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鸣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7例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4天)化疗,21 d为1周期,共2~6个周期。结果总反应率17.6%,有效率58.8%。无药物相关性死亡事件发生,主要3/4级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11.8%)、恶心呕吐(17.6%)及脱发(58.8%)。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是可行的,其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
- 邓文静余更生吕华珠李春鸣
- 关键词:晚期胃癌多西他赛顺铂
- 转移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不同转移途径中表达情况的研究
- 本文研究和比较了结直肠癌不同转移途径中转移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以进一步了解肿瘤转移具有器官选择性的分子机制,为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预测和靶向治疗提供相关基础。
方法:
1收集1995年~2000年中山大...
- 李春鸣
- 关键词:结直肠癌器官特异性转移组织芯片技术分子机制靶向治疗
- 文献传递
- 新TNM分期系统对评价结直肠癌预后的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新TNM分期系统在我国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收集855例首次在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分别按新、旧TNM分期进行生存分析,比较各期的生存率,并将新、旧分期进行比较,分析新分期的优缺点。结果按旧分期系统,Ⅰ,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4%、79.9%、56.4%和11.5%,各期差异有显著性;按新分期系统,Ⅰ,ⅡA,ⅡB,ⅢA,ⅢB,ⅢC,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4%、84.5%、71.2%、82.9%、57.0%、34.2%和11.5%,其中ⅢA与ⅡA,ⅡB的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各期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新分期对评价结直肠癌的预后较旧分期更为精确,但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化和统一化。
- 李春鸣潘志忠陈功万德森伍小军李力人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TNM分期预后
- 384例男性直肠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直肠癌所占比例超过50%,尤以中低位直肠癌多见。男性患者由于盆腔的解剖特点,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保肛比例及预后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男性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病程、首发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占肠腔周径比例、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肠壁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位置及术式等12项临床病理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对384例男性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肿瘤浸润肠壁深度、淋巴结转移位置及Dukes@分期为影响预后的因素。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仅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位置为男性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位置为男性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丁培荣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陈功伍小军李力人卢震海李春鸣
- 关键词:直肠肿瘤预后
-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手术治疗(附15例报告)
- 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大约有40%会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30%,其次是肺20%。结直肠癌肺转移多伴有其他部位的转移,单纯的肺转移病例数较少,能够手术切除肺转移灶的病例数就更少。结直肠癌肺转移瘤的手术从1944年...
- 任莹坤潘志忠伍小军丁培荣李春鸣林俊忠
-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肿瘤根治术术后肺转移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Dukes' B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 探讨Dukes’B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指导术后选择性辅助化疗。方法 收集1990~1999年416例根治性切除的Dukes'B期结直肠癌病例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B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活动程度、肠壁侵袭层次、术中输血及术中化疗,与预后有关。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仪活动程度、肠壁侵袭层次及术中输血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活动程度、肠壁侵袭层次及术中输血是Dukes'B期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Dukes'B期患者选择性进行辅助化疗的参考。
- 丁培荣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陈功李力人伍小军卢震海李春鸣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
- 应用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被引量:5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为保留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逐渐呈现以前切除术取代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趋势。其中,吻合器技术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提供更为可靠的吻合,扩大了前切除术的适应症。本研究总结449例应用吻合器行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的经验,提出减少并发症、提高远期疗效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2002年9月采用吻合器行根治性前切除术直肠癌患者449例,严密随诊观察,用SPSS8.0软件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吻合口漏及复发的相关因素;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COX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例,吻合口复发23例,5年生存率78.4%。年龄≥65岁或肿瘤周径≥半周,更易发生吻合口漏;术中输血是吻合口复发的原因之一,而影响生存的因素为病期与肿瘤分化程度。结论:用吻合器技术,可提高保肛率,安全易行。熟练掌握吻合器技术、术中注意处理直肠残端、保证肠管血运且无张力吻合,可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同时,术中防止癌细胞扩散、强调TME原则和综合治疗等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
- 潘志忠万德森丁培荣李力人陈功伍小军周志伟卢震海万相斌李春鸣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吻合器并发症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