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哲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噬菌体
  • 2篇菌体
  • 1篇蛋白
  • 1篇原核表达
  • 1篇融合蛋白
  • 1篇森林脑炎
  • 1篇森林脑炎病毒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球菌
  • 1篇蜱传
  • 1篇万古霉素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噬菌体
  • 1篇耐万古霉素
  • 1篇耐万古霉素肠...
  • 1篇脑炎
  • 1篇脑炎病毒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1篇东风公司总医...

作者

  • 3篇李菁华
  • 3篇孙延波
  • 3篇张哲
  • 2篇史红艳
  • 2篇逯茵茵
  • 1篇韩放
  • 1篇余静丹
  • 1篇李诗恒
  • 1篇宋天一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噬菌体对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小鼠肠源性脓毒症的治疗效果
2014年
目的 观察噬菌体对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小鼠肠源性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双层琼脂法从环境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通过腹腔注射氨苄青霉素和环磷酰胺的方法,同时经口感染耐氨苄青霉素鲍曼不动杆菌,建立小鼠肠源性脓毒症模型.在细菌感染前1d、感染结束后2d,以及感染结束后6d给予噬菌体治疗,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另取未给予噬菌体治疗小鼠作为对照.各组分别设6只小鼠.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噬菌体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外周血和肝脏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肝脏和脾脏内的细菌数量.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引起肠源性脓毒症小鼠全部死亡的最小致死量为1×107 CFU/mL.在感染前、结束后2d和6 d给予噬菌体治疗,分别有2,4,3只小鼠存活,对照组全部死亡.噬菌体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子因子(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05±6) ng/L,(105±11)ng/L和(104±12)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t=5.04,9.05和9.33,P<0.01);噬菌体治疗组小鼠肝脏内的IL-1 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104 ±9) ng/L和(104±11)ng/L,亦低于对照组(t=13.70和12.80,P<0.01),但IL-6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P>0.05);噬菌体治疗组小鼠肝脏和脾脏内细菌数量分别为(2.9±1.3)×103CFU/g和(8.3±7.6)×102 CFU/g,明显低于对照组(=9.16和8.96,P<0.01).结论 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肠源性脓毒症确切有效.
李菁华余静丹史红艳王丹逯茵茵张哲孙延波
关键词:细菌噬菌体鲍氏不动杆菌脓毒症
粪肠球菌裂解性噬菌体φEn-ZZ8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离粪肠球菌裂解性噬菌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噬菌体疗法应用于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以粪肠球菌为宿主菌,用双层琼脂法从环境污水中分离出1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En—ZZ8),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发现,φEn-ZZ8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直径约40nm;尾部呈丝状,长约200nm。吸附实验表明,在10min内超过90%的噬菌体可吸附至宿主菌细胞。一步生长曲线显示,yEn.ZZ8的潜伏期为15min,爆发期为40min,爆发量为150pfu/cell。yEn-ZZ8基因组对内切酶HindIU、EcoRV、NdeI、PstI、XbaI和SacⅡ敏感;基因组大小约为42kb。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至少可见14条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130000。φEn—ZZ8对26株粪肠球菌的裂解率达30.8%,其裂解活性在pH5~8和50-70℃条件下仍稳定。结果提示,φEn-ZZ8是一种裂解性强、裂解谱较宽、对温度具有耐受性的裂解性噬菌体,有望成为抗耐药性肠球菌感染的噬菌体生物制剂。
张哲李菁华逯茵茵韩放李诗恒孙延波
关键词: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噬菌体
蜱传森林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蜱传森林脑炎病毒(TBEV)非结构蛋白1(NS1)的原核表达载体,以期获得其高纯度的表达,为制备多克隆抗体及其功能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ASYTM-E1-NS1。将重组后质粒pEASYTM-E1-NS1转化至BL21细胞,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进行镍离子亲和纯化,利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含TBEV NS1的原核表达载体pEASYTM-E1-NS1经诱导后,可获得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融合蛋白,通过亲和纯化得到较高纯度的蛋白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在相对分子质量约40 000处有特异性蛋白条带。结论:成功构建重组pEASYTM-E1-NS1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高纯度的重组TBEV NS1的融合蛋白。
宋天一李菁华张哲史红艳孙延波
关键词:原核表达融合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