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嘉惠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心肌
  • 6篇胆碱
  • 5篇胆碱能
  • 4篇心肌梗死
  • 4篇神经支
  • 4篇神经支配
  • 4篇梗死
  • 3篇去神经
  • 3篇去神经支配
  • 3篇梗塞
  • 2篇胆碱能神经
  • 2篇胆碱能纤维
  • 2篇心梗
  • 2篇心肌梗死后
  • 2篇阳性
  • 2篇神经再支配
  • 2篇死后
  • 2篇能神经
  • 2篇梗塞后
  • 1篇蛋白

机构

  • 1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解放军第21...

作者

  • 13篇徐嘉惠
  • 9篇赵玲辉
  • 7篇薛红杰
  • 5篇刘式威
  • 4篇倪秀芹
  • 3篇张云芳
  • 2篇马晶
  • 1篇王丽华
  • 1篇聂春生
  • 1篇吴雅丽
  • 1篇李益民
  • 1篇赵长久
  • 1篇付君
  • 1篇李玉兰
  • 1篇杨志洁
  • 1篇王裕环
  • 1篇孙秀敏
  • 1篇张云明
  • 1篇张云明
  • 1篇陈继红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3
  • 1篇199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心肌梗死后AChE阳性神经纤维再支配的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灶边缘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的变化,探讨AChE阳性神经纤维的再支配过程。方法:实验用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应用Karnovsky—Roots法和电镜组化技术,显示左心室梗死周围区1、2、12周AChE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变化。结果:①AMI后1、2周左心室梗死边缘区的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降低(P<0.05),②12周后梗死边缘区的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升高,接近对照组。③电镜下见AChE阳性反应物以散在颗粒形式出现于肌间神经纤维走行处。结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12周,梗死周围区的存活心肌出现了神经再支配。
薛红杰赵玲辉徐嘉惠刘式威
关键词:心肌梗死去神经支配神经再支配
心前区疼痛刺激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梗范围的影响
2005年
目的:观察心前区疼痛刺激对急性心梗大鼠心梗范围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急性心梗对照组,心前区疼痛刺激组,六烃季(Hexamethonium,HEX)注射组,8对苯磺酸基茶碱(8-p-sulfophenyl)theophylline,8-SPT)注射组。左心室连同室间隔横切,硝基四氮唑兰染色法测量心梗面积。结果:心前区疼痛刺激组较急性心梗对照组心梗面积显著减小。HEX注射组和8SPT注射组与急性心梗对照组心梗面积无明显改变。结论:心前区疼痛刺激可能通过交感神经兴奋,间接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刘式威赵玲辉吕霞薛红杰徐嘉惠王丽华
关键词:疼痛刺激心前区实验性大鼠SD雄性大鼠心梗面积交感神经兴奋
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后胆碱能神经形态及密度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后,左心室胆碱能神经纤维形态及密度的变化。方法将90只 Wistar大鼠分为4组(A组15只,B、C、D组各25只)。A组为假手术组,实验组(B、C、D)分别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形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梗塞后取材时间分别为6 h(B组)、12 h(C组)、48 h(D组)。应用 Karnovsky-Roots法,显示梗塞后不同时间左心室心肌胆碱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 A组大鼠左心室心肌各层均见深褐色的胆碱能神经纤维沿肌间走行,B、C、D各组胆碱能神经纤维呈断裂、散在分布。A组左心室前壁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为(1.52±0.16)%,B组为(1.28±0.15)%、C组为(1.02±0.11)%、D组为(0.65± 0.09)%,B、C、D各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各组左心室后壁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左心室前壁心肌缺血性损伤及坏死后,左心室前壁胆碱能神经呈断裂状,神经密度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薛红杰赵玲辉徐嘉惠倪秀芹
关键词:心肌梗塞胆碱能纤维
第二代电子胃镜临床应用的体会
1991年
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自1957年Hirgchowitz研制纤维胃镜以来,在我国应用已有20多年历史,目前已在全国县级以上医院普及。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及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代新型电子胃镜问世。1984年我国引进了美国雅伦(Welch-Al-lyn)公司制造的第一代电子胃镜。
徐嘉惠刘玲王明俊朱权
关键词:纤维胃镜上消化道疾病早期胃癌十二指肠疾病胃体癌
