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

作品数:126 被引量:1,26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78篇农业科学
  • 21篇生物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47篇土壤
  • 14篇气候
  • 11篇植物
  • 11篇土壤有机
  • 11篇青藏
  • 10篇有机碳
  • 10篇生物量
  • 10篇青藏高原
  • 10篇草原
  • 9篇植被
  • 9篇土壤有机碳
  • 9篇海拔
  • 8篇物量
  • 8篇荒漠
  • 8篇荒漠草原
  • 8篇常绿
  • 7篇气候变化
  • 7篇群落
  • 6篇性状
  • 5篇影响因素

机构

  • 55篇中国科学院
  • 51篇中国科学院成...
  • 31篇中国科学院大...
  • 2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8篇四川农业大学
  • 7篇西藏自治区科...
  • 6篇中国科学院西...
  • 5篇西华师范大学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九江学院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内江师范学院
  • 2篇内蒙古农牧业...
  • 2篇西藏农牧学院
  • 2篇西藏自治区农...
  • 2篇成都市农林科...

作者

  • 126篇张林
  • 30篇潘开文
  • 16篇罗天祥
  • 12篇孙向阳
  • 10篇高程达
  • 10篇伍小刚
  • 9篇王彦杰
  • 9篇王金牛
  • 8篇李伟
  • 7篇吴宁
  • 6篇熊勤犁
  • 6篇邓坤枚
  • 6篇吴彦
  • 6篇刘琳
  • 5篇曹吉鑫
  • 5篇张世熔
  • 4篇李怡
  • 4篇李婷
  • 4篇刘新圣
  • 4篇沈维

传媒

  • 15篇应用与环境生...
  • 8篇西藏科技
  • 7篇生态学报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草业科学
  • 3篇山地学报
  • 3篇草地学报
  • 3篇四川林业科技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分析仪器
  • 2篇四川动物
  • 2篇植物研究
  • 2篇地球与环境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四川环境

