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徕

作品数:48 被引量:28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肿瘤
  • 18篇直肠
  • 15篇肠癌
  • 13篇腹腔
  • 12篇切除
  • 12篇腹腔镜
  • 10篇手术
  • 10篇结肠
  • 10篇肠肿瘤
  • 9篇直肠癌
  • 8篇切除术
  • 7篇新辅助治疗
  • 6篇右半结肠
  • 6篇预后
  • 6篇直肠肿瘤
  • 5篇术后
  • 5篇系膜
  • 5篇肠系膜
  • 4篇右半结肠切除
  • 4篇外科

机构

  • 47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48篇徐徕
  • 33篇肖毅
  • 24篇邱辉忠
  • 19篇陆君阳
  • 17篇吴斌
  • 17篇林国乐
  • 15篇张冠南
  • 14篇孙曦羽
  • 13篇牛备战
  • 9篇周皎琳
  • 5篇赵玉沛
  • 4篇张太平
  • 3篇吴东
  • 3篇杨爱明
  • 3篇王维斌
  • 3篇冯云路
  • 3篇薛华丹
  • 3篇张晟瑜
  • 3篇吴晰
  • 3篇廖泉

传媒

  • 9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中华胃肠外科...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协和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76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95例,女性81例,年龄(62.4±12.7)岁.采用Clavien-Dindo分级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右半结肠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176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1.1%),39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22.2%),其中10例患者发生两种以上并发症,共发生53例次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Ⅱ、Ⅲ、Ⅳ级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41.5%(22/53)、49.1%(26/53)、7.5%(4/53)、1.9% (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近1年吸烟史、术中联合器官切除、淋巴结清扫范围(CME)、吻合方式(腹腔内吻合)及术前血AST和血钙水平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方式(腹腔内吻合)(95% CI:2.46~12.85,P=0.00)和术前血AST水平(95% CI:-0.018~0.00,P=0.04)和血钙水平(95% CI:0.08~0.95,P=0.02)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时需谨慎选择腹腔内吻合,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徐徕邱辉忠吴斌林国乐陆君阳张冠南孙曦羽肖毅
关键词:结肠肿瘤结肠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食管狭窄、并趾、皮肤损伤被引量:1
2017年
食管狭窄常以吞咽困难起病,病闪多样。较为常见的如GERD,为长期胃酸反流所致的并发症。除GERD外,还有许多其他病因.例如系统性硬化病、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感染性食管炎、食管癌、腐蚀性食管炎、放射线暴露等,均町能导致食管狭窄。
陈川王强李景南曾跃平曹磊徐徕
关键词:食管狭窄皮肤损伤腐蚀性食管炎并趾系统性硬化病GERD
术前外周血白细胞相关炎性指标预测结肠癌预后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白细胞相关炎性指标对非转移性结肠癌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554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分析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病人生存预后的关系;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WBC、NLR和N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25×10^(9)/L、2.27和59.0%。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术前癌胚抗原(CEA)、NE%和NLR值和术后病理N分期与总生存(OS)、无病生存(DFS)均有相关性;病人年龄、术前WBC仅与OS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病人术后病理N分期(HR=2.634,95%CI 1.441~4.814,P=0.002)和NLR(HR=1.098,95%CI 1.028~1.173,P=0.005)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病理N分期(HR=2.512,95%CI 1.627~3.880,P<0.001)和NLR(HR=1.101,95%CI 1.037~1.169,P=0.002)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人年龄≥65岁是OS(HR=1.042,95%CI 1.013~1.072,P=0.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虽然术前外周血NLR升高的非转移性结肠癌病人预后较差,但NLR值对病人预后ROC曲线区分度较低,故不建议将术前外周血白细胞相关炎性指标作为非转移性结肠癌预后的标记物。
侯文运吴斌林国乐邱辉忠孙曦羽周皎琳牛备战陆君阳徐徕张冠南肖毅
关键词:结肠癌白细胞预后
一种经胃镜钳道便于肿瘤位置定位的器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胃镜钳道便于肿瘤位置定位的器械,其包括:操作手柄、导引管、定位组件;所述操作手柄设置在所述导引管第一端,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导引管的第二端;所述导引管为中空管;所述操作手柄内设置有操作结构,操作结构...
冯云路徐徕杨爱明张晟瑜吴东吴晰伍东升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后会阴切口处理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对比研究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术)后骶前腔隙的自然引流或持续灌洗对会阴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实施Miles术的7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后3 d将患者随机分为骶前持续灌洗组和骶前自然引流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会阴部切口感染、积液、延迟愈合等情况.将会阴切口愈合情况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愈合三种.结果 共7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入组持续灌洗组37例(含术前放疗12例),入组自然引流组37例(含术前放疗10例).持续灌洗组会阴切口出现丙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3例,甲级愈合32例;自然引流组则分别为8例,3例,26例;两组间丙级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比21.6%,P=0.042).本研究中行术前放疗者22例,3例会阴切口丙级愈合,4例乙级愈合,15例甲级愈合;直接手术患者52例,7例会阴切口丙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43例甲级愈合,两组间乙级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2%比3.9%,P=0.039).结论 持续骶前灌洗明显改善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后会阴切口的愈合情况,术前50 Gy的长程放疗可明显提高会阴切口乙级愈合的比例.
肖毅张冠南吴斌林国乐吴文铭徐徕邱辉忠
关键词:结直肠外科手术切口愈合术前放疗
SIRT6招募mRNA结合蛋白IMP1调控IGF2在293T细胞表达
2018年