葛根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部位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部位去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影响,以求证实葛根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2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和葛根素组。2d后取材,以KarnovskyRoots法,显示胆碱能神经纤维,应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结果: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神经生长因子组和葛根素组大鼠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均比模型组明显增高(均P<0.05);葛根素组与神经生长因子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葛根素能够减缓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去胆碱能神经支配,有类似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
倪秀芹李星赵玲辉刘式威马晶徐嘉惠
关键词:心肌梗死神经纤维葛根素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心肌梗塞后胆碱能神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心肌梗塞后胆碱能神经的影响,探讨NGF对心肌梗塞的可 能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20只制心梗模型,其中10只心梗后给予NGF为实验组,2天后取材,同时取正常心肌 作对照。以Karnovsky Roots法,显示胆碱能神经纤维,应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胆碱能神经纤维 密度。结果 心梗左心室心肌梗塞区及梗塞周围区存活心肌中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比正常组明显降低(P<0. 01);实验组应用NGF后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较心梗组升高。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能增加大鼠心肌梗塞后胆碱能 神经纤维的密度,可能对心梗有治疗作用。
倪秀芹李星薛红杰赵玲辉刘式威马晶徐嘉惠
关键词:胆碱能神经心梗NGF神经生长因子目的观
急性心肌梗死对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的影响
2004年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周围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纤维支配的变化。方法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应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左心室AChE阳性神经纤维,并测定其密度。结果心肌梗死后4天,梗死周围区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为(082±035),与梗死前左心室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152±015)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肌梗死使部分梗死周围区出现去AChE阳性神经支配。
薛红杰赵玲辉徐嘉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乙酰胆碱酯酶去神经支配
大鼠心肌梗塞后梗塞区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变化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塞区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变化。方法 :实验用 2 0只大鼠 ,以组织化学Karnovsky Roots法显示胆碱能神经纤维 ,应用多功能图像分析仪测定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结果 :大鼠心肌梗塞后 4天 ,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显著下降 ;梗塞后 1 4天 ,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完全消失 ;梗塞后 1 2 0天 ,心肌梗塞区的部分区域出现胆碱能神经纤维。结论 :大鼠心肌梗塞后 1 4天 ,梗塞区发生完全的去胆碱能神经支配 ,1 2 0天后部分区域出现胆碱能神经再支配。
徐嘉惠薛红杰赵玲辉聂春生张云芳刘宇
关键词:胆碱能神经去神经支配神经再支配
85名老年干部连续8年的体检及临床观察
1993年
自1933年6月至1991年6月,我们对85名老年干部的健康状况做了连续8年的体检及临床观察。并常年得到较严密的医疗监护和充分良好的保健治疗。其中:男80例,女5例。1984年统计平均年龄62.37岁。60~69岁64人,70~79岁19人,80岁以上2人。1991年统计平均年龄73.23岁,60~69岁16人,70~79岁47人,80岁以上5人。最高年龄90岁。资料来源一、体检资料:(一)必检项目:心电、心电向量、
徐嘉惠赵莲泮吴雅丽张云明韦南赵丽兰孙汝琴刘玲
关键词:医疗监护体检资料心电向量高脂蛋白血症脑电阻图
用超声波法测量骨密度2128例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符合中国人的诊断标准。方法(1)、修正WHO推荐的诊断标准,T在1~2 间为低骨量,T<2诊断骨质疏松。(2)采用Sound Scan型骨定量超声仪对2 128例体验人员 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1)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4.0%(298-2 128),低骨量为18.9%(404/2 128)。(2)50岁以上年龄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组,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0.0 01)。结论(1)骨超声定量仪是一种操作简单,较为准确的检测设备。(2)对WHO诊断标准做适 当修正符合中国人的实际状况。
徐嘉惠张云明孙秀敏陈继红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低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