年份

  • 7篇2024
  • 19篇2023
  • 1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粗枝云杉外生菌根介导的土壤碳氮过程对增温的响应被引量:3
2019年
开展川西亚高山建群种云杉(Picea asperata)外生菌根及外延菌丝土壤碳(C)和氮(N)过程对增温响应的研究,对于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分及估算菌根与外延菌丝对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C、N循环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气候变暖,同时采用不同孔径生长管区分根系(菌根)(R管)、外延菌丝(H管)和无根无菌丝土壤(C管),研究3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及土壤C、N转化过程关键土壤酶活性对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温显著降低了3种生长管土壤含水量、硝态氮(NO3^--N)与铵态氮(NH4^+-N)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β-D-葡萄糖苷酶(BG)(C管除外)及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的活性(P<0.05),而对土壤pH、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MBC)、外生菌根真菌(ECMf)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无论增温与否,SOC含量与BG、NAG酶活性在R管与H管中均无显著差异,但R管与H管中土壤NO3^--N、NH4^+-N、SOC含量,ECMf生物量及BG、NAG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管.此外,增温后H管土壤NO3^--N、NH4^+-N含量及ECMf生物量,分别由R管的66%、82.1%及74.1%,上升为95.4%、98.2%以及94.2%,二者之间的差异明显缩小.结果说明外生菌根作为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主要建群种云杉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延菌丝对土壤C、N过程,尤其是土壤C库及关键酶活性,具有几乎与根同等重要影响,而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外延菌丝的作用将更为明显.(图4参50)
黄艳李月蛟樊利华张子良马志良张林赵春章
关键词:外生菌根增温土壤酶活性
干旱半干旱区灌丛对草本植物的促进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植物间竞争与促进作用是调控物种、群落以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机制,其中促进作用在胁迫生境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该文从灌丛对草本植物的促进作用随水分的变化规律、发生机制以及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3个方面,总结了最近30年来干旱半干旱区灌丛促进作用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为预测植物间相互作用随环境胁迫程度变化的经典模式,胁迫梯度假说(SGH)认为促进作用随环境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强。然而,在以水分为主要限制因子的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中,SGH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即灌丛对草本植物的促进作用随水分的减少并不总是线性增强,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与灌丛对土壤水分的复杂影响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到物种特性、植物生活史阶段、研究方法、研究尺度和指标等的影响。干旱半干旱区灌丛通过调节其冠层下土壤水分、养分及微生物群落,改善冠层内温度和辐射,抵御取食者等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冠层下植物的存活、生长和繁殖。近年开展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灌木地下部分对灌丛促进作用的影响强于地上部分。灌丛促进作用被认为是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有效手段,而植被恢复成功与否受到环境胁迫程度、物种特性、植物生活史阶段和土地利用等的综合影响。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全球干旱半干旱区面积不断扩大,灌丛明显扩张。明确灌丛促进作用发生机制,探索灌丛与草本植物间相互作用随干旱梯度的变化规律,阐明灌丛对草本植物的影响,对预测干旱半干旱区物种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干旱半干旱区发生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该文对未来灌丛促进作用研究提出以下展望:1)探索利用生物指标指示环境胁迫程度和植物间相互作用;2)明确灌木地上和地下部分在促进作�
崔光帅罗天祥梁尔源张林
关键词:物种丰富度植被恢复
岷江上游极端降水、干旱和花椒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线虫微食物网的影响
地球气候系统变暖增加了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包括严重的热波、极端降雨和极端干旱.降水格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地下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代谢,是陆地生态系统稳定和演替的决定因素.地上植被组成也是影响土壤生物食物网结构...
孙晓铭张林潘开文
关键词:花椒极端降水干旱
繁殖体简述及其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
2022年
繁殖体是种子库与芽库的集合,是植物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更新的基础,是繁衍子株的来源。其在保持植物群落正常更新迭代的同时,也能自发应对灾难性破坏,在植被的重建和恢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种子库与芽库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二者与生态恢复之间的影响,为进一步阐述其功能和作用,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例,梳理了5类生态恢复措施对繁殖体的影响及其对繁殖体的影响机制。综述认为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的结合是未来生态修复的有效手段,繁殖体的自然响应能够有效地补充过去各种人工手段在生态恢复中造成的单一且不稳定的问题。同时,综述明确指出缺乏足够的繁殖体和适宜其繁殖的微生境是退化草地恢复的限制因素,今后各类生态恢复措施均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增加繁殖体数量、质量以及传播力度和广度来实现对繁殖体存活的提升。总之,繁殖体是生态恢复的先决条件,恢复措施是“催化剂”,未来找到与退化生境相适配的“催化剂”对生态恢复具有现实意义。
李文成黄爱萍刘苗王向涛王迎新周天财孙建张林王金牛罗栋梁魏彦强赵宁宁
关键词:种子库芽库植被恢复高寒草地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确认熊猴分布
