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红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种群
  • 3篇猕猴
  • 2篇种群生态
  • 2篇灵长类
  • 2篇保护区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分布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生化指标
  • 1篇血液生化指标...
  • 1篇驯化
  • 1篇亚热带
  • 1篇蛇类
  • 1篇蛇类资源
  • 1篇社鼠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生命表
  • 1篇生态特征
  • 1篇鼠类群落
  • 1篇爬行动物

机构

  • 8篇华南濒危动物...
  • 1篇海南省霸王岭...

作者

  • 8篇李艳红
  • 4篇王骏
  • 4篇江海声
  • 3篇冯敏
  • 2篇张剑锋
  • 1篇祁伟
  • 1篇练健生
  • 1篇张剑锋
  • 1篇张钰

传媒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兽类学报

年份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我国灵长类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借鉴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我国灵长类学文献的各种特征,定量地描绘我国灵长类学研究结构,反映我国灵长类学研究状况.结果表明,动物学研究等8种期刊是我国灵长类学研究的核心期刊.我国灵长类学研究分为:起步、停滞、恢复与发展及持续发展4个阶段,持续发展阶段集中了总文献量的89%,是我国灵长类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我国17种灵长类动物(包括所有特有种)作过研究,其中对Macacamulatta的研究最多;研究学科以生理学、形态与解剖学、生态与行为学、饲养学为主(占总文献量的82%);猕猴属Macaca在各学科研究中都占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灵长类学研究在学科及物种方面都不平衡,有必要增加对较薄弱的学科、灵长类种类研究的投入,使它们能共同发展.
李艳红江海声
关键词:灵长类计量学
粤、桂、琼、湘四省区灵长类动物分布及地理生态被引量:4
1995年
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四省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区域,本区域分布有8~9种灵长类动物,是我国灵长类主要分布区之一.在本区所分布的灵长类动物中有6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一种及两个亚种为本区所特有,在这9种灵长类动物中现存数量最少的是黑长臂猿,仅约20只左右,现存数量最多的是猕猴,大约10000只,其它几种的数量都为几千只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在华南地区开展的猕猴、叶猴、长臂猿等研究及其它野生动物调查结果,对本区内的灵长类动物分布等综述报道,为制定本地区灵长类动物整体保护策略提供基础资料.
江海声王骏李艳红冯敏吴名川
关键词:灵长类
海南南湾猕猴种群增长的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对海南南湾猕猴1965~1994年间的种群动态和雌性猴生命表的研究表明,该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1987年后种群增长率和繁殖率有所下降,猴群中非成年猴比例已不足50%。半驯化雌性猴的逐年存活率到17岁仍达0.58,通过对存活曲线和寿命期望曲线的分析,南湾雌猴寿命可达33~38岁。婴猴死亡率较低、成年猴死亡率较高,存活曲线属Ⅰ形即凸形。研究表明静态生命表编制方法不适于灵长类,在建立标准化存活曲线时应考虑种群综合死亡系数。猕猴通过存活率、繁殖率、群体结构变化等社群调节机制达到种群平衡。对南湾猕猴近年内每年可捕捉利用100~150只左右,10岁以上的猴应占50%以上,在不影响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可适当多捕一些成年雄猴。
江海声练健生冯敏王骏李艳红
关键词:猕猴种群增长生命表
南湾自然保护区鼠类群落结构分析
1998年
应用线路样方铗日法,调查海南省南湾保护区的鼠类群落,采用ShannanWiener群落的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和Whitaker指数相似,分析南湾旱、雨季和不同栖息地(居民区、旅游区、灌林、次生季雨林)的鼠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①旱、雨季对鼠类组成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其中,群落间相似系数为844%,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36和133,均匀度指数069和068;②4种生境可分为居民区类型、过渡类型(旅游区)和林区类型(灌林、次生季雨林)3种类型,其中过渡类型更接近于林区类型,与灌林、次生季雨林的相似性指数分别为573%和6389%,而与居民区的是26%5%.
李艳红江海声苏文拔张剑锋
关键词:鼠类群落
广西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特征被引量:8
1996年
1988~1995年,采用定点观察法和绝对计数与相对计数结合法对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作了调查研究。1990年核心区有猕猴14群,500只左右,猴群密度1.6群/km2,种群密度55.6只/km2.猴群大小平均33.8±23.1(n=6)只。一般每隔4~5年分群一次,猴群群体年均增长率14.8%,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猴群中成年猴性比为7.6±6.5(n=12),1~3岁组的性比为0.74±0.61(n=4),群内未成年猴比例为67.7±3.1%(n=12)。发情交配期最早11月12日,最晚次年1月20日,高峰期12月上旬,持续3个月.产仔期最早4月1日,最晚8月14日,高峰期5月上旬,持续时间4个半月.繁殖率45.5%~100%,平均75.4±13.2%(n=21)。新生猴死亡率较低,新生猴性比(雌:雄)平均0.74±0.34(n=5)。
王骏冯敏李艳红
关键词:猕猴种群生态亚热带龙虎山
人工半驯化猕猴18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被引量:4
1997年
猕猴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动物,其血液生化指标是机体状况的重要标志。猕猴的正常血液生化指标参考值已有报导。结合海南南湾自然保护区猕猴的生态研究,对人工半驯化猕猴的18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祁伟李艳红张钰
关键词:猕猴血液生化指标
海南南湾保护区社鼠种群生态被引量:6
1997年
1994~1995年在海南南湾半岛进行了鼠类群落调查。社鼠(Ratusniviventer)为该调查区域的优势种。研究发现:不同生境即居民住宅区、山脚旅游区、山地自然植被区的上夹率分别为0,3.5%,4.2%,说明社鼠是较为典型的林地鼠种;社鼠分布密度随着猕猴栖息地植被质量发生变化,栖息地植被好,社鼠分布密度高,反之,则低;社鼠各季捕获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性别、同年龄组社鼠的肥满度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南湾社鼠与南湾猕猴之间存在一定的生态位重叠;季节变化对南湾社鼠种群的影响不大;南湾社鼠与内陆社鼠种群比较所存在的差异,主要与该区气候的热带特点导致食物条件变化的影响有关。
李艳红王骏张剑锋
关键词:种群生态
从商品蛇的出口看我国蛇类资源的利用
1997年
从商品蛇的出口看我国蛇类资源的利用刘进1)李艳红2)范国宽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锦渡动植物检疫局,深圳518001;2)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我国蛇类资源十分丰富,每年有一定数量出口,仅出口到香港的活蛇就达一万多条,还有数百吨蛇肉及相当数量的蛇皮、...
刘进李艳红范国宽
关键词:蛇类资源两栖爬行动物濒危物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