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食管
  • 7篇功能性消化不...
  • 5篇功能性消化不...
  • 4篇食管反流
  • 4篇胃食管
  • 4篇胃食管反流
  • 4篇反流
  • 3篇厌食
  • 3篇症状
  • 3篇生活质量
  • 3篇替加色罗
  • 3篇流病
  • 3篇雷贝拉唑
  • 3篇活质量
  • 3篇病理
  • 2篇心理
  • 2篇厌食症
  • 2篇预后
  • 2篇色胺
  • 2篇神经性

机构

  • 21篇北京协和医院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22篇宋志强
  • 21篇柯美云
  • 12篇王智凤
  • 11篇刘晓红
  • 7篇方秀才
  • 5篇罗金燕
  • 4篇侯晓华
  • 4篇袁耀宗
  • 2篇王正华
  • 2篇杨希林
  • 2篇朱有玲
  • 2篇孙晓红
  • 2篇陈黎波
  • 1篇丁召路
  • 1篇查慧
  • 1篇许琳
  • 1篇赵煜
  • 1篇单渊东
  • 1篇周道斌
  • 1篇陈杰

传媒

  • 7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符合罗马Ⅲ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固体胃排空功能研究被引量:23
2008年
背景:罗马Ⅲ标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定义作了更新和修订,相应FD患者人群亦发生改变。目的:研究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的固体胃排空功能,以及新的FD症状谱和分型与固体胃排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和32名健康志愿者行99Tc固体胃排空试验。比较不同症状分型FD患者的固体胃排空功能,分析固体胃排空功能与罗马Ⅲ标准中FD症状的相关性。结果:10例(27.8%)FD患者固体胃半排空时间超过正常上限,9例(25.0%)2h残留率高于正常上限。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上腹痛综合征(EPS)和PDS+EPS型FD患者固体胃半排空时间分别为(150.3±40.2)min、(118.3±25.1)min和(150.5±51.2)min,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餐后饱胀不适症状与固体胃半排空时间和2h残留率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11.5(P=0.043)和0.045(P=0.040)。结论:本组27.8%的FD患者存在固体胃排空延迟。PDS和PDS+EPS型FD的固体胃半排空时间有长于EPS的趋势。FD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症状与固体胃排空延迟有关,固体胃排空延迟是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宋志强柯美云王智凤陈黎波王正华方秀才刘晓红
关键词:胃排空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替加色罗能够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内食物异常分布和固体胃排空功能
目的已有研究显示替加色罗对健康志愿者和胃排空延缓患者具有促胃动力作用。但目前还不清楚替加色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内食物异常分布和固体胃排空功能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宋志强柯美云王智凤陈黎波王正华刘晓红方秀才
关键词:替加色罗胃排空功能功能性消化不良
文献传递
不同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病理生理机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9
2010年
目的 比较不同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是否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评价80例FD患者[罗马Ⅲ标准,男∶女为22∶58,平均(44.2±14.6)岁]消化不良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分型,并行多种胃肠功能检查.结果 上腹痛综合征(EPS)、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混合型三组间在胃排空功能、胃肌电活性、自主神经功能、液体负荷试验同步胃内压测定以及心理评定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餐后饱胀感与胃半排空时间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11.5,P=0.043).早饱与最大饮入量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6.8,P=0.033).结论 本研究发现罗马Ⅲ分型方法 可能并不能有效地将有不同病理生理机制的FD患者区分开,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宋志强柯美云王智凤方秀才刘晓红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生理机制
难治性便秘综合治疗及影响因素的评价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对难治性便秘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84例难治性便秘分为非重叠组和重叠组。应用个体化综合治疗4周,观察便秘症状评分变化及总有效率,分析IC患者的重叠症状和心理障碍状态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84例便秘患者中,重叠组和非重叠组分别占40.5%和59.5%。(2)重叠组和非重叠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78.0%(P<0.05)。(3)对37例IC患者的心理测试调查显示,59.4%(22/37)有心理障碍状态,重叠组和非重叠组伴有心理障碍状态对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8%和31.5%(P<0.05)。结论适合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使多数难治性便秘缓解症状,但伴有重叠症状,尤其心理障碍状态则影响疗效。
许琳宋志强王智凤柯美云
关键词:难治性便秘
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新思考被引量:20
2006年
柯美云宋志强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症状FGID医疗资源发病研究
