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宝伦

作品数:14 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语义
  • 4篇对焦
  • 4篇对焦点
  • 4篇语义解释
  • 3篇否定词
  • 2篇算子
  • 2篇字句
  • 2篇量化词
  • 2篇共现
  • 2篇副词
  • 1篇代换
  • 1篇代换法
  • 1篇动词
  • 1篇动词短语
  • 1篇短语
  • 1篇断言
  • 1篇修饰
  • 1篇修饰语
  • 1篇英文
  • 1篇英语

机构

  • 14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李宝伦
  • 7篇潘海华
  • 3篇张蕾
  • 2篇徐烈炯
  • 1篇王莹莹
  • 1篇张蕾
  • 1篇陈莉

传媒

  • 5篇当代语言学
  • 2篇世界汉语教学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中国语文
  • 1篇现代外语
  • 1篇语言科学
  • 1篇汉语学报
  • 1篇逻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3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穷尽性还是对比性?——从英语分裂句看汉语焦点类“是”字句的语义被引量:7
2019年
本文旨在对比英语it-分裂句与汉语焦点类“是”字句的语义,并着重讨论与它们语义相关的两组概念——穷尽性和对比性。对于英语it-分裂句的穷尽义,以往文献提出“断言说”、“预设说”和“会话隐含说”三种分析。但这些分析用于汉语“是”字句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在检讨既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1)穷尽义虽然存在于“是”字句,但并不是直接被编码在“是”字句的语义或者语用层面,而是对比性在肯定语境下洐生出来的话语效果。换言之,穷尽性来自于对比性。2)“是”字句预设Repp(2016)定义的强对比语篇关系,即“是”字句的基本命题和“是”字句的对比项有且只有一个为真,同时,断言“是”字句的基本命题为真。这种分析不仅可以解决英语分裂句和汉语“是”字句语义分析中的几类疑难问题,也可以为不同句法位置的“是”字句(如句首“是”字句、句中“是”字句)以及几类“是”字句相关结构(如命题断言句、真值焦点句等)提供统一的语义解释。
刘莹李宝伦
何处关联:焦点还是焦点短语?被引量:5
2010年
根据Krifka(1997,2006)的焦点语义混合框架,本文进一步研究焦点敏感算子是与焦点还是焦点短语关联。本文认为这主要取决于算子本身的词汇意义:对焦点敏感的否定词及否定量词会与焦点关联,而限定焦点助词及添加/级差助词则与焦点短语关联;否则会造成语义偏差。这说明在焦点关联现象中,焦点短语及焦点关联均是可能的,并不能作一刀切的处理。
李宝伦
关键词:焦点敏感算子
修饰语量化词都对焦点敏感吗?被引量:2
2012年
广东话动词词缀"晒"给予关联成分一个全称义,在Partee(1991,1995)的限定词及修饰语量化二分系统中,属于后者。以往文献认为两者最大的分别,在于前者极度句法化,焦点不会影响其三分结构划分;相反,后者对焦点敏感,焦点关联可推翻句法因素。虽然"晒"被归类为修饰语量化,但其量化现象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句法化。"晒"与句子哪个成分关联由一个量化可及性层级决定,属句法因素,焦点无法推翻有关选择。"晒"的词汇义决定其所关联成分会被映射到限定部分。不过,若关联成分是焦点成分,引发的则会是焦点映射,并为该成分带来一个排他义。"晒"的量化模式表现出高度句法化,最多只属对焦点"部分敏感",其量化模式带出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把修饰语量化词一刀切,都视为对焦点完全敏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修饰语量化词在句法范畴方面的异质性有关,造成当中量化现象的多样性,焦点在自然语言量化中的角色,显然比限定词及修饰语量化的二分法复杂得多。
李宝伦
对焦点敏感的结构及焦点的语义解释(下)被引量:32
2003年
4.3选项语义学(Alternative Semantics) 选项语义学这个语义框架最初是由Rooth(1985,1992)提出的,后来采用这个框架去解释焦点现象的还有von Stechow(1990)。该框架与前述的语义框架的不同之处在于把命题视为整体,所有运算都以整个命题做单位,所以语义算子只对整个命题而非其中任何部分(焦……
李宝伦潘海华徐烈炯
焦点与“不”字句之语义解释被引量:58
1999年
