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育红

作品数:29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蛋白
  • 6篇血清
  • 5篇标准物质
  • 4篇质谱
  • 3篇血红蛋白
  • 3篇质谱法
  • 3篇糖化
  • 3篇糖化血红蛋
  • 3篇糖化血红蛋白
  • 3篇红蛋白
  • 3篇反应蛋白
  • 3篇C反应蛋白
  • 3篇C反应蛋白质
  • 2篇蛋白检测
  • 2篇定值
  • 2篇质谱法测量
  • 2篇实验室
  • 2篇同位素稀释
  • 2篇综合征
  • 2篇萃取

机构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临床检...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合格评定...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北京医学会
  • 1篇融智生物科技...

作者

  • 29篇岳育红
  • 24篇王清涛
  • 18篇张瑞
  • 16篇张顺利
  • 7篇马怀安
  • 4篇梁玉芳
  • 4篇许珍珍
  • 3篇赵婷婷
  • 3篇吴春颖
  • 3篇刘巍
  • 2篇孙秋瑾
  • 2篇徐静
  • 2篇翟玉华
  • 2篇范新萍
  • 2篇宋智心
  • 2篇左畅
  • 1篇童清
  • 1篇周睿
  • 1篇刘辰庚
  • 1篇李慧玲

传媒

  • 11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卫生
  • 1篇中国医刊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反应蛋白正确度验证物质的定值及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正确度验证物质进行多系统定值,并在北京地区进行CRP正确度验证调查。方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检验科组合成10个目前国内最常用CRP检测系统,对已研制的两个浓度的CRP正确度验证物质进行联合定值,采用CRP国际标准物质ERM-DA474/IFCC进行量值传递。首先将ERM-DA474/IFCC稀释成4个浓度水平,用以上10个系统分别测量ERM-DA474/IFCC稀释各水平CRP的浓度值;然后,用认证浓度和测量的浓度值拟合成直线,分别为高、低两个浓度水平的正确度验证物质定值,并评估其定值的不确定度。然后利用此物质在北京地区的42家实验室开展CRP正确度验证调查:将正确度验证物质作为室间质评品,按北京市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标准程序发放样品,将回报结果采用Excel 2007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效能函数En,判定定值结果与所有参加实验室的总体均值有无显著差异。结果最终,CRP两个浓度水平正确度验证物质定值及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09.9±9.4)mg/L和(27.1±2.4)mg/L。北京市正确度验证计划中,定值结果与所有参加实验室的均值无显著差异,效能函数En均小于1。结论本研究采用多个系统联合定值方法为研制的CRP正确度验证物质定值,其定值准确,不确定度小。对于没有公认参考测量方法的CRP,是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法,适用于北京市正确度验证计划。
吴春颖张顺利马怀安刘巍张瑞岳育红梁玉芳赵婷婷王清涛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参考值
C反应蛋白正确度验证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及其互换性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制备C反应蛋白(CRP)正确度验证物质并对其均匀性、稳定性及互换性进行评价。方法将临床验后样本混匀、过滤和无菌分装后制备了高、低两个浓度的CRP冰冻混合人血清正确度验证物质,利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相关文件CNAS-GL29∶2010《标准物质_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在10个临床常用的CRP检测系统中,将制备的正确度验证物质,利用45份不同CRP浓度患者血清盘,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30A中的Deming回归对其互换性进行评价。同时用同样的方法对CRP国际标准物质ERM-DA 474/IFCC稀释系列进行互换性评价。结果共制备CRP两个浓度水平正确度验证物质,高、低两个浓度水平分别为754和743支,每支1 ml。制备物均匀性良好[F
吴春颖赵婷婷张顺利马怀安刘巍张瑞岳育红梁玉芳王清涛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蛋白质稳定性
孕中期血清唐氏综合征筛查与不良妊娠结局关联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研究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与不良妊娠结局关联及甲胎蛋白(AF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雌三醇(uE3)单个指标与不良妊娠发生的关联。方法采用连续性入组方法选取2014年3月31日至2021年4月29日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在7682例孕妇中,筛查高风险者492例,占6.40%;共有100例孕妇出现了不良妊娠结局(1.30%)。筛查高风险孕妇中有21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27%,显著高于筛查低风险者(1.10%)。调整了糖尿病史、遗传病家族史、吸烟、饮酒后,与低风险值相比,筛查高风险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高达4.022倍(95%CI:2.405-6.442);21三体风险值越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越高(P<0.001)。筛查高风险组在胎儿畸形、染色体异常、胎停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P<0.05)。AFP原始数值每升高1 ng/mL,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上升到1.019倍;AFP中位数倍数值(MOM)每升高1,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上升2.258倍;uE3原始数值每升高1 ng/mL或uE3中位数倍数值每升高1,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均可下降一半。结论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对胎儿畸形、染色体异常、胎停育等不良妊娠有提示作用;AFP高水平和uE3低水平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王战勇徐静梁燕岳育红
