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3篇血性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病
  • 3篇缺氧
  • 3篇缺氧缺血性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颌关节
  • 3篇颞下
  • 3篇颞下颌
  • 3篇颞下颌关节
  • 3篇下颌
  • 3篇下颌关节
  • 3篇脑病
  • 3篇坏死
  • 2篇新生儿坏死性...
  • 2篇新生儿缺氧

机构

  • 16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儿童医...
  • 1篇无锡卫生高等...

作者

  • 16篇张新华
  • 3篇吴婷婷
  • 2篇贾晓云
  • 2篇白丽霞
  • 2篇张小莉
  • 1篇郭超
  • 1篇张莉
  • 1篇张晓杰
  • 1篇孟晋华
  • 1篇王健
  • 1篇李学珍
  • 1篇谢丽红
  • 1篇孙大权
  • 1篇闫海霞
  • 1篇康文娟

传媒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 1篇第十四次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发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治疗
复发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recurrent dislocation, RD)是口腔科常见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语言功能。对于RD轻者可选择保守的注射治疗,重者采用微创、开放手术的治疗方法。2007年至今,我科完...
柳新华侯春林侯伟张新华马雪芳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复发性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早产儿生后7 d甲状腺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早产儿生后7 d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8月出生并入住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26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生后7 d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分析早产儿生后7 d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261例早产儿中甲状腺功能异常53例(20.3%)。两组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妊娠高血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脂肪乳剂、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OR=0.187)、分娩方式(OR=0.197)、合并动脉导管未闭(OR=0.251)是早产儿生后7 d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对有高危因素早产儿的甲状腺功能进行密切监测,从而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
刘辛张新华
关键词:甲状腺早产儿胎龄妊娠并发症动脉导管未闭
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治疗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初步评价
目的:评价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短期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来诊且经术前MRI检查诊断为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关节盘复位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
吴婷婷张新华张晓杰王健侯伟马雪芳柳新华
关键词:关节盘前移位复位固定术颞下颌关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LASSO-BN模型研究
2024年
目的 通过LASSO回归进行变量初筛,根据初筛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采用最大最小爬山法(max-min hill-climbing, MMHC)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并通过比较2种模型以寻找最优的建模工具。方法 以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NICU住院的所有NEC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NEC调查数据并利用LASSO回归进行变量初筛,根据初筛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采用MMHC混合算法进行结构学习和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学习,构建NEC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 经过变量初筛后,早产、低体重出生儿、喂养方式、宫内窘迫及出生后窒息史、贫血、无创呼吸机、益生菌、妊娠期糖尿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10个因素纳入构建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和0.817,准确率分别为89.78%和90.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和0.741,准确率分别为70.01%和69.44%;贝叶斯网络模型性能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且贝叶斯网络模型显示,低体重出生儿、喂养方式、益生菌和PCT与NEC直接相关,早产及无创呼吸机通过低体重出生与NEC间接相关,CRP通过PCT与NEC间接相关。结论 通过比较2种模型,发现贝叶斯网络模型是一种深入研究NEC与相关因素及各因素间网络关系的有效工具。通过这个模型,能够精确地评估NEC与各因素的关联强度,为NEC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杨启越贾晓云张新华周浩康娅楠王星雨白丽霞
关键词:LOGISTIC回归分析贝叶斯网络模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构建和比较9种回归模型,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20-2022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所有NEC患儿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同期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收集到的NEC数据利用Boruta算法进行特征筛选,构建logistic回归、多决策树梯度提升、高效梯度单边采样、随机森林、决策树、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及K近邻模型,通过比较后选出最优模型并进行Shap可解释分析。结果通过筛选确定了13个关键因素纳入9种回归模型构建。经过严格的比较分析,GBDT模型在稳定性方面表现优于其他8种回归模型。在验证集中,GBD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58,准确度为0.92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7和0.950,对GBDT模型进行Shap可解释分析后显示,贫血、无创呼吸机、降钙素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会增加NEC的发生风险,而母乳喂养和益生菌会降低NEC的发生风险。结论本研究通过GBDT模型识别了NEC的危险及保护因素,为NEC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杨启越张新华贾晓云贾晓云康娅楠王星雨白丽霞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维生素K水平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_(1)和维生素K_(2)缺乏率,探讨预防性补充维生素K_(1)后新生儿血清维生素K_(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山西省儿童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检测脐血维生素K_(1)、K_(2)和补充维生素K_(1)后14 d、28 d血清维生素K_(1)水平,根据是否住院分为住院新生儿和健康新生儿,按照胎龄分为早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计算不同胎龄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_(1)和维生素K_(2)缺乏率。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比较住院早产儿与住院足月儿、健康足月儿与住院足月儿维生素K_(1)水平的动态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住院新生儿28 d时维生素K_(1)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00例新生儿。住院新生儿80例,其中早中期早产儿25例,晚期早产儿25例,足月儿30例;健康足月儿20例。不同胎龄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_(1)、K_(2)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缺乏率均较高,分别为82.0%和84.0%。预防性补充维生素K_(1)后,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14 d时维生素K_(1)水平高于脐血,28 d时低于14 d时;住院足月儿组14 d、28 d时维生素K_(1)水平高于住院早产儿组,健康足月儿组28 d时维生素K_(1)水平高于住院足月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有并发症(OR=5.889,95%CI 1.621~21.399,P=0.007)和新生儿使用抗生素(OR=5.615,95%CI 1.833~17.221,P=0.003)是新生儿维生素K_(1)缺乏的危险因素,配方奶喂养(OR=0.389,95%CI 0.193~0.786,P=0.008)是新生儿维生素K_(1)缺乏的保护因素。结论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K缺乏。预防性补充维生素K_(1)后新生儿血清维生素K_(1)水平明显升高;住院足月儿14 d、28 d时维生素K_(1)水平高于住院早产儿。喂养方式、母孕期并发症和新生儿使用抗生素影响住院新生儿28 d时维生素K_(1)水平。
睢珍利闫海霞张新华
关键词: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关节盘复位锚固定术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盘复位锚固定术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根据临床症状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为单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并且行关节盘锚固定术的1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
张新华吴婷婷李君亭柳新华
关键词:髁突关节盘前移位
陈旧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陈旧性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2023年我院临床收治20例颞下颌关节陈旧性前脱位患者,男性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8.3岁,病程平均2.5年,单侧14例,双侧6例,完全脱位18...
马雪芳侯春林侯伟张新华柳新华
关键词:张口度下颌运动颞下颌关节手术治疗效果
1-6-二磷酸果糖对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加用FDP250mg/kg,2次/d,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min,连用10天,其前后各行1次NBNA测定;对照组为上1年住院的同一诊断标准下的重度HIE患儿,与观察组一样接受了除FDP以外的常规治疗和NBNA测定并有详细的评分记录。结果:观察组于FDP治疗后的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行为能力和一般状态二方面。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较单纯常规治疗有利于改善重度HIE患儿的神经行为能力,从而有助于改善预后。
张小莉李学珍张新华谢丽红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及脑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本文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及脑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文章探讨了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头颅CT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以及对HIE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结果表明,早期头...
张新华
关键词:新生儿行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脑CT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