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平生

作品数:30 被引量:20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容器苗
  • 5篇红豆杉
  • 4篇种源
  • 3篇杉木
  • 3篇生长性状
  • 3篇扦插
  • 3篇种群
  • 3篇种子
  • 3篇种子萌发
  • 3篇重楼
  • 3篇萌发
  • 3篇南方红豆杉
  • 3篇华重楼
  • 3篇光照
  • 2篇地理种源
  • 2篇野生
  • 2篇育苗
  • 2篇造林
  • 2篇皂苷
  • 2篇生长节律

机构

  • 30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阿坝州科学技...
  • 1篇龙泉市林业科...

作者

  • 30篇曾平生
  • 14篇姚甲宝
  • 11篇周新华
  • 7篇李峰卿
  • 7篇武晓玉
  • 4篇厉月桥
  • 4篇曾满生
  • 4篇刘素贞
  • 3篇邓宗付
  • 3篇潘文婷
  • 3篇余良富
  • 3篇黄冬青
  • 2篇杨志玲
  • 2篇杨旭
  • 2篇花晓梅
  • 2篇谭梓峰
  • 2篇周志春
  • 2篇刘国龙
  • 2篇楚秀丽
  • 2篇张效林

传媒

  • 5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林业科技通讯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桉树科技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5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7
  • 2篇1995
  • 1篇199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照强度和容器规格对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光照强度下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的苗期生长节律,筛选出适宜幼苗生长的光照强度及容器规格,为今后生产中容器苗培育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光照强度[50%、75%和100%(对照)]和容器规格(8 cm×10 cm、10 cm×15 cm和15 cm×20 cm)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并用Logistic方程对不同光照强度下苗高和地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结果】在生长前期(6月26日前),遮阴处理明显促进了苗高生长,至生长季末,各处理间的苗高差异却不显著;在整个生长季,遮阴处理皆显著提高了幼苗地径生长,均表现为75%光照强度处理最优。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有所差异,遮阴处理使得苗高线性生长起始期和末期均提前,相比对照,50%光照强度处理的苗高线性生长期缩短21 d,75%光照强度处理的线性生长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50%和100%光照强度处理的地径线性生长期分别比75%光照强度处理延长了19和16 d;苗高的线性生长持续时间均远低于地径,这表明纳塔栎苗高停止生长后,地径还在持续生长。容器规格对苗高、地径及高径比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苗高和地径显著增长;在较大容器规格(15 cm×20 cm)中,苗高和地径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83 cm和11.68 mm。【结论】在生产中应选用较大规格容器(15 cm×20 cm)培育纳塔栎优质苗木。纳塔栎苗高和地径存在异速生长,在苗木管理中,幼苗生长前期采用50%光照强度培养,苗高线性生长期采用75%光照强度培养,秋季转移到全光照下培养,生长末期应以地径作为判断苗木是否进入停止生长的指标。
李峰卿姚甲宝曾平生
关键词:容器苗地径LOGISTIC模型光照强度
森林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7年
土壤种子库与物种多样性存在密切相关性,森林土壤种子库是植被天然更新的物质基础。文章阐述了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内涵、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影响种子库的基本因素及当前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目标树种培养、植被群落快速恢复和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等领域仍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急待解决的问题,如随着群落进展演替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在增加而质量却在逐渐下降,面临如何解决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育和物种多样性长期维持问题。文章认为今后应加强土壤种子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乡土物种利用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以期为从事森林土壤种子库研究和退化森林植被群落恢复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杜有新曾平生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
