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
- 作品数:28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舌鳞状细胞癌对卡铂耐药过程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Tca8113对卡铂(carboplatin)体外耐药过程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1,ERCC-1)的表达与癌细胞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逐步递增法将不同质量浓度卡铂体外作用于Tca8113,设置1个对照组并筛选出6个耐药组(1~6组);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每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ction,IC50),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每组细胞ERCC-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随着耐药性的逐渐增加,各组细胞ERCC-1在mRNA水平的表达逐渐增加(对照组0.84±0.06,1组0.96±0.06,2组1.07±0.11,3组1.13±0.09,4组1.19±0.08,5组1.29±0.07,6组1.47±0.08),相邻或间隔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ERCC-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逐渐增加(对照组0.69±0.05,1组0.86±0.04,2组1.01±0.04,3组1.24±0.09,4组1.44±0.14,5组1.56±0.19,6组1.88±0.22),相邻或间隔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IC50值与RT—PCR条带灰度值呈正相关(r=0.91,P〈0.01);与蛋白质印迹条带灰度值呈正相关(r=0.88,P〈0.01)。结论ERCC-1的高表达可能为Tca8113对卡铂耐药的一个标志;为反转耐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作用靶点。
- 李显李勇邱丽华童熹王启明李婷
- 关键词:卡铂
- 散发性、家族聚集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的PTCH1基因突变分析
- 研究背景: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BCNS),又称Gorlin-Goltz 综合征(Gorlin-Goltz syndrome,GGS),或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 王圆圆王涛倪鑫曾庆香李显王启明
- 关键词:家系
- 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对卡铂耐药过程中ERCC1的表达
- 目的:探讨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对卡铂耐药过程中,ERCC1的表达与癌细胞耐药的关系;探讨两种不同卡铂用药方式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耐药性的影响。
方法:
1.采用逐步递增法将不同浓度卡铂体...
- 李显
- 关键词:TCA8113DNA修复卡铂耐药ERCC1
- 文献传递
- 小鼠树突细胞成熟前后的形态及其微丝蛋白的适应性改变
- 2010年
-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成熟前后的形态及其微丝蛋白的适应性变化。方法经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为未成熟树突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用脂多糖(LPS)诱导成熟树突细胞(mDC),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前后对比分析细胞在成熟前后的表面突起和内部微丝蛋白的变化。结果 mDC高表达CD11c、MHC-Ⅱ和CD86。成熟前的DC体积较小,随着细胞的成熟,直径逐渐增大。成熟过程中,DC表面突起逐渐增多、变粗且变长,呈怒张状,在第7天达到高峰,以后突起逐渐松弛变软,最后又回复至短细、稀疏状态。微丝蛋白主要集中于细胞膜和触突上,其平均荧光强度在LPS刺激24h后最高,48h后明显降低;细胞内F-肌动蛋白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减低,LPS刺激16h后达高峰,以后细胞内又重新出现F-肌动蛋白的表达,且与细胞膜、突起间基本均匀一致。结论树突细胞体积增大,突起增多增长,密度加大,旨在尽可能地增大细胞的表面积,最大限度地发挥DC提取、抗原呈递的功能;细胞核增大,暗示细胞核在抗原的处理、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李代庆李勇季平童熹李显王启明
- 关键词:树突细胞脂多糖细胞骨架
- 聚醚醚酮(PEEK)个性化重建板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聚醚醚酮(PEEK)及其复合物重建板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力分布。方法通过CBCT、Mimics、SolidWorks、Geomagic Studio和ANSYS Workbench等软件建立钛合金、聚醚醚酮(PEEK)、30%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arbon-fiber-reinforced polyetheretherketone,CFR-PEEK)、68%CFR-PEEK重建板有限元模型,以钛合金作为对照。分别模拟两种咬合状态。载荷Ⅰ:前牙区垂直加载300 N;载荷Ⅱ:左侧后牙区垂直加载300 N。结果两种载荷下,重建板最大应力与其屈服强度的比值:PEEK模型>30%CFR-PEEK模型>钛合金模型>68%CFR-PEEK模型;颌骨最大应力:PEEK模型>30%CFR-PEEK模型>钛合金模型>68%CFR-PEEK模型。其中,在前牙区垂直载荷下,PEEK模型重建板和颌骨的最大应力都超过了其屈服强度,其他模型的最大应力均低于其屈服强度。结论 68%CFR-PEEK与钛合金有着相似的应力分布,可以满足颌骨缺损重建机械强度的要求,重建板出现断裂的风险较钛合金降低,但应力屏蔽的发生率略增高。研究结果可为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重建板材料的选择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高慧白丽云李显季平王超
