14篇多态
  • 13篇多态性
  • 13篇基因多态性
  • 12篇血管
  • 12篇糖尿病患者
  • 11篇2型糖尿病患...
  • 10篇代谢
  • 10篇脂肪
  • 9篇综合征
  • 7篇代谢综合
  • 7篇代谢综合征

机构

  • 106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科技学院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武警安徽省总...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太和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湖北航天医院
  • 1篇荆州市中心医...
  • 1篇湖北省丹江口...
  • 1篇湖北省军区门...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十堰市郧阳区...

作者

  • 115篇孙家忠
  • 39篇徐焱成
  • 27篇邓浩华
  • 25篇孙苏欣
  • 22篇吴玉文
  • 19篇李新
  • 19篇杨杪
  • 15篇朱宜莲
  • 12篇代喆
  • 10篇陈小奇
  • 9篇范幼筠
  • 8篇李吉
  • 8篇鲁红云
  • 8篇李广森
  • 7篇孙妍蕾
  • 7篇戴婧
  • 7篇孙力
  • 6篇薛君力
  • 5篇邹润梅
  • 5篇刘洁

传媒

  • 8篇临床内科杂志
  • 6篇中国糖尿病杂...
  • 6篇医学新知
  • 6篇国际内分泌代...
  • 6篇中华糖尿病杂...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内分泌代...
  • 4篇湖北科技学院...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肾脏病与透析...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17篇2014
  • 22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莫唑胺胶囊治疗脑胶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胶囊(蒂清)治疗脑胶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1966—2009年12月)、Embase光盘数据库(1974—2009年12月)、ISI数据库(1986—2009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9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9年12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09年12)、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1982—2009年12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对数据不能合并者,则进行描述性的定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分析,由于纳入的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不充分,未进行合并分析,6篇文献质量均为B级。研究结果显示,替莫唑胺胶囊治疗脑胶质瘤确有疗效;6个RCT结果均提示替莫唑胺胶囊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替莫唑胺胶囊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
孙家忠孙妍蕾杨梅戴婧王祥
关键词:脑胶质瘤有效性安全性
遗传因素与糖尿病肾病被引量:7
2000年
孙家忠徐焱成朱宜莲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遗传学基因多态性病理
2型糖尿病并肾病早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早期(EDN)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66例T2DM患者按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DN早期组(DN组,尿白蛋白30~300 mg/24 h)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尿白蛋白<30 mg/24 h),比较两组在高血压病史、脂肪肝病病史、吸烟史及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半小时C肽(0.5 hPCP)、2 hC肽(2 hPCP)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N组和 DM组病程、合并高血压比例、吸烟比例、BMI、HDL-C、TG、UA水平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发生率、HBA1C、FCP、0.5 hPCP、2hPCP、LDL-C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N组的病程、BMI、TG、UA水平较高,HDL-C水平较低。Logistical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高 BMI 及高 LDL-C 是 DN 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长、合并高血压、高 BMI及高 LDL-C是早期 DN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病人应戒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体质量,定期监测尿酸、血脂,积极纠正脂代谢紊乱,可预防DN的发生和发展。
刘发林王利荣黄海晏孙家忠
关键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二甲双胍通过保护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代喆孙家忠孙力黄琦陈静徐焱成
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G3057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以21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104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及108例正常糖耐量者作为受试对象,采用半巢式PCR-RFLP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的基因变异频率,ELISA法检测各组瘦素及胰岛素水平,常规检测血糖、血脂等代谢参数。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具有较高的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瘦素水平和较低的胰岛素水平。其3057位核苷酸G—A变异频率为76.0%,也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不伴脂肪肝组及糖耐量正常组(分别为62.1.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3,P〈0.01)。结论LEPR第3057位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脂质代谢、影响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参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的发生。
鲁红云孙辽舒晓春谢丹红孙家忠徐焱成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瘦素多态现象
