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彦川
-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谐波分析的黄土高原小流域沟谷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黄土高原侵蚀沟分布规律对于土壤侵蚀评估和植被恢复模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陕北黄土高原吴起县铁边城镇四面窑沟流域为研究区,使用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谐波分析和周期图分析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侵蚀沟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谐波分析和周期图分析均可得到侵蚀沟的分布周期。相比较而言,周期图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得到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分布周期,但谐波分析还可以根据周期检验结果,得到对应的谐波模型。通过计算四面窑沟流域东面支沟沟谷分布周期,共得到23个满足检验要求的周期,在500~1000 m之间显著周期最多,占总周期数的35%;在300~500 m显著周期数量次多,占26%。当谐波数为9和10时,周期显著性水平最高,对应的周期分别为1017.35和915.60 m;在DEM上,每间隔105 m提取一个高程数据并进行谐波分析,最终得到由3个谐波组成的地形起伏谐波模型。
- 安彦川张岩朱清科张青郑钰秦伟卜楠薛智德王蕊
- 关键词:谐波分析周期黄土高原
- 黄土高原沟壑区干旱阳坡的地域分异特征被引量:10
- 2010年
- 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干旱阳坡这种典型的困难立地进行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复建设。本文选取甘肃西峰、山西吉县、陕西安塞、宁夏固原为研究区,采用25 m分辨率的DEM为数据源,基于GIS提取相关地形信息研究其干旱阳坡的地域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沟壑区干旱阳坡面积比例占45%~54%,表现为高塬沟壑区>过渡地带>丘陵沟壑区。②不同类型沟壑区干旱阳坡面积比例随坡度的变化规律不同,高塬沟壑区呈左偏态分布,其他样区均基本呈近似正态分布,且丘五区和过渡地带呈双峰现象。③不同类型沟壑区梁峁坡面积比例关系为:高塬沟壑区>过渡地带>丘陵沟壑区;沟坡面积比例为:丘陵沟壑区>过渡地带>高塬沟壑区;川台地面积比例为:丘五区>过渡地带>丘二区>高塬沟壑。④不同类型沟壑区各立地类型组所占的面积比例各不相同,除高塬沟壑区外基本呈阳向缓坡组>阳向陡险坡组>坡顶或沟底。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抗旱造林与植被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 赵荟朱清科秦伟张英安彦川薛智德刘中奇
- 关键词:干旱阳坡地域分异丘陵沟壑区高塬沟壑区黄土高原
- 陕北黄土区生物土壤结皮抗冲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生物土壤结皮对提高黄土区土壤抗冲刷与抗侵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作用机理对治理该区土壤侵蚀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原状土冲刷槽的实验方法,于2008年9月对陕北黄土区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冲刷过程中的径流含沙量、冲刷总量及抗冲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苔藓比例是衡量生物土壤结皮抗冲能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冲刷总量与苔藓比例呈负相关,生物土壤结皮崩解时间与其呈正相关。②生物土壤结皮冲刷过程中,径流含沙量随冲刷时间逐渐增加,在生物土壤结皮完全崩解后,径流含沙量开始减少。③土壤抗冲指数(冲走1g土所需时间)与时间呈显著二次多项式的关系,即随着时间增加,生物土壤结皮逐渐崩解,土壤抗冲指数随之降低。④生物土壤结皮的盖度与土壤冲刷侵蚀量呈负相关,即盖度越高,侵蚀量越低;在坡度与冲刷强度相同条件下,无结皮土壤径流含沙量是全覆盖结皮土壤的35倍。⑤坡度与生物土壤结皮径流含沙量呈正相关,且在陡坡条件下,生物土壤结皮抗冲刷和抗侵蚀能力更为明显,因此,提高生物土壤结皮盖度、增加生物土壤结皮苔藓含量是提高黄土区土壤抗冲刷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 卜楠朱清科王蕊郑慧安彦川
-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抗冲性黄土区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系列及其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被引量:48
- 2008年
- 根据吴起县20块样地和60个样方的退耕地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系列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迅速恢复期(1~4年)、初级更替期(5~13年)、高级更替期(13~20年)和缓慢恢复期(20年以后)4个阶段。在25年的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草本植物39种,分属于11科31属。其中,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和菊科(Compositae)的物种占属种总数的61.29%和69.23%。群落的优势物种由藜科杂草开始,依次演替为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大约20年后演替为地带性多年生草本,形成了依次包括猪毛菜(SalsolacoUina)、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sa vestita)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5种群落类型的演替系列。整个演替过程中,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总体上呈波动式增大,但增长的趋势并不明显,大约20年后各项多样性指数基本趋于稳定。在每一次更高级的群落取代前期群落的过程中,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大致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均匀度指数(Jsw,Eα)则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