关键词:AFPUE3
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在孕中晚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具备产前诊断指征且接受羊膜腔穿刺的孕妇343例,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比较二者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结果。结果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同时检出了染色体数目异常14例,核型分析额外检出嵌合体1例和平衡易位3例,CNV-seq额外检出7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例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和17例临床意义未明变异,CNV-seq的异常检出率(11.37%,39/343)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5.25%,18/343),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者联合应用的异常检出率为12.54%(43/343)。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中,单独及合并无创产前筛查异常者的异常检出率最高(61.54%,8/13),单独超声异常者的异常检出率为14.04%(8/57),单独高龄者的异常检出率较低(7.69%,15/195)。具有两项及以上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异常检出率并不比仅有一项高危因素的孕妇高(P>0.05)。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与CNV-seq技术各具优势,二者的检测结果可以相互印证。在染色体低比例嵌合、平衡易位及倒位等方面,染色体核型分析更具优势,而CNV-seq可以检出微缺失、微重复,弥补核型分析的不足;但在临床上要依靠大量数据的积累和对最新文献的跟进,尽可能减少临床意义未明变异报告的产生。联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可降低漏诊率,有效提高产前诊断的质量。
范新萍岳育红龚丽芸曹广明唐国栋马红艳路军丽
关键词:产前诊断染色体病核型分析
一种癌胚抗原参考物质准确赋值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值溯源的CEA候选标准物质准确赋值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CEA国际标准物质进行量值溯源的方式对CEA候选标准物质进行定值,具体是采用PBS缓冲液稀释WHO CEA73/601...
张瑞王清涛岳育红许珍珍张顺利
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无需抗体富集直接检测血清M蛋白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技术建立一种无需抗体富集直接检测血清M蛋白的方法,并评估其检测效能。方法方法学建立。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申请M蛋白鉴定检测的患者检验后剩余血清标本712份。用TCEP还原剂处理IgG、IgA纯品获得免疫球蛋白轻链,初步确定检测方法。收集20名健康体检人群检验后剩余血清标本,确定κ和λ轻链离子峰质荷比范围。设置8个平行管和8个批次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评价;选取23例M蛋白阳性标本进行10倍、100倍和200倍稀释,采用所建MALDI-TOF MS方法检测M蛋白,评价灵敏度;采用IFE、SPE和MALDI-TOF MS 3种方法同时检测M蛋白,计算MALDI-TOF MS方法与IFE和SPE的符合率。结果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均为100%;对23份M蛋白阳性标本的原倍、10倍、100倍和200倍稀释标本进行测定,MALDI-TOF MS对M蛋白的检测限为0.06~0.18 g/L;在712份标本中,以IFE为金标准,SPE与MALDI-TOF MS总的符合率分别为85.9%和92.3%,SPE与MALDI-TOF MS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2.8%和99.7%;在M蛋白的不同型别中,MALDI-TOF-MS在IgA、IgD、IgM、游离轻链型和双克隆组中对M蛋白的检出率为100%,而SPE对IgM、IgA和游离轻链型标本的检出率分别只有66.7%、58%和19.5%;IgG组有1份阳性标本MALDI-TOF MS未检出。对23份M蛋白阳性标本进行原倍、10倍、100倍和200倍稀释后,10倍稀释时MALDI-TOF MS的检出率为100%,IFE为96%;100倍和200倍稀释时,IFE的检出率分别为MALDI-TOF MS的28%和23%。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血清M蛋白的MALDI-TOF MS检测方法,该法检测通量高、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
崔瑞芳张顺利孙德慧王默翟玉华岳育红周晓光王清涛张瑞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蛋白多发性骨髓瘤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
