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圣强
-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道肿瘤组织中p62和p21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 myc ,H ras蛋白产物P6 2和P2 1在胆管癌、胆囊癌和胆道胆囊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ABC法 ) ,检测 30例胆管癌 ,2 8例胆囊癌和 30例胆道良性病变中P6 2和P2 1的表达水平。结果 30例胆管癌中 ,P6 2和P2 1过度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6 .7%和 6 3.3% ,而胆管良性病变阳性率分别为 10 %和 0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8例胆囊癌中 ,P6 2和P2 1过度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2 .8%和 5 7.1% ,而胆囊良性病变仅为 10 %和 5 % ,二者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同时也显示 ,胆管和胆囊恶性病变中P6 2和P2 1过度表达程度与病理组织学相一致 ,与原发癌灶的大小 ,淋巴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胆管癌、胆囊癌中P6 2和P2 1水平呈现过度表达 ,与病理类型、恶性程度、癌灶大小及淋巴转移有关 ,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陈澍周陈玉泉施沈平陈莉毛勤生于秀蔡圣强
- 关键词:胆道肿瘤P21蛋白
-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Ki-67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 Ki-67抗原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 S-P法 )检测 3 5例肝外胆管癌石蜡包埋标本中 Ki-67的表达 ,与 12例慢性胆管炎标本作对照。结果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 Ki-67标记指数 ( Ki-67LI)为 3 4 .6± 19.5 ,显著高于胆管炎组织的 16.3± 12 .8( P<0 .0 1)。 Ki-67LI与肝外胆管癌病理类型无关 ,但在浸润深度 T1 、T3期 ,临床分期 、 期与 、 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Ki-67LI与病人术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 ,Ki-67LI越高 ,病人术后生存期越短 ,预后越差。结论 :Ki-67检测对临床评估肝外胆管癌病情 ,判断病人预后及选择辅助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蔡圣强陈玉泉毛勤生周新泽
- 关键词:KI-67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 Mirizzi综合征Ⅰ型致胆总管阴性探查5例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蔡圣强孙弟
-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个人经验(附32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1%~2%。由于原发性小肠肿瘤表现不典型,临床缺乏行之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加上临床医师诊断意识和经验不足,常常延误疾病的诊断。本院临床200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32例,现报告如下。
- 蔡圣强
-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
- 术中灌洗加肛肠减压在急性左半结肠癌性梗阻一期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和经肛放置肛肠减压管在左半结肠癌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性左半结肠癌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均常规灌洗和经肛放置通过吻合口达近端肠腔的肛肠减压管。结果:32例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3.12%),经保守治疗治愈;切口感染3例(9.38%),经清创换药后愈合;有肛门不适感12例(37.5%),偶有肛门疼痛感2例(6.25%),均可耐受。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术中灌洗一期切除吻合和经肛放置肛肠减压管治疗左半结肠癌性梗阻,临床疗效满意。
- 王建江蔡圣强季湧
- 关键词:术中灌洗
- 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治疗被引量:2
- 2014年
- 研究[1-2]表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高位前切除术,其病死率为6%~22%。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可缩短病程,减少病死率。本科在199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行低位前切除术直肠癌患者323例,出现吻合口瘘15例,发生率为4.6%,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 王建江蔡圣强膨俊杰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
- Wnt-1和PAR-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Wnt-1和PAR-1在胃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2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胃癌及其癌旁胃组织中Wnt-1和PAR-1的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分析Wnt-1和PAR-1在胃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Wnt-1和PAR-1在胃癌的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Wnt-1和PAR-1在胃癌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Wnt-1和PAR-1的表达阳性组具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5);Wnt-1和PAR-1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与肿瘤的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Wnt-1和PAR-1在胃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Wnt-1及PAR-1的表达可促进胃癌的侵袭和转移。2者高表达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管浸润及较高淋巴结转移率有关,可作为胃癌恶性程度的预测因子,并且2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 刘灿均蔡圣强车彦军
- 关键词:蛋白酶激活受体-1胃癌WNT-1免疫组化
- 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_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_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收治的cN_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43例(50侧)随机分为清扫组(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及非清扫组(腺叶切除),分别行或不行一期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学参数。结果:清扫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非清扫组,局部复发率、颈侧方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非清扫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N_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基础上,有利于彻底清除隐匿转移的淋巴结,减少肿瘤复发,降低颈侧方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并改善存活率。
- 盛建孙弟薛迎春蔡圣强杜建新顾天春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 P16蛋白失表达对肝外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P16蛋白失表达对肝外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其与肝外胆管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检测35例肝外胆管癌和12例慢性胆管炎标本中P16和Ki-67的表达。结果:P16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中阳性表达率25.7%,显著低于慢性胆管炎阳性表达率66.7%(P=0.0446)。肝外胆管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5)。肝外胆管癌和慢性胆管炎Ki-67标记指数(Ki-67LI)分别为34.6±19.5和16.3±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LI在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淋巴结是否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16蛋白失表达影响肝外胆管癌细胞增生,与肝外胆管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蔡圣强陈澍周
-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P16KI-67
-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8例
- 2004年
- 蔡圣强陈澍周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肿瘤切除术T管引流术胆肠内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