以往的文献都把否定词"不"分析为黏合类成分(见Huang,1988;Ernst,1995等),以解释下面两个语言事实:"不"不能与(i)完成态标志"了"和(ii)表方式的修饰语(mannerphrases)连用。根据语料库检索的结果,本文主张"不"并非黏合类成分,而是对焦点敏感的算子(focus-sensitiveoperator)。我们提出一个释义条件(interpretationcondition),说明若句内存在焦点,"不"会直接否定该焦点成分,引出一个三分结构(tripartitestructure),否则,被否定成分是邻接"不"的词。根据(a)一般修饰预设限制(presuppositionalconstraintonmodification)、(b)释义条件及(c)完成志标志"了"取小句范畴的假定(Pan,1993),我们可以为事实(i)及(ii)提供一个较Huang及Ernst更恰当的分析与解释。
李宝伦潘海华
关键词:否定词
汉语否定词“没(有)”和“不”对焦点敏感度的差异性被引量:6
2016年
"不"和"没(有)"是汉语中两个主要的否定词,以往文献把它们视为对焦点敏感的算子,并不区分它们对焦点的敏感度。Herburger(2000)提出通过事件量化(event quantification)分析英语否定词,重新检视非焦点成分对句子所述事件的量化影响,认为事件量化词的量化是受限于其辖域内的非焦点成分,该成分给出的是一个背景事件描述。Beaver和Clark(2003)也认为即使对焦点敏感的算子的释义可能与焦点直接或间接有关,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处理。根据Herburger及Beaver和Clark的分析,我们提出"不"和"没(有)"对焦点的敏感程度并不一样:"不"是一个对焦点敏感的否定算子,与焦点直接关联得出"不"字句的基本释义;而由于句法上的限制,"没"必须依附于"有","没"的释义只能是对焦点间接敏感。此外,通过事件量化分析,"没"可以被看作是否定情状存在的量化词,它的释义显示,量化结构中的背景或限定部分可以通过句子去掉焦点部分得出,而焦点在"没"字句中的角色是给出非焦点或背景部分,以对与"没"有关的背景事件进行限制。
李宝伦
关键词:否定词
反事实语境中的动态变化(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指出了von Fintel(2001)和Gillies(2007)中对反事实条件句序列处理中的两个问题,尤其是反事实条件句与事实句的相互作用问题。然后,我们在动态语义框架中对反事实条件句给出了一个新的语义解释,并且表明von Fintel和Gillies理论中的问题能够被解决。
王莹莹李宝伦
关键词:反事实条件句语境语义解释语义框架
对焦点敏感的结构及焦点的语义解释(上)被引量:64
2003年
“焦点”一直是国外语义学家的重点研究课题,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先介绍对焦点敏感的几种结构,然后讨论对焦点进行解释的五个理论框架,其中有句法的,也有语义的。句法的有焦点逻辑形式移位理论。语义的有双重表现理论、代换法、选项语义学和原位约束语义学,而这几个框架的差别在于它们在焦点的语义表达式中如何处理焦点和背景成分:双重表现理论同时对焦点和背景两个部分进行运算;代换法只对焦点进行运算;选项语义学对整个命题进行运算,既不涉及焦点,也不涉及背景;而原位约束语义学则只对背景部分进行运算。由于这些框架对焦点的解释时都有一定的问题。我们最后介绍Krifka的混合语义分析法。
李宝伦潘海华徐烈炯
关键词:算子代换法
副词“才”在复句中的语义及对相关格式的允准被引量:7
2018年
本文重新审视副词"才"在复句中的语义,发现将其概括为必要条件标识词、梯级小品词或反射否定存在量化的小品词都不准确。充当排他性小品词是"才"最为重要、常见的语义功能。此时,"才"具备否定存在量化能力,表示否定存在一个不等于断言值的候选项能满足相关复句。"才"作为算子会引出一个由句法规则决定的三分结构。在带有"只有/除非/必须……才……"结构的复句中,"才"的使用具有强制性,因为:"只有/除非/必须"是一元算子,其辖域是它所在的从句,不能在从句与主句间建立语义关系;而排他性小品词"才"是二元算子,其辖域是整个句子,能起到连结从句和主句的作用,因此可以允准相关句子。此外,表"不久前,刚刚"义时,"才"用作时间副词。
张蕾李宝伦
关键词:复句允准
汉语否定词“不”的句法地位被引量:20
2013年
文章讨论了现代汉语否定词"不"的句法地位,认为"不"拥有独立的否定投射,并担当否定功能投射的中心语,而不是动词短语嫁接语,也不是动词附缀。有关"不"的两个现象,一是通过否定词中心语移位所产生的末尾否定词问句,二是汉语中否定词和情态动词的结合方式,都证明了"不"否定中心语的地位;文章还重新讨论了先前研究中借以佐证"不"为动词短语嫁接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认为它们不足以证明"不"为嫁接语。
陈莉李宝伦潘海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