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作品数:46 被引量:20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儿童减重 你做对了吗 2023年 家有胖宝,父母的心里总是充满纠结和困惑:到底让不让孩子减肥?影响身体发育怎么办?减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平常学习紧张能不能假期集中减肥?孩子总是吃得多,运动少,该怎么办?听说假期有减肥训练营,效果很好,可以让孩子参加吗……在暑假来临之前,家长们可以听听专家的建议,相信对于如何帮孩子减肥,能够少走弯路。 李昂关键词:训练营 身体发育 减肥 假期 自我血糖监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7 2021年 目的比较自我血糖监测(SMBG)与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系统评价T2DM患者24 h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47例,分为HbA_(1)c≥6.5%组16例及HbA_(1)c<6.5%组31例。两组均佩戴雅培瞬感FGM,并使用拜安进血糖仪监测7点指尖血糖。TIR血糖值设置为3.9~10.0 mmol/L。分别读取FGM报告,并计算SMBG所得7点指尖血糖的TI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及平均血糖(MBG)数值,比较SMBG及FGM数据差异。结果 HbA_(1)c≥6.5%组采用SMBG与FGM,在TIR、TAR、TBR及MBG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_(1)c<6.5%组采用SMBG与FGM,在TAR、TBR及MBG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MBG 7点血糖与FGM在评价T2DM患者TIR方面结果一致。当HbA_(1)c≥6.5时,二者在评价TIR、TAR、TBR及MBG方面一致。 张东辉 顾楠 李昂 郭晓蕙 张俊清 王志稳关键词:自我血糖监测 血糖控制 一种分析临床访谈质量的教学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临床访谈质量的教学方法及装置,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通过对临床服务提供者与临床患者对象之间的访谈进行录制,得到所述临床服务提供者和所述临床患者对象的访谈音频信息;通过对所述访谈音频信息进行... 李昂文献传递 共同照护随访队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自我管理能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共同照护持续管理超过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病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趋势。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共同照护门诊规律就诊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按照季度复诊诊次在V1(初诊)、V2(1个季度)、V3(2个季度)、V4(3个季度)、V5(1年)收集HbA1c及降糖药物日花费,分别在患者初诊及随访1年时,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评价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依据病程将患者分为A(0~2.5年)、B(>2.5~5.0年)、C(>5~10年)、D(>10~15年)、E(>15年)组,分析不同病程组间、组内在不同复诊诊次HbA1c达标率及各项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符合入选标准、完成数据收集及接受初诊、随访1年的自我管理能力评估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232例,其中A组63例,B组14例,C组48例,D组51例,E组56例;随病程延长,随访1年时HbA1c达标率由83.3%降低至32.0%;除A组5次随访间HbA1c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病程组5次随访期间HbA1c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V1时相比,D、E组在V5时降糖药物日花费显著增加[D组:15.2(8.2,28.0)元vs 14.8(9.8,24.1)元,Z=-2.253,P=0.024;E组:22.1(14.5,32.5)元vs 18.5(10.8,27.8)元,Z=-3.036,P=0.002]。SDSCA-6得分方面,与初诊相比,V5时A组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在运动[4(2,7)分vs 6(3,7)分,P=0.004]、遵医嘱监测血糖[2(0.75,3)分vs 3(0,7)分,P=0.028]方面得分显著降低;C组在运动[6(2.25,7)分vs 3(1,7)分,P=0.007]、自测血糖[3(1,6.75)分vs 2(0,4)分,P=0.016]、足部检查[6(1.25,7)vs 0(0,7),P<0.001]方面,D组在遵医嘱测血糖[3(1,5.75)分vs 1(0,5)分,P=0.010]、足部检查[5(0,7)分vs 1(0,7)分,P=0.009]方面,E组在遵医嘱测血糖[4(1,7)分vs 1(0,5)分,P=0.009]方面得分显著提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及其达标率随病程延长显著降低。不同病程 李昂 陆迪菲 刘林 张东辉 孙雅兰 李君 井路路 王艳妮 郭晓蕙 张俊清关键词:疾病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初始甘精胰岛素患者移动医疗规范化综合管理模式的成本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价利用"三位e体"移动医疗规范化综合管理模式在初始甘精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中开展BG管理的成本与效果。方法从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中选取14229例经"三位e体"模式管理的T2DM患者作为试验(Exp)组,在基础胰岛素治疗观察登记性研究中选取经常规治疗的6801例患者作为对照(Con)组。利用患者BG达标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合患者医疗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行成本与效果分析。结果12周随访结束时,Exp、Con组HbA1c、FPG较入组前均降低,且Exp组HbA1c和FPG达标率均高于Con组(P<0.01)。Exp、Con组管理总成本分别为1178元和1013元。Exp组HbA1c每下降1%的成本是393元,FPG每下降1 mmol/L的成本为203元,Con组分别为507元和274元。结论与常规基础胰岛素治疗相比,结合应用"三位e体"移动医疗管理模式显著提高T2DM患者BG控制效率及成本效果。 张俊清 李昂 姜莹莹 冯菁楠 孙靖 王娜 冯育基共同照护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及诊室血压在不同血压控制标准下达标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基于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及就诊时的诊室血压,探讨以2013版及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血压控制建议判断的达标情况差异。方法本研究中受试者入选标准:(1)在北大医院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规律就诊的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诊时通过臂式血压计测量2次诊室血压并记录均值;(2)通过智能臂式血压计,患者于非同日清晨、晚餐前静息状态下将家庭自测血压通过APP自动上传数据≥3次/季度。将患者诊室血压数值及就诊前一季度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均值配对比较,并以2013版及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血压控制的一般建议[分别是<130/80 mmHg、<140/80 mmHg(1 mmHg=0.133 kPa)]作为标准,分析基于不同血压数据来源、以两版指南为达标切点的达标率差异。