四川桤木树干液流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用热脉冲速度记录仪(Heat Pulse Velocity Recorder,简称HPVR)研究了14年生四川桤木树干液流的特点,并用Campbell自动气象站同步监测环境因子研究了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桤木的单位面积的年液流通量为11.107kg/cm2;夜间有上升液流,可能存在根压;四川桤木的树干液流在春季是单峰曲线,在夏季是一条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四川桤木的树干液流与太阳辐射、温度有较好的生态学同步性。
孙建军邓宗付曾平生武晓玉程贵文唐小强刘苑秋
关键词:四川桤木树干液流
截根菌根化技术的研究被引量:9
1995年
通过大量室内外对比试验和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林木菌根化的新途径一截根菌根化,并就截根对菌根真菌侵染的影响,截根菌根化育苗和造林,截根菌根化机制和截根菌根化技术等主要研究及其成果作一综述,对该成果的更广泛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花晓梅刘国龙张效林余良富曾平生黄冬青
关键词:截根根分泌物菌根剂林木菌根化
一种油茶幼林套种夏枯草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幼林套种夏枯草的方法,涉及经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油茶幼林下套种夏枯草,能够解决油茶无果期没有产出的问题;夏枯草收获时,对夏枯草地下部分进行留蔸处理,第二年能够继续生长采收,解决再一次投入的成本...
周新华武晓玉曾平生刘儒
文献传递
南方红豆杉2年生容器苗育苗方案优选被引量:14
2019年
以南方红豆杉2年生容器苗为培育对象,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系统研究育苗密度、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对其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组合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优化育苗方案。结果表明:3个主因素中,容器规格对育苗效果影响最大,育苗密度其次,两者对绝大部分育苗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缓释肥施用量影响相对较小,仅对苗高、整株干质量、苗木质量指数和根系发育指标有显著影响。两因素交互效应中,育苗密度×容器规格互作对所有地上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但对根系发育的影响较小,缓释肥施用量×容器规格互作主要显著影响根系生长指标,育苗密度×缓释肥施用量互作效应较小,对所有育苗指标均无显著影响。3因素交互效应对绝大部分育苗指标影响显著。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采用10 cm×15 cm规格容器、30株·m^-2的育苗密度和增施2.5 kg·m^-3缓释肥的育苗方案最优,另外,还选出4种较优育苗方案。筛选出的5种优化育苗方案可供育苗单位根据南方红豆杉不同等级苗木的市场价格波动和各种生产要素成本变化灵活应用。
姚甲宝袁小军周新华邓宗付李峰卿熊光康曾平生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育苗密度
不同种源华重楼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地理变异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阐明华重楼主要药用成分的地理变异规律,为华重楼种质资源利用和原料林基地选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8省份10个种源华重楼为材料,对其根茎总酚酸、总黄酮、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地理种源间华重楼根茎总酚酸、总黄酮、重楼Ⅰ、Ⅱ、Ⅵ和Ⅶ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源华重楼根茎中总酚酸含量变异幅度为1.718~5.436 mg·g^(−1);总黄酮含量变异幅度为0.780~1.457 mg·g^(−1);重Ⅰ、Ⅱ、Ⅵ和Ⅶ含量变异幅度为0.008~2.106、0.000~0.646 mg·g^(−1)、0.000~0.521和0.000~9.170 mg·g^(−1);华重楼根茎中总酚酸含量与原产地海拔、皂苷Ⅱ与1月均温呈中度正相关关系,总黄酮含量与全年日照时数、皂苷Ⅶ与海拔呈中度负相关关系。总皂苷与海拔间呈高度负相关关系,皂苷Ⅱ与年均温、皂苷Ⅵ与7月均温间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华重楼根茎中总酚酸与总黄酮含量、总黄酮与皂苷Ⅰ含量、皂苷Ⅰ与皂苷Ⅱ含量呈中度正相关关系,总皂苷与皂苷Ⅶ含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10个种源可以划分为3个类群,低酚酸、低黄酮和高皂苷类群,高酚酸、高黄酮、低皂苷类群和中酚酸、中黄酮、中皂苷类群。[结论]广西桂林为高酚酸和高黄酮优良种源,安徽祁门为高皂苷优良种源。
