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亮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入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颅窝
  • 2篇脑膜
  • 2篇脑膜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表达缺失
  • 1篇蝶鞍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血管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7篇牛亮
  • 6篇潘亚文
  • 5篇李峤
  • 4篇张祎年
  • 4篇代军强
  • 4篇段磊
  • 2篇袁国强
  • 2篇杨虎
  • 2篇董志强
  • 2篇梁文涛
  • 2篇李强
  • 1篇刘光耀
  • 1篇黄文彪
  • 1篇尹航
  • 1篇杨强
  • 1篇刘亚丽
  • 1篇赵国明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潘亚文牛亮段磊李峤张祎年
骑跨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切除向中后颅窝侵犯的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对两种入路治疗的24例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手术入路选择为幕上额颞开颅为基础辅以硬膜间(Dolenc)入路,幕下开颅枕下乙状窦后开颅为基础的硬膜下入路。结果经幕上组入路共16例,全切7例,次全切9例,经幕下组入路共8例,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2例。结论额颞硬膜间(Dolenc)入路残存率、死亡率较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低,但肿瘤全切率及神经功能保留率较幕下入路低。
李峤段磊袁国强张祎年杨虎牛亮代军强赵国明潘亚文
FOXO1、KLF4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3年
探讨正常脑组织细胞和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中FOXO1蛋白和KLF4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 根据WHO于2021年制定的脑胶质瘤病理分级标准,纳入40例胶质瘤标本,其中Ⅰ、Ⅱ、Ⅲ、Ⅳ级胶质瘤标本各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FOXO1和KLF4蛋白的表达。结果 FOXO1蛋白在胶质瘤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其中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7.5%,而KLF4蛋白在胶质瘤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和80%。依据WHO病理分级标准,FOXO1蛋白在WHO(Ⅲ级、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WHO(Ⅰ级、Ⅱ级)胶质瘤,而KLF4蛋白在WHO(Ⅲ级、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WHO(Ⅰ级、Ⅱ级)脑胶质瘤(P<0.05),并发现FOXO1蛋白表达与KLF4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s =-0.415,P<0.05)。结论 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与FOXO1蛋白和KLF4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FOXO1蛋白对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KLF4蛋白在胶质瘤中有促进作用,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巩俐利董志强牛亮李强高振山
关键词:FOXO1KLF4脑胶质瘤蛋白表达缺失
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附13例报告)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6月至2015年4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13例患者中,7例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表皮样囊肿.随访时间为7~103个月,平均(40.5±26.1)个月.11例患者MRI检查未见复发,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或消失.2例患者MRI检查提示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病理检查为炎性增生反应,另1例为复发.结论 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为主,影像学表现相对特殊,经硬膜间入路近全切除病变能最大地程度保留神经功能,有效降低传统手术所致的常见并发症发生.
李峤段磊董志强杨虎梁文涛代军强牛亮尹航刘亚丽潘亚文
关键词:表皮囊肿影像学特征
影响鞍区脑膜瘤患者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总结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入路的选择,并探讨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研究,总结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入路的选择。分别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进行非参数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有:术前视力障碍持续时间(P=0.001)、术前视力障碍程度(P=0.001)、术前眼底改变(P=0.001)、术前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改变(P=0.001)、肿瘤基底(P=0.006)、肿瘤质地(P=0.002)、肿瘤生长方向(P=0.003)、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P=0.001)、术中视神经的形态(P=0.001)、肿瘤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关系(P=0.03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视力障碍程度(P=0.001)、术前眼底改变(P=0.019)、术前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改变(P=0.009)以及肿瘤与视神经的的关系(P=0.012)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显著因素。结论鞍区脑膜瘤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前视力障碍程度、术前眼底改变、术前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改变以及肿瘤与视神经的的关系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
张祎年黄文彪李峤李强牛亮代军强刘光耀潘亚文
关键词:脑膜瘤鞍区视力预后
额底侧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观察及治疗体会
2023年
目的探讨额底侧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2月至2021年11月采用额底侧方入路手术治疗的41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14例,经额外侧入路手术27例。对于小型偏侧生长的肿瘤,经对侧入路手术。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切除程度。术后1周评估患者的视力、视野。出院后3个月及以后每年复查头颅MRI判断肿瘤有无复发。结果39例术前有视力障碍的患者中,31例术中仅切开镰状韧带即可切除视神经管内残余肿瘤,2例需磨除视神经管上壁骨质,1例需进行前床突磨除,5例仅切开镰状韧带进行视神经减压。41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39例(Simpson分级Ⅰ级10例,Ⅱ级29例),部分切除(Simpson分级Ⅳ级)2例。术前视敏度和(或)视野异常的39例患者(63只眼)中,术后31例(50只眼)改善,5例(8只眼)无变化,3例(5只眼)恶化。27例经额外侧入路手术的患者中,1例术中颈内动脉破裂,术后出现尾状核和下丘脑部分梗死;1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14例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的患者中,1例术后鞍区渗血致梗阻性脑积水;2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意识障碍;1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4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8±5)个月(2~73)个月。至末次随访,复发3例。结论采用额底侧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肿瘤全切除率较高,多数患者术中仅通过切开镰状韧带即可切除视神经管内残余肿瘤,手术安全性较好,患者术后视力、视野的总体改善率较高。
李峤牛亮代军强董强梁文涛袁国强段磊潘亚文
关键词:脑膜瘤蝶鞍显微外科手术
促纤维增生性婴儿星形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促纤维增生性婴儿星形细胞瘤(DIA)是一种出现在婴儿期罕见的脑肿瘤.病理检查显示由梭形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组成,肿瘤等级为WHOⅠ级.其影像学表现和组织学特点呈现出恶性的特征,但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趋于良性生长表...
张祎年牛亮杨强潘亚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