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皎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骨髓
  • 7篇骨髓瘤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干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骨髓瘤细胞
  • 2篇流式细胞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流式细胞术检...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共培养
  • 2篇骨髓标本
  • 2篇标本

机构

  • 6篇江苏大学附属...
  • 3篇江苏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李皎
  • 6篇费小明
  • 5篇王欢
  • 5篇王丽霞
  • 5篇朱彦
  • 3篇陆化
  • 3篇汤郁
  • 2篇罗鸣
  • 2篇王韵
  • 2篇李俊霞
  • 2篇余先球
  • 2篇尤海燕
  • 2篇蒋茜
  • 2篇雷芳
  • 2篇陆益龙
  • 1篇杨姣
  • 1篇童珊珊
  • 1篇夏雷
  • 1篇童姗姗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骨髓瘤细胞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暂时和(或)长期性改变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与骨髓瘤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MSC的全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目前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就对此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正常人骨髓MSC与骨髓瘤细胞株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培养前后,用全基因表达芯片检测MSC全基因mRNA的表达谱,比较正常MSC在与骨髓瘤细胞共培养(MC组)或共培养后去除骨髓瘤细胞后继续单独培养的MSC(MA组),和MSC单独培养的对照组(MK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MC组与MK组相比较,在所有分析的10 000个基因中共发现837个差异基因(837/10 000,8.37%),其中有472个基因表达上调(472/837,56.39%),365个基因表达下调(365/837,43.61%)。而MA组与MK组相比较,共发现367个差异基因,其中有218个基因表达上调(218/367,59.40%),149个基因表达下调(149/367,40.60%)。从芯片结果中筛选出MMP1、FGFR2、ANGPTL4、MFAP5、TGM2、STC1、CCL7和IL-32这8个基因,经定量PCR验证后的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骨髓瘤细胞可以诱导正常骨髓MSC多种基因表达改变,并且有些改变即使在骨髓MSC脱离骨髓瘤细胞后仍可存在;此外,初步筛选到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个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既往未见报道,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李俊霞李皎王欢汤郁杨姣夏雷朱彦陆化王丽霞费小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基因表达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共培养时EphB4/ephrinB2表达异常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共培养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对MSC EphB4/ephrinB2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ranswell培养体系,将正常骨髓MSC分别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细胞共培养7、12 d后分别应用实时定量RT-PCR和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骨髓MSC的EphB4/ephrinB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骨髓MSC与U266、RPMI8226共培养后,与对照组MSC相比,生长和形态未见明显改变,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骨髓MSC EphB4/ephrinB2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在共培养7 d的时间点上除EphB4在RPMI8226共培养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 d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共培养组MSC胞膜胞浆EphB4/ephrinB2表达下降。结论: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在与正常骨髓MSC共培养后,诱导骨髓MSC EphB4/ephrinB2表达的下调,可能通过MSC成骨-破骨活动的脱耦合,参与骨髓瘤骨病的发生。
王欢李皎朱彦陆化童珊珊余先球王丽霞汤郁费小明
关键词:骨髓瘤骨病间充质干细胞EPHB4EPHRINB2
骨髓瘤细胞株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AP和APRIL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骨髓瘤细胞株共培养对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增殖诱导配体(APRIL)和B细胞激活因子(BAF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并鉴定其成骨分化能力。实验分为BMSCs单独培养的阴性对照组(A组)、BMSCs与U266细胞共培养组(B组)和BMSCs与RPMI8226细胞共培养组(C组)。培养7d和12d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BMSCs中FAP、APRIL和BAFF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三组BMSCs形态相似,均具有成骨分化能力。与A组相比,B、C组培养7d后,APRIL、FAP mRNA表达降低(P<0.05),而7d和12d后的BAFF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MSCs与骨髓瘤细胞株U266或RPMI8226共培养后,改变FAP和APRIL表达,从而参与骨髓瘤的病理过程。
李皎王欢朱彦陆化童姗姗余先球王丽霞汤郁费小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增殖诱导配体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量同质骨髓标本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小量同质骨髓标本流式细胞术(FCM)浆细胞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MM标本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和FCM动态检测76例次,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和尿M蛋白水平。结果 FCM检测浆细胞百分比和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呈直线正相关(r=0.874,P<0.05)。FCM检测IgG型和IgA型各1例患者的异常浆细胞变化较检测M蛋白快(P<0.01);FCM检测骨髓瘤细胞比例变化较检测M蛋白快(P<0.01)。结论 FCM检测联合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进一步提高MM诊疗水平。
朱彦王欢李皎雷芳王丽霞王韵尤海燕蒋茜陆益龙罗鸣费小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流式细胞术
G146.骨髓瘤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种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俊霞李皎陆化王欢夏雷朱彦费小明
文献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龛位被引量:1
2011年
既往研究提示造血十细胞(HSC)的自我更新、分化等生物学特性受骨髓内特定的微环境即龛位调节。HSC龛位由黏附分子、细胞表达的信号分子、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等非细胞与细胞成分构成。近期多项研究提示在骨髓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骨髓中也存在与HSC龛位类似的骨髓瘤细胞龛位。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或可溶性因子的分泌诱导其周围骨髓微环境出现多种异常,产生适合骨髓瘤(于)细胞的龛位,而骨髓瘤细胞龛位反过来参与骨髓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耐药等过程。本文就骨髓瘤细胞的龛位作一综述。
李皎费小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微环境造血干细胞血液学
G22.小量同质骨髓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过程中的作用
王欢罗鸣费小明李皎雷芳王丽霞朱彦王韵尤海燕蒋茜陆益龙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