曾平生厉月桥周新华姚甲宝潘文婷熊光康
关键词:华重楼种源重楼皂苷生物活性成分地理变异
间伐强度对木荷-萌芽杉木中龄混交林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针对混交林木荷大径材培育技术薄弱、林地产值低等问题,开展间伐试验,分析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的间伐强度,为木荷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6年生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按株数比例进行弱度间伐(15%)、中度Ⅰ间伐(30%)、中度Ⅱ间伐(35%)和强度间伐(60%)及对照(未间伐)5种强度抚育间伐,比较不同强度间伐木荷和杉木胸径、树高、蓄积量和直径结构特征,探讨其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结果](1)间伐6 a后,不同间伐处理均促进木荷和杉木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中度Ⅱ间伐处理木荷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最快,两者分别比对照高28.5%和78.2%,其增长量分别较对照高243.9%和326.7%,杉木除强度间伐胸径生长量略高于木荷外,各强度间伐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小于木荷对应指标值。(2)由于间伐减少了树木株数,林分蓄积量和杉木蓄积量有所降低,但木荷蓄积量明显增加。中度Ⅱ间伐、中度Ⅰ间伐和弱度间伐时木荷蓄积量分别为对照的132.3%、112.5%和139.8%。(3)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木荷与杉木的径阶分布峰值所在的径阶依次向高径阶方向进级,中度Ⅱ间伐木荷直径分布左偏、尖峭,中大径阶木荷株数多且分布集中,能有效实现大径级材种的培育目标。[结论]对密度较高的中龄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适宜采用强度间伐措施,即间伐强度35%左右,林木密度1 780株·hm^(-2)(木荷杉木株数比约为1:2),在保持林分蓄积量不减小的情况下,促进木荷胸径、单株材积快速增长,以实现木荷大径材培育目标。
姚甲宝曾平生袁小平吴建国楚秀丽周志春
关键词:木荷混交林间伐强度林分结构
一种红豆杉健康枕头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枕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豆杉健康枕头,包括床板、固定块、伸缩杆和枕头,所述床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放置槽,所述床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放置槽,所述固定块外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
潘文婷曾平生厉月桥王丽云徐克芹谭芳根
文献传递
南方红豆杉2年生容器苗多点试验的生长节律家系变异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对南方红豆杉家系进行了生长节律变异研究,以选育优良速生的南方红豆杉家系。[方法]在江西分宜、湖北京山、浙江淳安和浙江龙泉4个地点对2年生南方红豆杉家系容器苗进行了苗期遗传测定和苗高生长节律观测,分析了其性状变异的家系效应、地点效应及家系×地点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参试的南方红豆杉苗高、地径和苗高生长节律参数在家系间、地点间和家系×地点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南方红豆杉家系间苗高最大值分别高出最小值76.20%(江西分宜)、52.98%(湖北京山)、55.42%(浙江淳安)和78.10%(浙江龙泉);地径最大值分别高出最小值126.67%、23.68%、37.02%和26.48%。南方红豆杉家系间苗高和地径变异系数在11.81%26.50%之间。对南方红豆杉2年生容器苗各性状进行遗传力估算,遗传力在0.80 0.97之间。相关性分析认为不同测试点间苗高与苗高生长节律参数具有不同相互关系,江西分宜点苗高与线性生长速率呈负相关,而浙江龙泉点苗高与线性生长速率则呈显著正相关。以苗高作为主要性状指标,从4个测试点中筛选出7个南方红豆杉优良家系。[结论]南方红豆杉家系间,苗高、地径与苗高生长节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差异,遗传改良潜力较大,家系各性状遗传力较大,受较强的遗传控制,早期选择有一定的可靠性。家系与地点的互作效应显著说明部分家系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强,遗传稳定性较弱;其中闽11和三元06两个优良家系在4个测试点中均被选中,遗传稳定性较强,可在多点进行推广。
肖遥楚秀丽徐肇友王晖曾平生张雁周志春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家系生长性状生长节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