有和无重叠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消化不良症状学和发病机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4
2006年
背景:目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症状重叠现象尚缺乏深入研究和认识。目的:比较有和无重叠症状的FD患者在消化不良症状学和发病机制方面的异同点,探讨FD患者产生重叠症状的可能原因。方法:根据罗马Ⅱ标准问卷调查结果将120例FD患者分为有重叠症状(食管、肠道和肛门直肠症状)和无重叠症状组,分别行消化不良症状学(严重程度、症状分型等)和精神心理状态(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以及多导胃电图检查、放射性核素法或不透X线标志物法固体胃排空测定、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结合胃内压测定和心率变异性分析,分组比较检测结果。结果:62.5%的FD患者有重叠症状。有和无重叠症状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学、胃壁肌电活动、固体胃排空功能、胃敏感性和容受性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重叠症状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比例显著高于无重叠症状者(P<0.05)。结论:有和无重叠症状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相同,提示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诊治原则和措施相似。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重叠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
宋志强柯美云王智凤刘晓红方秀才
关键词:重叠症状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调查被引量:17
2006年
背景: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症状常受情绪影响,但情绪因素在贲门失弛缓症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了解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近1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并完成扩张治疗的34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通过发信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发病诱因和症状加重原因、症状以及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结果:共收回问卷166份,应答率为47.8%。发病有明显诱因者占63.9%,其中受情绪影响51.2%,过度劳累21.1%,工作压力15.7%,应激事件15.7%;症状加重有明显原因者占62.0%,其中受情绪影响48.8%,过度劳累27.7%,应激事件15.7%,工作压力12.7%。扩张治疗后,患者8项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但各维度生活质量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心理因素可诱发、加重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症状。扩张治疗可使患者的食管、气道等症状明显改善,并有维持疗效的作用。但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生活质量仍明显低于健康人。
王智凤柯美云宋志强孙晓红徐晓红
关键词:食管失弛症精神心理因素生活质量问卷
上胃肠道功能和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8
2006年
背景:功能性胃肠病(FGIDs)和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GIM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L)对深入理解FGIDs和DGIMs的特点以及评价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评估不同上胃肠道FGIDs和DGIMs患者的生活质量,揭示我国FGIDs和DGIMs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和意义。方法:以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140名健康对照者以及1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50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和100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得到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评分和2个综合评分[躯体生理健康总评(PCS)和精神心理健康总评(MCS)]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FD、NERD和RE组的所有8个维度和2个综合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FD组生活质量最低,MCS评分下降最为突出。除躯体疼痛外,FD组其他7个维度和2个综合评分均显著低于RE组(P<0.05)。与NERD组相比,FD组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和MCS评分显著降低(P<0.05)。NERD组的生活质量较RE组下降更明显,总体健康、活力维度和PCS评分显著低于RE组(P<0.05)。结论:FGIDs和DGIMs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躯体生理健康和精神心理健康均明显受损。FGIDs患者的生活质量较DGIMs患者更低,尤其是在精神心理健康方面。诊治FGIDs和DGIMs时应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改善。
张艳丽宋志强丁召路刘晓红罗金燕侯晓华袁耀宗柯美云
关键词:生活质量胃食管反流
替加色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被引量:4
2006年
宋志强柯美云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替加色罗治疗药物
情绪和进食障碍被引量:3
2003年
柯美云宋志强
关键词:进食障碍五羟色胺神经性厌食情绪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