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秋

作品数:106 被引量:641H指数:13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2篇科技成果
  • 5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脑梗
  • 27篇梗死
  • 26篇脑梗死
  • 25篇血管
  • 22篇急性
  • 19篇缺血
  • 13篇卒中
  • 12篇溶栓
  • 11篇脑血
  • 11篇灌注
  • 10篇脑缺血
  • 10篇急性脑梗死
  • 9篇动脉
  • 8篇溶栓治疗
  • 8篇疗效
  • 8篇脑血管
  • 8篇梗塞
  • 8篇出血
  • 7篇血清
  • 6篇短暂性

机构

  • 80篇唐山工人医院
  • 19篇河北医科大学
  • 10篇华北理工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淮安市第三人...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02篇李永秋
  • 17篇李瑜霞
  • 16篇张冬森
  • 14篇高轩
  • 12篇高海凤
  • 11篇马洪颖
  • 11篇马建国
  • 10篇刘舒
  • 10篇吴秀玲
  • 10篇卢宝全
  • 7篇尹春丽
  • 7篇刘春芹
  • 6篇鲁琳
  • 6篇李相华
  • 5篇姚绍鑫
  • 5篇徐静红
  • 5篇王丽英
  • 5篇高海凤
  • 4篇张昱
  • 4篇马建国

传媒

  • 7篇中风与神经疾...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临床荟萃
  • 4篇中国神经免疫...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3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应用rtPA与梗塞局部应用UK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对照研究
李永秋马建国卢宝权张凤茹姚绍鑫等
该研究明确地提出静脉应用rtPA治疗方法简便快捷、治疗费用低、安全、疗效良好,是目前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最佳方案。其在具有头部CT和MRI、凝血系列监测手段及良好素质专科队伍的医院均可进行。通过在几家大医院进行验证,取...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惊厥样动作与梗死部位的关系
2007年
卢宝全张冬森吴秀玲李永秋马建国
关键词:脑梗塞惊厥椎-基底动脉
体外癫痫模型中低温阻断神经元细胞过度同步放电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低温在治疗癫痫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学机制。方法使用单-双-膜片钳技术,对4-氨基吡啶诱导的癫痫小鼠模型的海马和皮层神经元细胞进行穿孔,分别记录不同温度下细胞的电生理变化。结果持续低温能阻断4-氨基吡啶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的持续性放电并增加输入电阻。通过双-膜片钳记录显示相距较远的CA1和CA3区域的锥体神经元有显著的同步性,但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间的同步性较弱。在CA1和CA3神经元中,低温可以阻断节律性动作电位的放电行为,并能破坏其同步性;但在中间神经元中低温阻断节律性放电时并不会破坏动作电位。结论低温对γ-氨基丁酸传导和分泌影响程度不同,干扰了神经网络的同步放电,从而阻断癫痫样放电。另外,γ-氨基丁酸释放导致的中间神经元动作电位持续放电,也增强了低温的抗癫痫作用。
高轩黄金伟刘舒李永秋李洪亮李莉萍
关键词:癫痫Γ氨基丁酸
荞麦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荞麦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荞麦黄酮剂量组(100、200、400mg/kg)及尼莫地平组(6mg/kg),各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5d,末次给药2 h后,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将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并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值、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MDA、IL-1β、TNF-α、ET、iNOS及NO含量均显著升高,而SOD及IL-10含量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荞麦黄酮各剂量组(100、200、400mg/kg)能不同程度改善上述指标。结论:荞麦黄酮在100~400 mg/kg剂量范围内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及降低血管活性物质ET、NO含量相关。
谭双李丽赵爽李永秋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
马建国李永秋
该研究属临床医学应用研究。主要内容为评价于急性脑梗塞超早期静脉给予大剂量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溶栓治疗时间窗,用药剂量以及溶栓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溶栓治疗对纤溶系统的影响诸问题。结果:应用尿激酶组,在治疗半...
关键词:
关键词:纤维蛋白溶解剂尿激酶溶栓疗法
以基底节区出血为表现的动静脉畸形2例报告
2005年
患者,女,19岁,主因头痛、左侧肢体活动不利5小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120/75mmHg,神清语利,精神差,左侧中枢性面舌瘫,脑膜刺激征(+),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左侧偏身深、浅感觉减退,双侧病理征(+).心、肺、腹查体未见导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均无异常.头部CT: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全脑血管造影术:右侧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右脉络膜前动脉异常增粗(分两支),末梢分支呈簇样一团,静脉期可见异常粗大引流静脉引流至直窦,余未见异常.诊断:右侧丘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男,33岁,主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3小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130/80mmHg,神清,言语欠流利,右侧中枢性面舌瘫,颈软,克氏征(-),右侧肌力0级,右侧病理征(+),心、肺、腹查体(-).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血脂、血流变无异常.头部CT:左侧壳核出血.全脑血管造影术:左侧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豆纹动脉异常团状血管,供血动脉来自于左侧大脑前、大脑中动脉,静脉期可见异常粗大引流静脉至上矢状窦,余未见异常.诊断:左侧壳核动静脉畸形.
刘娜李永秋卢保全
关键词: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全脑血管造影术动脉异常中枢性面舌瘫静脉引流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主要评价脑梗死患者治疗时给予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诊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行为逻辑面试(Behavior Based Structure Interview,BBSI)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BBSI评分和MMSE评分相比,对照组BBSI评分为(7.56±2.81)分,观察组BBSI评分为(6.38±1.33)分,观察组BB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MSE评分为(20.68±2.15)分,观察组MMSE评分为(25.81±2.80)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患者时给予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BBSI评分、MMSE评分得到改善,推广价值高。
谭双李相华刘春芹马洪颖张冬森王婷婷李永秋
关键词:脑梗死针灸康复训练认知功能障碍
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治疗tPA、PAI、PLG、D-D监测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对纤维系统的影响以及各指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 69 例病后 24h 内就治的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 4 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2h、24h、7~10d 进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 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 A I)、纤溶酶原( P L G)、 D二聚体( D D)检测。结果 对照组t P A、 P A I、 P L G、 D D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期无变化,溶栓治疗组于治疗后 2h t P A 及 D D 明显升高, P A I、 P L G 下降。溶栓治疗并发出血的病例,于治疗后 24h P A I仍明显降低。结论 溶栓治疗病例存在超早期纤溶激活,凝血障碍是溶栓治疗并发出血的重要机制。
李永秋马建国张晶
关键词:TPAPAIPLG脑梗塞溶栓疗法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ACI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加尤瑞克林0.15PNA,加丁苯酞注射液100mL,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分:7.24±6.05比8.38±3.70,5.26±3.95比8.26±3.40,均P〈0.01);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45.7%(16/35)比60.0%(21/35),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ACI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李茜张冬森郭娜飞李相华陈荔枝李永秋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尤瑞克林丁苯酞注射液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脑梗死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探讨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岁46例的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选取的>60岁46例无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对比,用ELUSA和酶标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以及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结果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对照组感染24例,感染率52.2%,梗死组感染37例,感染率80.4%,结果表明梗死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梗死组患者血清中Hp-IgG浓度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是老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脑梗死患者应注意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症的治疗。
刘舒李永秋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幽门螺杆菌脑梗死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