采用4种方法评估临床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不确定度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4种方法评估临床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的不确定度,为临床实验室评估不确定度提供参考。方法根据《CNAS-TRL-001∶2012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达》推荐的4种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即利用临床实验室至少6个月的室内质量控制(IQC)数据、1次正确度验证和1次室间质量评价(EQA)数据,分别评估2019年和2020年的33家和35家临床实验室低中高3个HbA1c浓度检测的相对和绝对不确定度。4种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分别为利用IQC数据和正确度验证数据(方法1)、仅利用正确度验证数据(方法2)、利用IQC和EQA数据(方法3)及仅利用EQA数据(方法4),采用Friedman配对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方法1,2019和2020年低中高HbA1c检测的相对不确定度和绝对不确定度范围分别为4.21%~9.24%和0.27%~0.64%。与方法1比较,方法2得到的相对和绝对不确定度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P<0.05)。与方法1比较,除2020年高浓度水平外,方法3和方法4得到的相对不确定度均较小,在6对(2年低中高浓度)比较中,分别有3对(2019年高浓度,2020年低和中浓度)和2对(2020年低和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7)。结论临床实验室HbA1c检测不确定度评估应基于IQC和正确度验证数据进行。
张顺利成斐张天娇胡冬梅宋智心王默宋旖川赵雅君张瑞王清涛岳育红
关键词:不确定度
多系统量值传递制备人血清甲胎蛋白标准物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多系统量值传递制备3个水平冰冻混合人血清AFP标准物质。方法方法学建立。按照国家标准物质制备要求,对研制的人血清AFP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并对研制的人血清AFP标准物质和不同稀释度的WHO标准物质72/225,进行互通性评估。采用4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同批测定人血清AFP标准物质与WHO标准物质72/225,将结果进行比较,对人血清AFP标准物质准确赋值,并进行全面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人血清AFP标准物质经检验均匀性良好;-80℃保存14个月稳定性良好。不同稀释度的WHO AFP标物72/225及人血清AFP标准物质在4种检测系统间互通性良好。通过多系统量值传递及总不确定度评定,人血清AFP标准物质定值(单位:IU/ml)为:23.0±3.0,93.2±7.2,(26.1±2.4)×10^2。结论3个水平冰冻混合人血清AFP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标准物质制备要求,在4个检测系统间互通性良好,定值可靠,已获批为人血清AFP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可望用于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的校准/校准验证、室间质量评价计划。
岳育红许珍珍张顺利张瑞马怀安王清涛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参考值
利用大数据间接法建立成年人促甲状腺激素参考区间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采用间接法利用大数据建立促甲状腺激素(TSH)成年人性别、年龄和季节(月份)特异的参考区间。方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集了2016年患者匿名的TSH检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删减、去重和离群值剔除,应用间接法(Hoffmann法和Bhattacharya法)计算其总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月份)的参考区间。将2种方法得到的总体人群、去除相关科室的筛选人群、体检人群参考区间与试剂说明书参考区间相比较,以验证本研究参考区间建立的可靠性,验证依据为基于生物学变异度的参考变化值(RCV)。结果从90699条数据中共得到61599条有效数据,其中男性18776例,女性42823例。Hoffmann法得到的总体人群参考区间为0.59~5.59μIU/ml(1μIU/ml=1 mIU/L),男性为0.53~5.16μIU/ml,女性为0.59~6.11μIU/ml。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在冬季TSH参考区间上限有增加趋势:18~30岁为0.62~5.57μIU/ml,71~80岁为0.49~6.45μIU/ml,1月份为0.59~6.40μIU/ml,8月份为0.60~5.56μIU/ml;Bhattacharya法得到的TSH参考区间与Hoffmann法相似,总体人群为0.58~5.80μIU/ml,男性为0.55~5.02μIU/ml,女性为0.62~6.21μIU/ml,18~30岁为0.65~5.67μIU/ml,71~80岁为0.46~5.99μIU/ml,1月份为0.61~6.52μIU/ml,8月份为0.61~5.69μIU/ml。2种方法总体人群、筛选人群和体检人群与试剂说明书的参考区间相比,均小于RCV。结论间接法适用于TSH的参考区间的建立,女性的TSH参考区间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或冬季到来,TSH参考区间上限有增加趋势。
张顺利莫玉成斐贾婷婷赵月王默岳育红张瑞徐静赵阳王清涛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大数据
儿童末梢血血细胞分析规范化检验方案的建立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建立儿童末梢血血细胞分析的规范化检验方案,以提升其检验质量,为检验结果互认及参考区间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以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为平台,调研北京地区8家妇幼保健院和2家儿童医院的3个品牌10个血细胞分析系统的儿童末梢血血细胞分析的现状。结果形成“儿童末梢血血细胞分析规范化检验方案”;10家医疗机构在实施该方案后,定值新鲜血的比对结果均合格。结论实施“儿童末梢血血细胞分析规范化检验方案”有利于提升儿童末梢血血细胞分析的检验质量。
孙秋瑾岳育红王清涛
关键词:儿童末梢血血细胞分析多中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