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敏

作品数:15 被引量:7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猕猴
  • 2篇灵长类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分布
  • 1篇动物资源
  • 1篇驯养
  • 1篇野生猕猴
  • 1篇幼仔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压力
  • 1篇声行为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态特征
  • 1篇食性
  • 1篇坡鹿
  • 1篇武陵山
  • 1篇灵长目
  • 1篇面部表情
  • 1篇叫声
  • 1篇MULATT...

机构

  • 8篇华南濒危动物...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冯敏
  • 6篇王骏
  • 6篇江海声
  • 2篇刘振河
  • 1篇练健生
  • 1篇袁喜才
  • 1篇李艳红

传媒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野生动物
  • 1篇Zoolog...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1篇1997
  • 4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猕猴的食性被引量:17
1994年
采用跟踪观察法对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猕猴种群的食性及其与植被类型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猕猴主要选择季雨林或次生季雨林为其觅食场所,栖息地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种类直接影响其食性,猕猴对植物各部位的采食频度随植物生长期而变化.
王骏江海声刘振河冯敏
关键词:猕猴食性
野生猕猴(Macaca mulatta)通讯行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1990年
本文报道了野生猕猴通讯行为的初步研究结果。分别观察成年雌性和幼年猴的鸣叫和表情行为。猕猴正常时的表情自然轻松,有时发出一些声音。在听觉上成年雌猴的叫声为“hè”,幼年猴叫声为“ēn”,其最大共振峰频率Fmax分别为900Hz和1000Hz。猴受惊时表情紧张,双目圆睁,微张口,两嘴角外拉。成年雌猴和幼猴分别发出“kè”和“giè”的叫声,其最大共振峰频率分别为550Hz和350Hz,与正常叫声相比,惊叫声的最大共振峰频率降低,各单叫声持续的时间较短。
江海声冯敏林淑然
关键词:猕猴叫声面部表情
粤、桂、琼、湘四省区灵长类动物分布及地理生态被引量:4
1995年
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四省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区域,本区域分布有8~9种灵长类动物,是我国灵长类主要分布区之一.在本区所分布的灵长类动物中有6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一种及两个亚种为本区所特有,在这9种灵长类动物中现存数量最少的是黑长臂猿,仅约20只左右,现存数量最多的是猕猴,大约10000只,其它几种的数量都为几千只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在华南地区开展的猕猴、叶猴、长臂猿等研究及其它野生动物调查结果,对本区内的灵长类动物分布等综述报道,为制定本地区灵长类动物整体保护策略提供基础资料.
江海声王骏李艳红冯敏吴名川
关键词:灵长类
猕猴群内个体间的协作和竞争(英文)
1995年
对华南地区四个野生猕猴群(深圳内伶仃岛、海南南湾半岛、广西龙虎山和湖南索溪裕)群内个体间的协作和竞争性行为的研究表明:婴猴由于其行为个体发育的不成熟,行为形式单调;成雄、成雌和未成年组协作和竞争活动是均衡的,但协作和竞争方式却不同.借助主成份分析发现在协作和竞争性行为分布上,挑衅性(威吓、攻击)行为对各年龄、性别组间差异的贡献量最大,结盟行为最少;竞争活动中:成雄挑衅行为最频繁,成雌较多,未成年组较少.协作活动中:成雄的结盟较少,成雌和未成年组结盟活动较多且比例相近.尽管猕猴群内个体间协作和竞争活动大都为食物、休息或活动地等,但协作和竞争方式对个体在群内的等级序位的获得和维持,进而获得个体利益有重要的作用.对各年龄、性别组的协作和竞争性行为分布的聚类分析表明:随年龄的增长,猕猴个体协作和竞争方式的性差异越为明显.
冯敏王骏
关键词:MACACAMULATTACOOPERATIONCOMPETITIONBEHAVIORAL
华南地区人口压力增长对猕猴(Macacaspp.)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1995年
通过研究本世纪初和现今两个历史时期华南地区猕猴分布、人口和耕地变化发现,猕猴在本世纪初为随机分布,现今已为聚集分布.在现今生产力水平下,180人·km-2是猕猴分布限量.本世纪初区内有猴分布的县(市)为61%,现今仅为23.47%.21世纪30年代前后预计尚余15.2%县(市)仍有猴分布,主要分布在湘西北、桂西及湘、桂、粤交界的南岭一带,琼西南尚余少数.
江海声练健生王骏刘振河冯敏
关键词:猕猴人口压力
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资源及其保护
1997年
1989~1990年,针对不同类群的动物,采用直接和间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的哺乳动物资源和它们的栖息地植被作了调查。记录该区哺乳动物44种,隶属8目21科,其中热带-亚热分布27种(占61.3%),与其所处热带、亚热带过渡区的地理位置一致。哺乳动物栖息地植物群落有4种,各有不同的群落特点。
王骏冯敏韦汉东隆成洽黄东生
关键词:哺乳动物
坡鹿幼仔驯养与生长发育被引量:6
1995年
邦溪自然保护区于1990—1993年,从大田自然保护区引进坡鹿幼仔18头。用母山羊哺乳法喂奶,断奶时平均体重达28.64kg。雌性在3个月龄前生长速度高于雄性,而在3个月龄以后雄性生长速度快于雌性。
袁喜才卢成华冯敏云大兴莫燕妮符大亮刘德光
关键词:坡鹿幼仔驯养生长发育
湘西北武陵山区域猕猴资源及其保护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通过对湘西北武陵山区猕猴资源的实地调查,并对猕猴生态习性进行定点跟踪观察,发现猕猴栖息地类型主要有石英砂岩山地、石灰岩山地和沉积岩及部分沉积变质岩中山山地等;猴群觅食高峰为上午9:00~11:00;下午3:00~5:00;日活动觅食时间占67.9%,休息时间占32.1%繁殖率为26.7~86.7%;新生猴死亡率为0.3~33.3%。
王骏江海声冯敏
关键词:猕猴生态特征武陵山
灵长类声行为研究进展被引量:4
1993年
灵长类动物以鸣声、触觉、视觉及化学物等方式进行通讯,树栖性动物偏重声通讯;地栖性的主要是声音及视觉;夜行性多为声音和化学通讯。声通讯作为灵长类动物通讯的主要形式,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动物声通讯趋于完善而不需其它通讯媒介的辅助,因而声行为是灵长类通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冯敏江海声
关键词:灵长目声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