2023年
2022年6月2日13∶00,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背崩乡(95.17°E,29.28°N,海拔900 m)观察到1只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copithecidae动物(图1),经鉴定为熊猴指名亚种Macaca assamensis assamensis。该个体为成年雄性,发现时正在云南黄杞Engelhardia spicata树干上单独觅食,未见到其他熊猴。经观察,该猴形态与普通猕猴M.mulatta相似,但体形更粗壮,尾较短,肩背毛较长;身体棕黄色,腹部灰白色,上背部体色较鲜艳,而下背部体色则较暗淡;与普通猕猴不同的是,面部较长,眉弓较高而突出,顶毛在眉脊后方从中央向两侧分开并延伸,其余顶毛向后覆盖,后腿及臀部为灰色,后者的为红色,毛可延伸至臀胼胝;阴茎龟头顶端尖、基部膨大、背面观呈箭形。
赵旺林张林王渊范丽卿范丽卿
关键词:指名亚种熊猴猴科雅鲁藏布大峡谷猕猴体色
岷江上游椒农间作模式能流、物流及价值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椒农间作作为岷江上游花椒种植的主要方式,其系统内不合理的结构导致了能流和物质流效益的下降,严重制约了系统的价值转化效益。因此,优化、筛选和评价岷江上游不同椒农间作模式,促进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当地农户的花椒经济收益显得尤为重要。以岷江上游茂县叠溪镇椒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间作辣椒Capsicum annuum(M1)、花椒间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M2)、花椒间作玉米Zea mays(M3)、花椒间作杂草(M4)及花椒间空地(M5)等5种模式的能流、物质流及价值流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①5种间作模式的投能结构相对简单,投能利用率较低,农业生产处于中低水平。此外,需特别调整人力投能分配的比例。②该区氮磷输入较多,但钾素整体处于亏缺状态,故应适时适当补充钾素,以保持较好的耕地土壤肥力。③间作高杆和对氮磷钾需求较高的农作物经济效益较低,建议在今后间作过程中尽量避免。④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系统的能流、物流及价值流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排序为M4(0.701)>M1(0.536)>M3(0.387)>M2(0.347)>M5(0.215)。以上表明,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椒农间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M1模式为较优模式,但仍需注重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与维持。
刘成刚黄强邓铭瑞沈贤宇刘丽娟张林李伟潘开文
关键词:岷江上游物质流价值流
贵州部分水稻主产区土壤和大米Cd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解贵州水稻田土壤和大米Cd污染特征,对贵州部分水稻主产区开展水稻田土壤和对应水稻样品的采集,并测试土壤pH和所有样品的Cd含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为4.81~7.56,平均值为6.45;土壤Cd含量为0.37~3.22 mg/kg,平均值为0.88 mg/kg,点位超标(风险筛选值)率为96.43%,喀斯特地区土壤Cd含量整体高于非喀斯特地区;大米中Cd含量为0.00~0.44 mg/kg,平均值为0.04 mg/kg,超大米安全限量值的样品比率为3.65%。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壤Cd除来自成土母质(母岩)贡献外,还受人为排放的影响;水稻在灌浆成熟期,由于水稻田水分条件不良,土壤出现氧化环境的频率高或者氧化环境持续的时间长,可能是导致大米Cd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人为保障灌浆成熟期水稻田供水充足是降低水稻Cd含量、避免大米Cd超标的有效途径。
宋江菊卢旺彪张珍蒋科张奇曾广能黄承玲杨成张林张林罗维均
关键词:大米土壤污染特征氧化还原电位
花椒主效化感物质分离鉴定及化感作用研究
花椒(Zanthoxybungeanum)是一种收益早、用途广、价值高的经济树种,在川西干旱河谷地区被大量种植,是当地种植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系统研究花椒化感作用以期最终理解和解决花椒化感连作障碍问题,本课题组针对岷...
李洪益王进闯王彦杰李伟张林潘开文
关键词:花椒水浸液自毒作用土壤氮UV-B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研究专题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介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专题三“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背景、总体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取得的阶段性进展.该专题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中逐渐出现的局部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稳、功能失衡、地力衰退、作物品质下降、农残渐增等问题,在区域尺度上,从耕地肥力和土壤生物、农田植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物产量品质和利用、农业气象条件等方面开展科学考察研究,在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相关生态环境参数的时空特征、分布规律与作物开发利用等考察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可为青藏高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和粮食安全提供数据及科技支撑.(图1参90)
潘开文何燕唐亚伟沈裕虎张林潘志芬
关键词: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粮食安全生态功能气候资源
荒漠草原碳酸盐岩土壤有机碳向无机碳酸盐的转移被引量:24
2010年
通过在内蒙古中西部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剖面采集土样,拟分析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无机碳酸盐(SIC)含量和SIC的δ13C值,探讨SOC向SIC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转移量。结果表明:随深度增加,SOC含量逐渐降低而SIC含量依次增大,SOC与SIC含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随土层加深,SIC的δ^13C值降低,在30 cm深度时相对最低为-8.6‰,而后增大,在深度为60 cm时其值为-5.8‰。说明通过"SOC—CO2—SIC"的微碳循环系统SOC向SIC发生碳的转移。应用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和模型结合SIC的δ^13C值对该研究区SIC进行区分,发现30~50 cm土层次生碳酸盐(PC)所占比例为58.5%,50~60 cm土层为44.2%。应用δ13C值对该地区SOC向SIC的转化碳量进行估算,该地区30~60 cm土层每千克土壤中大约固定了SOC分解转化的4.97~5.9 g CO2。
张林孙向阳曹吉鑫高程达宝音贺希格
关键词:荒漠草原碳稳定同位素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