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峤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外科
  • 4篇手术
  • 3篇显微外科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瘤
  • 2篇血管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预后
  • 2篇入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后
  • 2篇侵袭性
  • 2篇肿瘤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细胞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颅底
  • 2篇颅窝
  • 2篇面部

机构

  • 13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作者

  • 13篇李峤
  • 13篇潘亚文
  • 7篇张祎年
  • 7篇段磊
  • 5篇代军强
  • 5篇牛亮
  • 4篇董志强
  • 4篇李强
  • 3篇杨虎
  • 3篇梁文涛
  • 2篇袁国强
  • 2篇杨强
  • 1篇赵贤军
  • 1篇田宏亮
  • 1篇刘光耀
  • 1篇孟璇
  • 1篇刘佳
  • 1篇赵志勇
  • 1篇黄文彪
  • 1篇牛小东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前误诊为脊索瘤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脊索瘤及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酷似脊索瘤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者鉴别诊断要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病例均无特异性症状,神经内镜经鼻行肿瘤部分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垂体腺瘤;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侵犯斜坡、鞍区时应当从影像学、垂体激素检查等方面明确诊断,提高初次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及早给予手术治疗。
梁文涛潘亚文刘佳张祎年李峤李强秦振伟苏愚
关键词:脊索瘤侵袭性垂体腺瘤
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附13例报告)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6月至2015年4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13例患者中,7例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表皮样囊肿.随访时间为7~103个月,平均(40.5±26.1)个月.11例患者MRI检查未见复发,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或消失.2例患者MRI检查提示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病理检查为炎性增生反应,另1例为复发.结论 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为主,影像学表现相对特殊,经硬膜间入路近全切除病变能最大地程度保留神经功能,有效降低传统手术所致的常见并发症发生.
李峤段磊董志强杨虎梁文涛代军强牛亮尹航刘亚丽潘亚文
关键词:表皮囊肿影像学特征
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潘亚文牛亮段磊李峤张祎年
骑跨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切除向中后颅窝侵犯的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对两种入路治疗的24例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手术入路选择为幕上额颞开颅为基础辅以硬膜间(Dolenc)入路,幕下开颅枕下乙状窦后开颅为基础的硬膜下入路。结果经幕上组入路共16例,全切7例,次全切9例,经幕下组入路共8例,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2例。结论额颞硬膜间(Dolenc)入路残存率、死亡率较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低,但肿瘤全切率及神经功能保留率较幕下入路低。
李峤段磊袁国强张祎年杨虎牛亮代军强赵国明潘亚文
PD-1/PD-L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系统评价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以及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16年11月1日.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研究,1 179例胶质瘤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率为51%(RD =0.51,95% CI:0.41~0.61,P<0.001).PD-1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率为51%(RD =0.51,95% CI:0.30 ~0.71,P<0.001).在PD-1/PD-L1的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方面,肿瘤分级越高,PD-L1阳性表达率可能越高,但相邻级别间表达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Ⅱ级与Ⅲ级:RR=0.94,95% CI:0.72 ~ 1.23,P=0.66;Ⅲ级与Ⅳ级:RR=0.77,95% CI:0.56~ 1.05,P=0.10;Ⅱ级与Ⅳ级:RR=0.72,95% CI:0.53~1.97,P=0.03).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D-L1高表达组的预后风险高于低表达组(HR=1.51,95% CI:1.21 ~1.79,P<0.001).结论 PD-1/PD-L1在脑胶质瘤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且与肿瘤WHO分级相关,是胶质瘤生存预后风险的重要因素.
张建平冯海明秦振伟李峤张祎年段磊潘亚文
关键词:预后META分析
立体定向处理颅内多发金属异物一例
2018年
颅内多发散在金属异物比较少见,处理困难。如何尽快清除颅内所有异物,最大限度减少脑组织及颌面部损伤,是神经外科医师和相关专科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颅内金属异物通常从眼眶、耳或颌面部穿通至颅内造成多发性损伤。以往常规开颅手术创伤大,不能Ⅰ期同时取出多枚颅内不同部位异物,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欠佳。其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笔者救治颅内多发金属异物患者1例,运用立体定向精准定位技术,一次处理颅内多发异物。现就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董志强李强李峤杨强王小强雒晓东张新定潘亚文
关键词:颅内金属异物多发性损伤颌面部损伤神经外科医师专科医师
脑膜瘤侵袭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脑膜瘤大多数为良性,但其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不仅可以发生于非典型性或者间变型脑膜瘤,也可能出现于组织形态学呈良性的脑膜瘤病例中,这导致了肿瘤的临床病理学与其生物学行为不一致的结果。组织学良性的脑膜瘤在生长时表现出侵袭行为浸润临近组织难以全切,术后肿瘤细胞残留从而导致较高的复发率。能否从分子水平发现一种脑膜瘤特异标记蛋白,从而间接判断其病理性质和侵袭力高低,将提高脑膜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李峤潘亚文
关键词:脑膜瘤侵袭性标记蛋白
脑胶质瘤干预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全世界脑胶质瘤干预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SR/MA)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h 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等数据库,纳入脑胶质瘤干预类SR/MA,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7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而后采用AMSTAR和PRISMA清单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与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共纳入51个SR/MA。结果显示:纳入研究中方法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无研究设计方案、检索策略不全面、纳入研究出版物形式局限、未评价文章发表偏倚及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检索策略的报告不规范、纳入研究质量和偏倚风险报道不全面和研究结果表述不全(部分缺乏森林图、综合结果的估计值和可信区间、异质性检验结果)。结论脑胶质瘤干预类SR/MA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该领域研究者应提高SR/MA制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并遵循PRISMA进行报告。
王振伟李峤马弟娃牛小东王文涛田宏亮潘亚文
关键词:胶质瘤META分析
影响鞍区脑膜瘤患者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总结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入路的选择,并探讨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研究,总结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入路的选择。分别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进行非参数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有:术前视力障碍持续时间(P=0.001)、术前视力障碍程度(P=0.001)、术前眼底改变(P=0.001)、术前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改变(P=0.001)、肿瘤基底(P=0.006)、肿瘤质地(P=0.002)、肿瘤生长方向(P=0.003)、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P=0.001)、术中视神经的形态(P=0.001)、肿瘤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关系(P=0.03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视力障碍程度(P=0.001)、术前眼底改变(P=0.019)、术前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改变(P=0.009)以及肿瘤与视神经的的关系(P=0.012)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显著因素。结论鞍区脑膜瘤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前视力障碍程度、术前眼底改变、术前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改变以及肿瘤与视神经的的关系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
张祎年黄文彪李峤李强牛亮代军强刘光耀潘亚文
关键词:脑膜瘤鞍区视力预后
鼻内镜下经鼻蝶斜坡脊索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鼻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斜坡区脊索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5年4月收治13例斜坡区脊索瘤患者,运用鼻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位于颅底斜坡的脊索瘤,未能全切除者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杀灭残留的肿瘤组织.结果 经鼻蝶内镜下全切肿瘤6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10例,无明显缓解3例,术后辅助放疗.随访3个月至4年,4例术后2年复发,行再次手术,1例出现脑脊液鼻漏,行漏口修补后好转出院,其余患者肿瘤无复发.术后3例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患者年龄大,一般情况较差,未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主要位于中,上斜坡的脊索瘤,手术入路短,术中深部结构辨认清晰,相对于其他手术入路,该入路创伤小、安全、用时少,疗效满意.是斜坡脊索瘤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杨强李强潘亚文董志强张祎年李峤
关键词:脊索瘤颅底内镜外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