- 关键词:聚醚醚酮下颌骨重建三维有限元分析
- 竞赛培训式教学方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 2021年
- 如何提高眼科研究生眼科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临床科研课题设计能力和临床手术技能是眼科研究生教学中需要探索的重要内容,作者坚持以临床技能竞赛为契机,通过对技能竞赛带教的摸索,将技能竞赛的训练方法改良后应用于研究生教学,形成一套适用于眼科研究生临床教学的方法。作者通过回顾分析临床工作中对研究生的临床技能竞赛培训实践,总结了研究生临床技能竞赛教学中眼科培训内容、方法及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王朝奎李显
- 关键词:眼科学教学方法
- 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D3诱导人口腔鳞癌细胞凋亡的前期研究
- 研究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D3对人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潜在作用,为治疗口腔癌提供新的策略和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本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维生素D3单独或者联合作用于人类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
- 肖婷婷李勇李显冯佳立
- 关键词:凋亡阿司匹林BCL-2OSCC维生素D3
- 文献传递
- 石辛含片在下颌第三阻生磨牙拔除术后伤口恢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 研究目的:研究石辛含片在下颌第三阻生磨牙拔除术后伤口恢复中的疗效。研究方法:对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3组(n=50)。石辛组患者术后含化石辛含片,0. 6 g/次,4次/d;头孢组患者术后口服头孢类抗生素,0. 5...
- 李勇谢润春朱露颖李显
- 关键词:拔牙术抗生素
- 文献传递
- 甲基莲心碱对Tca8113/CB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 2011年
- 目的建立人舌鳞癌卡铂耐药细胞株Tca8113/CBP,探讨甲基莲心碱Nef对Tca8113/CB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逐步递增卡铂浓度、体外间歇诱导法建立Tca8113/CBP耐卡铂细胞株;MTT法检测Nef对Tca8113/CB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RT-PCR法检测Nef作用前后Tca8113/CBP内耐药相关基因肺耐药蛋白LRP与成纤维细胞肌型原肌球蛋白FMT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Nef作用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历时5个月建立的Tca8113/CBP细胞株对卡铂耐药性稳定,耐药指数为4.06。Nef对Tca8113/CBP的卡铂耐药性有逆转作用,逆转倍数达到2.12倍;与Tca8113/CBP细胞比较,经Nef干预后,Tca8113/CBP细胞内LRP与FM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内F-actin的含量也明显下降,排列整齐,分布趋于均匀,接近非耐药Tca8113细胞水平。结论 Nef对Tca8113/CBP的卡铂耐药性有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干预Tca8113/CBP细胞内LRP和FMT表达,增加Tca8113/CBP细胞内卡铂的含量,改变微丝结构,降低细胞黏附能力,干扰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 王启明李勇李显童熹李婷
- 关键词:甲基莲心碱卡铂耐药性逆转
- 口腔癌术后化疗早期血小板升高相关因素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后化疗早期血小板升高的意义。方法:查阅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术后化疗的86例口腔癌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化疗前及化疗第一至四周期PLT数,探寻血小板数(Platelets,PLT)的变化规律;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术后化疗46例口腔癌患者,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晨起空腹采血,检测血液常规,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Flt-3配体(Flt-3 ligand,FL)及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含量。结果:①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86例口腔癌患者有27例化疗期间出现PLT先升高再降低的现象,且升高较化疗前具有显著性(P<0.05)。②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46例口腔癌患者化疗前PLT各参数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PLT、血小板压积(Platecrit,PCT)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则明显降低(P<0.05);化疗前血清中FL、TPO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FL明显降低(P<0.05),TPO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11.5个月行化疗时,骨髓造血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而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确实受到一定的抑制;化疗早期血小板升高是由于外周血中血小板破坏减少,而非骨髓生成血小板增多所致;化疗早期血小板升高不能代表肿瘤治疗无效,或者癌细胞发生转移。
- 陈英李勇邱丽华李显王启明李婷
- 关键词:口腔癌化疗血小板升高FLT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