骨化三醇对糖尿病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45只4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骨化三醇组、糖尿病组各15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链脲佐菌素( STZ)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骨化三醇灌胃24周,后留取血液标本,全自动生化仪测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含量,ELISA试剂盒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活性维生素D3含量。钝性分离股骨,NSTRON 8800型电子万能实验机行股骨三点弯曲实验后由公式计算相关参数,股骨硬组织切片,KONTRON IBAS2.0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测股骨组织形态学参数。实验结束时共有30只SD大鼠纳入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大鼠体重[(437.02±18.66对267.93±15.64) g, 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钙浓度[(2.89±0.31对2.60±0.38) mmol/L, P<0.05]降低、血磷[(2.21±0.35对2.80±0.66) mmol/L, P<0.05]升高。24周时,糖尿病组最终负荷[(98.07±2.94对70.87±5.75) N, P<0.05]、最终位移[(0.66±0.02对0.51±0.02) mm,P<0.05]、杨氏模型[(139188.51±10617.69对81969.06±6393.21) N/mm2, P<0.05]和韧性模型[(22492.59±2429.15对8292.87±1291.43) N/mm2,P<0.05]等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骨化三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变化。糖尿病SD大鼠存在明显骨代谢紊乱、骨强度降低,骨化三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对股骨骨强度的影响。
李广森戴婧李吉蔡莉柯孟婷孙家忠
关键词:骨化三醇骨质疏松生物力学
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20例,随机选取58例为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次/d,20mg/次进行治疗;另62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次/d,10mg/次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6周以及第12周的血脂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着明显的改善(P均<0.05),观察组患者血脂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时,能够有效的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较低,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陈冠亚孙家忠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疗效
波动性高血糖与恒定性高血糖对脂肪细胞脂联素和抵抗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比较波动性高血糖与恒定性高血糖对脂肪细胞脂联素和抵抗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制作血糖波动和氧化应激模型.细胞分为2组,A组观测波动性高血糖、锰苯甲酸卟啉、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对脂联素和抵抗素mRNA、细胞上清含量、硝基酪氨酸和8-羟基脱氧鸟苷的影响,B组观察氧化应激波动对脂联素和抵抗素表达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ELISA法分别检测脂联素、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硝基酪氨酸和8-羟基脱氧鸟苷分别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及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恒定性高血糖组比较,波动性高糖组脂联素mRNA和细胞上清含量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7.29、7.13,均P<0.01),抵抗素mRNA和细胞上清含量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6.85、6.94,均P<0.01),硝基酪氨酸和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显著增多(t值分别为4.74、6.93,均P<0.01);用锰苯甲酸卟啉或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处理后,脂联素细胞上清含量水平均显著升高(t=7.47,P<0.01),抵抗素细胞上清含量水平均显著降低(t=6.91,P<0.01),硝基酪氨酸和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4.87、6.90,均P<0.01).氧化应激作用波动组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7.21,P<0.01),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6.79,P<0.01).结论 波动性高血糖明显引起脂肪细胞内脂联素和抵抗素表达异常,其机制町能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上活性氧族生产过剩有关.
孙妍蕾孙家忠徐焱成代喆
关键词:脂肪因子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的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口服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MD),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MI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DD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 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治疗组Hb 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BMI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肥胖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体质量。
朱广平孙家忠
关键词:二甲双胍血管内皮功能肥胖
2型糖尿病肾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 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方法 :运用PCR RFLP检测 2 6 3例中国人 [2 0 6例为 2型糖尿病 (DM) ,其中 12 2例合并糖尿病肾病 (DN) ,76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 ,5 7例为正常对照组 ]MTHFR基因C6 77T位碱基突变 ,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结果 :  (1) 2型DM合并DN组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不伴有DN的2型DM组 (分别 2 5 0 %vs 19 1% ,P <0 0 5 ;49 6 %vs 37 8% ,P <0 0 5 )及正常对照组 (分别 2 5 0 %vs 17 5 % ,P <0 0 1;49 6 %vs 31 6 % ,P <0 0 1) ,不伴DN的 2型DM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TT基因型频率 (19 1%vs 17 5 % ,P >0 0 5 )及T等位基因频率 (37 8%vs 31 6 % ,P >0 0 5 )差异不明显。 (2 ) 2型DM合并视网膜病组与无视网膜病变者及正常对照组相比 ,TT基因型频率 (分别 2 5 0 %vs 2 0 8% ,P <0 0 5 ;2 5 0 %vs 17 5 % ,P <0 0 1)及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 5 1 3%vs 40 0 % ,P <0 0 5 ;5 1 3%vs 31 6 % ,P <0 0 1)明显升高。 结论 :MTHFR基因C6 77T碱基突变是促进中国汉族人 2型DM患者并发DN的危险因子 ,突变T等位基因是DN的易感基因。
孙家忠徐焱成朱宜莲邓浩华范幼筠孙苏欣杨锦霞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糖尿病肾病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