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霞
- 作品数:23 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管理法》修订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182例热毒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182例热毒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省2008年~2010年发生的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男性99例(54.40%),女性83例(45.60%);不良反应集中在儿童年龄组,以变态反应居多,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杨雪杨玉涛李文武张惠霞刘超王丽
-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
- 浅谈监管部门在药物警戒和药品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与责任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我国监管部门在药物警戒和药品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与责任。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药品监管部门官方网站的相关信息进行调研,对比国内外药品监管部门在药物警戒和药品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结果与结论应进一步强化我国监管部门在药物警戒和药品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与责任,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机构建设及技术指导工作。
- 张惠霞刘超陈建玉张伟东付琳李清芳董素强沈璐
- 关键词:药物警戒药品风险管理
- 从清开灵ADR/ADE报告和说明书分析看儿童安全用药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分析861例儿童清开灵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及药品说明书,为儿童合理用药与企业完善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河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的2004年~2009年清开灵的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及国内9个厂家的药品说明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岁以下儿童364例(占42.28%);联合用药140例(16.26%),其中3岁以下儿童64例(45.71%);超适应证242例(28.11%);说明书中儿童安全用药信息和用法用量缺失。结论关注儿童合理用药,完善药品说明书,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 陈建玉张惠霞
- 关键词:儿童清开灵注射液安全用药
- 515例药源性血尿不良反应分析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药源性血尿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探讨药品引起血尿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收集2004-2012年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引起血尿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影响药源性血尿的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药源性血尿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几率最大,为19.42%;引起血尿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为主,分别为总数的51.26%、18.45%。结论: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品,研究和避免血尿的诱发因素,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海丽萍杨雪张惠霞
- 关键词:药源性血尿
- 505例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被引量:2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及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七叶皂苷"、"不良反应"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47篇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静脉炎、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肝肾损害等。结论重视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引发的不良反应,密切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谢晓燕李清芳张惠霞王丽
- 关键词: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 2004-2013年5703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致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国家ADR监测系统数据库中收集的5 703例有效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致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 703例ADR/ADE中,男性2 436例,女性3 265例,2例性别不详;ADR/ADE报告例数随患者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60岁以上患者的报告例数占比最高(35.42%);ADR/ADE多数发生在用药30min内(44.24%),其次是30 min^1 h(32.05%);ADR/ADE主要累及胃肠系统(32.76%),其次是全身性损害(25.01%);284例病例存在违反禁忌证用药(4.98%)。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共生成风险信号3个,分别是头晕、过敏样反应和过敏性休克;采用χ~2检验法共生成风险信号4个,分别是头晕、胸闷、过敏样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ADR/ADE的预防和风险信号监测,避免不合理用药,减少和防止相关ADR/ADE的重复发生。
- 李文武王长之马雪皎刘超刘伟张惠霞
- 关键词:风险信号
- 631例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被引量:35
- 2010年
- 目的通过探讨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2009年我中心收集的631例血塞通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以上的患者259例,占41.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患者233例,占36.93%;超剂量用药186例,占29.48%;联合用药125例,占19.81%;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结论应加强对血塞通注射液的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李文武张惠霞杨莎莎刘超
- 关键词:血塞通注射液
- 2012年河南省女性药物滥用者流行病学描述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河南省2012年女性药物滥用者流行病学特征,加强特殊药品管理以及本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医务人员(或管教人员),使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2012年河南省女性药物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女性药物滥用者774例,年龄分布16-60 a,其中31-40 a者占37.7%,居各年龄段之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3.8%;从业情况:无业人员占83.5%;婚姻状况:未婚关系占52.2%;滥用的药物以"底料黄皮"为主,愈来愈多的女性吸毒者特别是30 a以下的女性吸毒者选择新型合成毒品;主要滥用原因是追求欣快、刺激;毒品主要来源是同伴提供;滥用方式以烫吸(踏食)为主;滥用场所以居家住所为主。结论:建议针对女性药物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关心与关爱女性药物滥用者的教育,减少对社会、家庭、个人造成的危害,共同构筑和谐社会。
- 郭慧李文武张惠霞龚立雄董凯
- 关键词:女性药物滥用流行病学
- 962例脉络宁注射液ADR/ADE报告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省2004~2009年发生的脉络宁注射液ADR/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脉络宁注射液所致ADR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4.95%)、呼吸系统损害(23.81%)、神经系统损害(15.38%),其中严重ADR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憋气等。结论:临床应用脉络宁注射液时,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防止严重ADR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李文武夏旭东张惠霞
- 关键词:脉络宁注射液过敏性休克
- 河南省2003~2016年儿童ADR报告的数据挖掘与监管建议
- 目的 以河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不良反应(ADR)数据库中2003~2016年的儿童61569份不良反应(ADR)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河南省儿童用药基本情况及死亡病例报告情况,对高风险药品进行风险分析,从而为监管机构提...
- 张惠霞夏旭东李清芳杨雪杨悦刘欢陈晓博王干一
- 关键词:儿科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