目的探讨SIRT6对肿瘤重要调节分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的转录后调控机制。方法在工具细胞系293T细胞中过表达SIRT6以及应用免疫共沉淀(IP)方法富集所有可能与SIRT6相互作用的蛋白,行质谱实验鉴定,并进一步通过IP/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6和IGF2 mRNA结合蛋白(IMP1)的相互作用,以及SIRT6对IMP1的乙酰化/磷酸化修饰水平的影响。结果质谱结果证明SIRT6和IMP1存在相互作用,并通过构建SIRT6和IMP1的过表达载体,进一步验证了SIRT6与IMP1的直接相互作用。检测乙酰化和磷酸化水平发现,SIRT6并未直接影响IMP1的乙酰化水平,而是促进其磷酸化修饰。结论 SIRT6可能通过促进对IMP1的磷酸化而起到在转录后水平抑制细胞中IGF2 mRNA的作用。
王婷婷吴洁董海涛徐徕肖毅
关键词:IGF2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ia,NEN)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5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门诊结直肠NEN前瞻性数据库中确诊为直肠NEN并在基本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手术方式、病理诊断结果及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患者临床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13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71例(54.6%),女性59例(45.4%)。102例术后病理有明确世界卫生组织分级,G1、G2、G3级患者分别为82例、18例、2例。122例行局部切除手术,9例行根治性手术(其中1例先行局部切除手术后行根治性手术)。7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均为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116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2例死于NEN转移。Kaplan-Meier分析显示,接受根治性手术较局部切除手术、出现淋巴结转移较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病灶≥2 cm较病灶1~<2 cm或<1 cm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更低(P均<0.05)。结论病灶≥2 cm、淋巴结转移是直肠NEN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应除外远处转移后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密切随访。
孙蕊林国乐陆君阳徐徕牛备战孙曦羽周皎琳吴斌邱辉忠肖毅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预后
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不同术式间的比较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比较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和Mason手术在早期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早期直肠癌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2组。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就诊患者接受Mason手术(26例);2006年4月至2011年7月就诊患者接受TEM手术(21例)。Mason组患者和TEM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TNM分期和瘤体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M组在肿瘤距肛缘的距离上高于Mason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和肿瘤学疗效。结果2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TEM组手术时间为(67±24)min,术中失血量(9±6)ml,显著少于Mason组[分别为(102±40)min和(51±27)m1](t=3.526、7.078,P〈0.05)。TEM组术后下床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3±0.5)、(1.2±0.4)、(1.5±0.5)和(4.3±1.6)d,显著短于Mason组[分别为(2.5±0.6)、(5.4±1.3)、(5.6±1.2)和(12.1±7.1)d](t=4.925-14.640,P〈0.05)。TEM组失访1例,平均随访时间36.5个月;Mason组平均随访时间81.6个月。2组3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M组:94.8%;Mason组:96.3%)。结论TEM技术用于早期直肠癌治疗具有良好的微创效果和理想的肿瘤学疗效。
邱辉忠徐徕牛备战
关键词:结直肠外科手术直肠镜检查显微外科手术
直肠MRI与直肠超声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完全缓解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评价直肠MRI和直肠超声检查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完全缓解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自2014年5月开始前瞻性登记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中低位直肠腺癌并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病人的临床病理数据,提取截止至2018年6月登记病人的相关资料。病人均于新辅助治疗前及新辅助治疗结束后6~7周接受直肠MRI或直肠超声两种检查手段评估肿瘤分期,评估后2周内接受根治性手术。将术后病人石蜡病理学分期与术前分期进行对比,计算直肠MRI、直肠超声及两种检查手段联合使用对诊断完全缓解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约登指数,并通过ROC曲线评价直肠MRI及直肠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共入组247例病人,212例病人具备新辅助放化疗前后直肠MRI结果,直肠MRI诊断ypT0N0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约登指数分别为15.9%、94.0%、77.8%及0.1;163例病人具备直肠超声评估结果,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约登指数分别为23.1%、94.9%、83.4%及0.2;同时具备两次直肠MRI及直肠超声结果的128例病人中,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约登指数分别为13.6%、98.1%、83.6%及0.1。直肠MRI及直肠超声诊断ypT0N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6及0.742,两者应用于相同受试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17和0.667。结论直肠超声和直肠MRI诊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完全缓解的特异度较高而灵敏度极低。对于任一检查评估为非完全缓解的病人,仍应建议积极行根治性手术;对于其评估为完全缓解的病人,仍有可能存在肿瘤细胞残余,此时应结合肛门指诊、乙状结肠镜检查,在医患共同决策下谨慎施行"观察等待"治疗策略。
孙蕊张瀚鱼齐亚飞陆君阳徐徕仲光熙薛华丹肖毅
关键词:直肠超声新辅助放化疗
BHLHB2参与人胰腺癌细胞的迁徙、凋亡及EMT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前期实验结果证明的人胰腺癌新颖的独立预后因子BHLHB2在人胰腺癌细胞中的相关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siRNA干扰技术,在人胰腺癌细胞株SU86.86中使BHLHB2表达沉寂,应用迁徙实验研究BHLHB2与细胞迁徙的关系;应用更生霉素(ACT-D)诱导细胞凋亡,研究BHLHB2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BHLHB2与EMT的相关性。结果人胰腺癌细胞BHLHB2表达沉寂后,细胞的迁徙明显增快。应用ACT-D进行凋亡诱导,BHLHB2表达沉寂后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凋亡的细胞数目显著增加(10μg/L,P<0.05;100μg/L,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HLHB2表达沉寂后可显著降低E-cadherin的表达(P<0.01)。结论 BHLHB2与人胰腺癌细胞的迁徙、细胞凋亡及EMT密切相关。
王维斌赵玉沛廖泉张太平徐徕
关键词:胰腺癌细胞迁徙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