- 秦伟朱清科刘中奇卜楠安彦川
- 关键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植被演替退耕地黄土丘陵沟壑区
-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物土壤结皮理化性质被引量:14
- 2010年
- 为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生物结皮发育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盖度水平结皮的机械组成、养分、化学元素以及土壤因子与生物结皮盖度的相关性和结皮发育过程中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结皮的发育,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增长趋势,pH值则相反;土壤细砂粒含量(0.25~0.05mm)减少,粗粉粒(0.05~0.01mm)含量增加;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含量也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pH值、细砂粒、粗粉粒、Ca,Mg,Na和Fe含量与生物结皮的形成发育密切相关(P〈0.01)。此外,各土壤因子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特别是粗粉粒含量和pH值,与其他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
- 王蕊朱清科卜楠秦伟安彦川
-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理化性质黄土丘陵沟壑区
- 微地形植物群落结构配置近自然植被建造技术
- 朱清科张岩薛智德吴宗凯聂立水张学霞刘中奇赵磊磊吴秀芹张青安彦川卜楠朱松赵荟王蕊李安怡刘广亮雷明军
- 明确了半干旱黄土区植被恢复重建的主要途径,提出了根据微地形配置植物群落结构的近自然造林技术和极陡坡植被绿化技术,解决了何为该地区的困难立地、如何进行植被恢复、用什么技术开展造林及植被恢复重建和怎样绿化极端困难地等4个问题...
- 关键词:
- 关键词:植物群落结构
- 黄土高原典型区沟谷分布谐波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地形起伏的周期性,从而探索支沟沟谷分布规律,为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评估提出新的思路。该文以甘肃西峰、山西吉县、陕西安塞、宁夏固原为研究区尝试利用谐波分析和周期图分析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沟谷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主沟沟谷的周期大小有明显不同,总体来看,高原沟壑区>过度地区>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支沟周期主要分布在400~800m,其周期个数占总周期数的97.5%。对4个研究区的支沟沟谷周期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甘肃西峰、陕西安塞、山西吉县相互之间周期均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宁夏固原与陕西安塞、山西吉县、甘肃西峰侵蚀支沟分布周期均值双尾检验概率P值均小于0.01,故可认为均值差异极显著。提取不同类型区大于5°坡度的平均坡度分析发现,研究区平均坡度的大小关系为:甘肃西峰>山西吉县>陕西安塞>宁夏固原,支沟沟谷的平均分布周期随平均坡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说明区域平均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黄土高原支沟的形成。
- 卜楠朱清科安彦川张岩张青秦伟
- 关键词:谐波分析地形黄土高原数字高程模型坡沟系统
- 黄土高原沟谷系统及立地类型分布特征研究
- 本文旨在对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沟谷网络分维值、沟谷分布周期及模型、不同立地类型土地所占总面积比,利用分形学、周期分析方法、地统计学、GIS等研究方法,分析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地形特征差异。通过求算样区计盒维数及沟壑密度,表征...
- 安彦川
- 关键词:黄土高原
- 文献传递
- 一种土壤样本分层采样装置以及套头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样本分层采样装置的套头,包括壁面上对称设置有弯钩状卡槽的圆管,弯钩状卡槽包括开口直槽以及弯钩槽,开口直槽延伸到圆管的一端,圆管的另一端与带有中心孔的挡板封闭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土壤样本分层采...
- 朱清科朱松薛智德张岩秦伟刘中奇安彦川卜楠赵荟赵磊磊周泽圆王蕊王晶李志沛
- 文献传递
- 一种原状土取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状土取样装置,包括:基台、取样管、钻杆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取样管一端与所述基台定位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基台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钻杆通过一对齿轮副连接设置,而且所述钻杆同轴套接在所述取样...
- 朱清科薛智德朱松张岩秦伟刘中奇卜楠安彦川赵磊磊赵荟李志沛王蕊周泽圆王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