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挚

作品数:23 被引量:9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省部共建河南大学科研项目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乳腺
  • 4篇上皮
  • 4篇上皮-间质转...
  • 4篇缺氧
  • 4篇缺氧诱导
  • 4篇缺氧诱导因子
  • 4篇细胞
  • 4篇间质
  • 3篇导管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损伤
  • 3篇心脏
  • 3篇乳腺癌
  • 3篇术后
  • 3篇主动脉
  • 3篇腺癌
  • 3篇小鼠
  • 3篇麻醉
  • 3篇浸润性

机构

  • 22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22篇张挚
  • 11篇马传根
  • 8篇张义轩
  • 7篇杨晴
  • 7篇信文启
  • 5篇皇甫超申
  • 4篇刘彬
  • 3篇徐红瑞
  • 3篇王思谦
  • 3篇梁冰
  • 3篇王朝阳
  • 3篇路晓霞
  • 3篇闫增
  • 2篇胡国强
  • 2篇朱书涛
  • 2篇李晓辉
  • 2篇赵辉
  • 2篇王娜
  • 2篇施巩宁
  • 2篇石贞玉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医学创新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瑞芬太尼停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引起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监测、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瑞芬太尼0.2 ug/(kg·min)恒定剂量持续静脉泵注。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血压、心率等参数调节异氟醚吸入浓度,术中间断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以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30 min,观察组以1.0 ug/(k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10 min,对照组则泵注生理盐水,术后根据两组的血压、心率及拔管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追加曲马多进行镇痛。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24 h内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后2、4、8、12、24 h各时间点进行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苏醒及拔管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4 h内使用曲马多的患者例数、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恒速静注盐酸右美托咪定10 min可以缓解大剂量输注瑞芬太尼所引起的痛觉过敏,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VAS评分并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
杨晴林旭红丁涛马传根信文启张挚刘扬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曲马多痛觉过敏
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经左心房导管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修复术患者40例,患者均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组(L组).C组与L组均在心脏复跳后经中心静脉导管持续泵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硝酸甘油,与此同时L组经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记录并行循环(T1)、CPB停机后15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各时间点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乳酸数值.观察术后患者主、肺动脉压力倒置率、右心衰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将C组与L组术后主、肺动脉压力倒置率(11例比1例);右心衰发生率(16例比1例;80%:5%);机械通气时间[(123.00±13.50)h比(76.00±7.25) h];ICU停留时间[(8.00±1.60)d比(5.00±0.70)d];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4例比2例;70%:10%);病死率(2例比0例;10%:0%)进行比较,并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L组数值均低于C组(P<0.05).结论 通过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这一治疗方法来维护适当的心排血量和外周血管阻力,能有效减少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
张义轩李亚楠张挚马传根
关键词:导管置入术左心房去甲肾上腺素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亚硝酸钠对H22荷瘤小鼠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的促进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研究亚硝酸钠诱导活性氧对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并探讨HIF-1α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制备H22肝癌细胞荷瘤小鼠模型,亚硝酸钠处理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0、20和30 mg.kg 1亚硝酸钠,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1天。与对照组相比,亚硝酸钠处理组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肿瘤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亚硝酸盐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癌细胞浸润周围的肌肉和筋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细胞波形蛋白和HIF-1α表达增强,E-钙粘素表达下降;肿瘤细胞呈现出上皮间质转化(EMT)。结果提示,亚硝酸钠在体内能够促进鼠肝癌细胞EMT发生,其机制与亚硝酸盐诱导活性氧(ROS)促进HIF-1α表达增加有关。
徐红瑞林波王思谦张挚路晓霞刘悦皇甫超申
关键词:H22细胞移植瘤缺氧诱导因子1Α
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后远端夹层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后远端夹层形成的原因及再治疗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9月本科收治的3例A型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后患者,术后常规复查发现支架远端出现新发破口,均再次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随访至2013年9月,3例患者未再出现新发破口,真腔均完全打开,假腔未见显影。结论: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作为一种新兴术式较传统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术相比能明显简化手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但随着手术例数逐渐增多,其远端夹层形成作为严重并发症不容忽视,提示该术式尚需进一步完善及更多临床验证,而腔内治疗仍可作为再次修复的首选。
梁冰张挚赵辉李晓辉王朝阳施巩宁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
1-(N-依诺沙星酰胺基)-6-氟-7-哌嗪-萘啶酮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N‑依诺沙星酰胺基)‑6‑氟‑7‑哌嗪‑萘啶酮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1544927780000011.GIF" he="759" imgCon...
厉永强石贞玉张挚王娜孙姣姣刘彬胡国强
文献传递
浸润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1例
2012年
0引言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胚胎发育、组织重建和伤口修复中的基础过程,同时也是肿瘤浸润、转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在EMT过程中,上皮细胞之间连接松散,细胞失去基底面至表面的极性排列,形态呈梭形;
张挚吴江皇甫超申
关键词: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病理特征
戊乙奎醚、依托咪酯、地佐辛在中老年患者无痛肠镜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中老年人结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肠镜是诊断结肠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它也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因此,无痛检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麻醉医生追求的无痛麻醉的目标是:既要让患者无疼痛,又要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及术后并发症少[1]。
杨晴董铁立马传根郭素莲张挚
关键词:依托咪酯地佐辛无痛肠镜戊乙奎醚肌阵挛静脉麻醉药物
两种方法在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麻醉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2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解剖定位穿刺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的阻滞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尽管麻醉完成时间较对照组长,阻滞起效时间、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尺神经阻滞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更加直观、无创,较传统的阻滞方法阻滞效果优越,且安全性好。
张挚张义轩马传根
关键词:超声引导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1-(N-依诺沙星酰胺基)-6-氟-7-哌嗪-萘啶酮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N‑依诺沙星酰胺基)‑6‑氟‑7‑哌嗪‑萘啶酮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1544927780000011.GIF" he="768" imgCon...
厉永强石贞玉张挚王娜孙姣姣刘彬胡国强
文献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是生物在缺氧状态下维持存活而表达的一种核转录因子,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证实缺氧诱导因子对肿瘤在缺氧状态下仍能存活和演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张挚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上皮-间质转化三阴性乳腺癌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