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弟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修补术
  • 3篇探查
  • 3篇腹股沟
  • 2篇胆管
  • 2篇胆总管
  • 2篇蛋白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切除术后
  • 2篇疝修补
  • 2篇疝修补术
  • 2篇胃癌
  • 2篇胃肠减压
  • 2篇结石
  • 2篇腹股沟疝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肠减压
  • 1篇单抗

机构

  • 10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1篇孙弟
  • 4篇顾天春
  • 3篇薛迎春
  • 2篇蔡圣强
  • 1篇吴志伟
  • 1篇盛建
  • 1篇陈青
  • 1篇陈志明
  • 1篇孙燕
  • 1篇杜建新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_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_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收治的cN_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43例(50侧)随机分为清扫组(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及非清扫组(腺叶切除),分别行或不行一期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学参数。结果:清扫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非清扫组,局部复发率、颈侧方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非清扫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N_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基础上,有利于彻底清除隐匿转移的淋巴结,减少肿瘤复发,降低颈侧方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并改善存活率。
盛建孙弟薛迎春蔡圣强杜建新顾天春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对比及适应群体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括约肌切开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其主要适用群体。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胆总管结石患者126例,其中74例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A组),52例给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治疗(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残石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残石率为16.2%,B组术后胆囊病变及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留率为40.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明显低于B组(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括约肌切开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均较高,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其中腹腔镜探查适用于括约肌功能完好,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内镜下括约肌切开适用于括约肌功能减退,单纯胆总管结石或伴炎症者。
孙弟
关键词:ODDI括约肌胆总管结石胆管
Mirizzi综合征Ⅰ型致胆总管阴性探查5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蔡圣强孙弟
腹腔镜探查+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中的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9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例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小肠破裂修补术,37例行腹腔镜探查联合TAPP术。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10例全身麻醉后疝自行还纳,30例在腹腔镜下直视还纳。疝内容物小肠25例,大网膜10例,乙状结肠3例,盲肠及阑尾2例。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3例经回纳小肠后发现肠壁破裂,在腹腔镜下行肠壁缝合修补术,并行疝囊高位结扎,余37例患者行TAPP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5.3±5.9)min,平均住院时间(4.4±1.8)d,术后发生阴囊血清肿2例,无补片感染患者。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疝修补术技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探查+疝修补术在急诊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孙弟顾天春陈建亮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股沟嵌顿疝
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与肝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XRCC)1~6与肝癌进展和预后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305例肝癌患者的XRCC表达及其临床数据来自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二、结果XRCC1~4、XRCC6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XRCC表达和S期标记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l(CDK1)和CCNBl]及增殖标记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呈正相关,XRCC1-4、XRCC6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呈正相关,XRCC1~XRCC5和CD24呈正相关,XRCC2、XRCC3和VEGF呈正相关,XRCC3、XRCC6和MVD呈正相关.XRCC2-3高表达有更少的总生存时间。
陈建亮孙弟
关键词:基因组图谱肝癌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预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靖江市人民医院接收的62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1,未采取上述联合治疗方案,单独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与试验组(n=31,应用上述联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RR)以及免疫功能指标、营养指标、Karnofsky(K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略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指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效果。
吴志伟陈青孙燕孙长春孙弟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晚期胃癌
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孙弟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无胃肠减压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术后不行胃肠减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入住我科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137例,分成两组其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组(实验组)72例,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组(对照组)65例。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吻合口漏、肺部感染,恶心不适、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排气时间、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现恶心不适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胃癌根治术不留置胃肠减压管是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陈志明孙弟薛迎春
关键词:远端胃癌根治术
常规留置鼻胃管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常规留置鼻胃管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60例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术后留置组和术后拔管组,每组30例。术后留置组男22例,女8例,年龄(65.50±1.42)岁,年龄范围为49~77岁;术后拔管组男25例,女5例,年龄(68.30±1.60)岁,年龄范围为50~88岁。术后留置组在术后第3天拔除鼻胃管,术后拔管组在手术结束拔除鼻胃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均无患者死于手术及手术并发症,住院期间均未再次手术,均无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术后留置组术后切口感染[3.3%(1/30)]、肺部感染[33.3%(10/30)]、吻合口瘘[6.7%(2/30)]、胃排空障碍[3.3%(1/30)]、腹胀[10.0%(3/30)]、腹泻[3.3%(1/30)]、术后住院时间[(15.77±1.77)d]、术后经肛门排气时间[(3.57±0.17)d]、术后进食时间[(5.33±1.32)d]、鼻空肠营养管的拔除时间[(13.30±1.06)d]及住院费用[(34.68±1.70)千元]与术后拔管组[0、16.7%(5/30)、3.3%(1/30)、0、6.7%(2/30)、0、(13.40±0.37)d、(3.43±0.20)d、(3.47±0.18)d、(11.27±0.36)d、(33.25±1.10)千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管组术后咽喉不适[46.7%(14/30)]、恶心呕吐[3.3%(1/30)]的发生率低于术后留置组[83.3%(25/30)、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不常规留置鼻胃管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陈建亮顾天春宋飞薛迎春孙弟
关键词:胃肠减压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
直疝内环口缝扎及假疝囊悬吊法在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年
探讨腹股沟直疝行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使用直疝内环口缝扎及假疝囊悬吊处理直疝假疝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34例腹股沟直疝患者,手术方式为TAPP术,随机分为两组,18例对照组患者行直疝假疝囊旷置,16例实验组患者行直疝内环口缝扎及假疝囊悬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局部异物牵拉感及阴囊肿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尿潴留及补片感染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直疝TAPP术中行直疝内环口缝扎法及假疝囊悬吊有利于减少术后血清肿的发生,有利于减少术后局部异物牵拉感及阴囊肿胀感,不增加术后的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宋飞陈建亮孙弟顾天春
关键词:腹股沟直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