以χ^(2)检验判断两组数据在达标率上的差异,以配对t检验分析同一患者两组血压数据间的差异。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40例,患者末次就诊前一季度家庭自测血压数据9.5(5.0,25.0)次。诊室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40.9±17.2)、(82.8±9.3)mmHg,家庭自测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28.5±11.1)、(76.0±9.3)mmHg(P均<0.001)。基于诊室血压结果,以<140/80 mmHg、<130/80 mmHg为标准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32.5%、5.0%;而基于家庭自测血压结果,以<140/80 mmHg、<130/80 mmHg为标准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60.0%、52.5%,两组血压数据的达标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5,P=0.002)。诊室血压≥140/80 mmHg的患者,相比其家庭自测血压均值,诊室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高估(15.7±18.9)mmHg及(9.6±9.3)mmHg(P均<0.001);家庭自测平均血压<130/80 mmHg的患者,相比其家庭自测血压均值,诊室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高估(18.2±14.1)mmHg及(10.4±9.4)mmHg(P均<0.001)。结论相比于家庭自测血压,诊室血压对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显著高估血压达12.3/6.8 mmHg 李昂 郭晓蕙 张俊清关键词:家庭自测血压 诊室血压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阶段性管理成效及用药分析 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讨以医师-营养师-护理师为小组的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的管理效果。方法回顾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北大医院共同照护门诊就诊的患者数据,分析规律复诊率、季度实验室检查、胰岛素注射部位评估、足部评估、量表评估、日花费等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以配对样本t检验判断样本间的差异,符合非正态分布样本以Wilcoxon非参数检验判断样本间的差异。结果门诊规律随访的糖尿病患者共382例,有382例、133例、101例、110例分别完成初诊、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季度复诊,规律复诊率73%-100%;第三次复诊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HbA1c〈7%)68.2%,血脂达标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 mmol/L)58.8%;通过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的评估,患者第二次复诊时在血糖自测、血糖遵医嘱监测、足部自查的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较基线时有明显改善[分别为(2.2±2.4)比(3.1±2.3)分,t=3.299,P〈0.005;(2.1±2.7)比(2.9±2.5)分,t=2.098,P〈0.05;(2.4±3.0)比(4.0±3.0)分,t=3.609,P〈0.05]。在门诊随诊过程中,患者在降糖药物的日花费上在第二次复诊时即出现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9(3.45,21.60)比9.57(3.71,20.76)元,P〈0.000 1]。结论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可以增加患者规律随访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及维持代谢指标的控制。 李昂 张东辉 井路路 李君 谢晨颖 刘林 陆迪菲 崔崔 张俊清 郭晓蕙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管理 库欣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骨密度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库欣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影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0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MD分为正常骨量(n=10)、骨量减少(n=32)和骨质疏松(n=28)共三组,进行临床特点比较,并分析影响BMD的相关因素;根据是否合并脆性骨折比较骨折组与非骨折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1)70例患者年龄15~75岁(平均44.7岁),男女比例为1∶2.89,病程2个月~30年(平均4.83年),骨质疏松比例40.0%,脆性骨折比例25.7%,骨折部位腰椎最常见(50.0%)。(2)25-OHD水平正常骨量组高于骨质疏松组(P=0.015)及骨量减少组(P=0.014);骨钙素(osteocalcin,OC)正常骨量组高于骨量减少组(P<0.001)及骨质疏松组(P<0.001)。(3)25-OHD水平非骨折组高于骨折组(P=0.001);校正性别、年龄、病程后,腰椎、股骨颈和全髋BMD骨折组均低于非骨折组(P值分别为0.009、0.006和0.002)。(4)血皮质醇是影响腰椎骨密度独立危险因素(t值=-2.379,P=0.020)。结论库欣综合征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率高,其造成脆性骨折发生率高,腰椎部位骨折最常见;库欣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患者25-OHD和OC水平更低,骨形成明显受抑;骨折组与非骨折组相比,25-OHD水平更低,骨密度更低;血皮质醇是影响腰椎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巧 姚军 吴红花 张婷婷 李昂 张俊清 郭晓蕙关键词:库欣综合征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一种患者的营养评估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患者的营养评估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患者的疾病类型和在预定时间内患者的生活方式信息和摄入的食物信息;根据预存的疾病类型与营养配重重量模型关系表,查找与所述患者的疾病类型相对应的营养配重重量模型;利用... 李昂文献传递 把控体医融合背景下糖尿病运动康复的内涵和方向 被引量:7 2019年 糖尿病运动康复是疾病管理的基石.然而纵观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水平普遍低于指南推荐水准.如何让患者提高并维持一定水平的体力活动或运动,而不是某一具体的运动对患者的改善效果,这是"体医融合"政策下医疗及运动工作者协作的主要方向.因此,在解决运动的外部障碍的同时,对于更普遍存在的内部障碍尤其需要予以高度关注.运动并非血糖改善的必要条件,如以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一定降幅判断干预研究方法的有效性时,干预的内容而非干预方法起到的决定作用更大.在运动康复研究目标的选择方面,以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应当是主要的关注方向.在开展具体研究时,仍然需要留意研究的实用性设计.通过有意识地贴近临床环境开展运动康复研究,保证研究结果向临床转化时的实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李昂 郭建军 张俊清 郭晓蕙关键词:运动康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临床环境 疾病管理 干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