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喆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给药方式对肝移植术中顺式阿曲库铵临床药效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评价不同给药方式对肝移植术中顺式阿曲库铵临床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肝移植术患者24例,年龄18 ~ 63岁,体重60 ~ 88 kg,BMI 20 ~ 30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12):连续静脉输注组(C组)和间断静脉注射组(I组).采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后待肌松监测仪显示T1恢复至10%时,C组开始静脉输注顺式阿曲库铵,初始速率1.5 μg· kg-1 ·min-1,调节输注速率,维持T1在10%左右,I组间断静脉注射0.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维持T1≤10%,待腹膜关闭后即刻停止使用肌松药.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单位时间用药量、T1由10%恢复至25%的时间、恢复指数和术后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结果 与I组相比,C组顺式阿曲库铵单位时间用药量减少,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P<0.05),T1恢复至25%的时间和恢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间断静脉注射相比,肝移植术中静脉输注顺式阿曲库铵有助于提高临床肌松效应的效价,有利于减少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强喆喻文立翁亦齐杜洪印
- 关键词:肝移植
- 围术期脑功能监测进展
- 2013年
- 保持正常脑功能对人体非常重要,但在手术室脑功能的监测与其他重要器官功能监测相比颇为不足。为改善术后脑功能预后,脑功能监测在不断发展。大量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的出现使临床医师面临多种选择,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当的方式来监测脑功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每种监测措施都有其局限性和优势,综合利用多种监护措施,发挥各自长处,整合分析每种监护措施得到的脑功能监测数据,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并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
- 强喆喻文立
- 关键词:麻醉预后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早期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侯建存李玉民强喆何明彦
- 关键词:大鼠肝移植缺血预处理内源性保护机制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IPC
- FloTrac/Vigileo监测活体肝移植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分析更多〉〉相关学者黄志强严律南郑树森周宁新董家鸿吴孟超席淑华朱康顺张青萍单鸿相关检索词血流动力学 liver transplantation变异 记录心率 脑缺血监测系统 反应性输液 机体全麻 手术后并发症再灌注 移植术容量 hemodynamics变化规律 平均动脉压脉压 活体肝移植 FloTrac/Vigileo监测活体肝移植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应用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探讨活体肝移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为临床麻醉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肝移植患者28例,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分别于切皮前即刻(T0)、无肝期5 min(T1)、无肝期30 min (T2)、新肝期5min(T3)、新肝期30min(T4)和术毕(T5)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0)、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等指标.结果 与To比较,患者HR在T1~5升高(P<0.01);MAP、CO、CI和SV于T1~4降低(P均<0.01),T5时恢复至切皮前水平(P >0.05);SVV于T1~2升高(P<0.01),T3~4降低(P<0.05),T5恢复至切皮前水平(P>0.05).结论 活体肝移植患者无肝期和新肝再灌注早期循环抑制明显,应根据不同时期机体对容量负荷的反应性合理输液,并进行有效的循环支持.
- 翁亦齐喻文立杜洪印石屹崴王永旺王刚强喆刘云霞
- 关键词:肝移植血流动力学
- 体外循环期间乌司他丁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4
- 2004年
- 乌司他丁在手术中可以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1],近年逐渐应用于体外循环(CPB)的心脏手术中.本研究将通过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期间体液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其肺功能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 强喆周丕均李玉兰李天成陈春红
- 关键词:体外循环乌司他丁肺功能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
- 凝血弹性图在活体肝移植术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成人活体肝移植术中使用凝血弹性图进行凝血功能监测,探讨手术各阶段凝血紊乱的诱因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33例行活体肝移植手术患者,于手术开始时(T_1)、无肝期再灌注前5min(T_2)、新肝期再灌注后5min(T_3)及再灌注后60min(T_4)进行肝素酶修正及自然全血凝血弹性图检测。结果 T_1及T_2肝素酶修正组与自然全血组凝血弹性图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自然全血组与肝素酶修正组数据均显示低凝状态且肝素或肝素样物质为主要原因。T_4后肝素造成的凝血异常逐步改善,但较之T_1仍处于低凝状态。结论凝血弹性图对凝血状况的连续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判断活体肝移植术中不同阶段凝血异常的原因,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并可评价治疗效果。
- 王清平杜洪印石屹崴刘伟华强喆
- 关键词:凝血弹性图凝血功能活体肝移植
- 体外循环期间乌司他丁对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 (UTI)对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期间体液因子变化的影响 ,探讨其手术期间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择期CPB心脏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5例 ) ,乌司他丁组 (U组 )给予乌司他丁 2万U kg ,对照组 (C组 )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 (t1 )、主动脉开放后 10min(t2 )、CPB停机后 10min(t3)、CPB停机后 1h(t4 )测定血浆TNF -α、ET - 1、TXA2 的水平及血浆丙二醛 (MDA)的浓度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结果 两组的TNF -α在t2 升高 ,U组在t3开始下降 ,C组持续至t4 与基础值相比仍明显升高。ET - 1在t2 升高 ,并逐渐下降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MDA在t2 、t3升高 ,但U组明显低于C组 ,且U组MDA在t4 恢复至基础水平 ,而C组仍明显高于基础值 (P <0 .0 1)。两组的SOD活性在主动脉开放后至CPB停机后 1h持续升高 ,在t2 、t3U组SOD活性显著高于C组 (P <0 .0 1)。两组的TXA2 在t2 、t3较t1 明显升高 ,且C组与U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U组的TXA2 在t4 已恢复至基础值 ,C组仍明显高于基础值。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抑制体外循环时TNF -α、TXA2 等炎性因子的产生 ,并能提高SOD的活性 ,在行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中应用前景广阔。
- 强喆周丕均李玉兰李天成陈春红
-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胰蛋白酶抑制剂炎性反应
- 活体肝移植术患者术中每搏量变异度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成人活体部分肝移植术患者术中每搏量变异度(SVV)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对32例患者于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部分肝移植术。分别于切皮前即刻(T0)、无肝期5 min(T1)、30 min(T2)、新肝期5 min(T3)、30 min(T4)和术毕(T5)记录SVV、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HR、MAP、CVP、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_VO2)。结果与T0时比较:SVV于T1~2升高,T3~4降低,T5时恢复至切皮前水平;CO和CI于T1~4降低,T5时升高;HR于T1~5时升高;MAP于T1~4降低,T5时恢复至切皮前水平;CVP和PCWP于T1~2降低,T3时升高,T4时恢复至切皮前水平;S_VO2于T1~2降低,T3~5时升高(P<0.05或P<0.01)。结论 SVV于无肝期时升高,新肝期时降低,术毕时恢复至切皮前水平。提示活体肝移植术无肝期时血容量不足,此期机体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较好,需积极补液治疗;而新肝期时机体对液体负荷的反应效果下降,应避免过多补液。
- 翁亦齐喻文立杜洪印王刚强喆
- 关键词:肝移植每搏量变异度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