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蕴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肉瘤
  • 2篇信号
  • 2篇信号传导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肉瘤
  • 2篇肿瘤
  • 2篇恶性
  • 1篇信号通路
  • 1篇预后
  • 1篇治疗及预后
  • 1篇软组织肿瘤
  • 1篇上皮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辅助
  • 1篇通路
  • 1篇统计学
  • 1篇突变
  • 1篇组织肿瘤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天津市肿瘤防...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杨蕴
  • 3篇杨吉龙
  • 3篇王国文
  • 2篇杜晓玲
  • 1篇赵军
  • 1篇周文雅
  • 1篇郝梦泽
  • 1篇周文雅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恶性间叶肿瘤的间叶-上皮表型转化研究进展
2014年
相对于上皮性肿瘤的上皮-间叶表型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间叶-上皮表型转化(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MET)的研究,恶性间叶性肿瘤中MET相关研究较少。MET在分子水平上反映为上皮性标志物如E-钙粘素E-cadherin的上调和间叶性标志物如波形蛋白Vimentin的下调,其过程涉及始动信号、转录因子调节、表面标志物的改变、信号通路改变等多个环节。本文概述了恶性间叶肿瘤中与MET紧密相关的TGF-β等始动因素、SNAI等关键转录因子、mi RNA调节因素对重要细胞信号通路等影响及MET对肿瘤的演进及转归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为针对MET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杨吉龙杜晓玲王国文杨蕴
关键词:肉瘤E-钙粘素
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辅助抗PD-1 vs靶向治疗:中国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与目的:众多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治疗及靶向治疗均可显著延长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的无复发生存时间(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然而,抗PD-1辅助治疗在中国真实世界中的治疗效果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中国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接受抗PD-1辅助治疗的RFS,并与BRAFV600抑制剂vemurafenib进行初步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30日—2020年8月30日来自中国3所癌症中心的120例已经切除的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信息。这些患者都接受了术后辅助性的pembrolizumab/toripalimab或vemurafenib治疗。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RFS,采用log-rank检验来判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接受辅助性抗PD-1治疗的90例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中位RFS(median-RFS,mRFS)为16个月(95%CI:14~18个月);12个月RFS率为69.5%(95%CI:64.6%~74.4%),24个月RFS率为45.8%(95%CI:40.5%~51.1%)。30例接受vemurafenib治疗的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mRFS为18个月(95%CI:10~21个月),12个月RFS率为62.8%(95%CI:54.0%~71.6%),24个月RFS率为35.9%(95%CI:27.1%~44.7%)。分层分析初步结果显示,抗PD-1治疗组和vemurafenib组的RFS没有明显差异。其次,BRAFV600E是否突变可能不影响抗PD-1治疗的RFS。另外,在本研究中,对于BRAFV600E突变的患者,术后接受抗PD-1治疗或vemurafenib,其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后,虽然皮肤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RFS优于肢端型患者,来源不明患者的RFS最差,但在中国真实世界中,抗PD-1辅助治疗的治疗效果仍较差。结论:作为中国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辅助抗PD-1治疗的真实世界数据,在本研究中,辅助性抗PD-1治疗与辅助vemurafenib治疗效果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对于中国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我们可能仍然需要探索更多的联合治疗来改善其辅助治疗的效果。
李婷徐宇贾东东廖智超孙伟吴海啸任志午赵军邢汝维滕胜杨蕴杨蕴李涛杨吉龙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BRAF突变
肉瘤中FGFR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肉瘤是来自于神经、肌肉、脂肪和骨骼等间叶组织的少见的恶性肿瘤,它可以发生于全身各处,尤其好发于肢体深部组织。在成人恶性肿瘤中肉瘤只占1%,而在儿童肿瘤中占21%[1]。在肉瘤中,软组织肉瘤占肉瘤的大部分,原发恶性骨肿瘤只占10%左右[2]。由于这种疾病发病率低,亚型繁多,加上疾病进展迅速和病灶易复发转移而导致预后不良。
周文雅王国文杨蕴杨吉龙
关键词:肉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分子靶向治疗
浅谈软组织肉瘤的误诊和误治被引量:1
2015年
软组织肉瘤( soft tissue sarcoma,STS )是来源于间叶组织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8%~1.0%[1]。近年来,随着 STS诊断技术的提高、手术方法的改进、新的抗肿瘤药物的问世和新的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STS 的诊治不断规范,其预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目前,国内 STS患者一般是在肿瘤医院专科接受诊治,但仍有部分患者是在综合医院的骨科或普通外科接受诊治。由于非肿瘤专科医生与肿瘤专科医生在诊治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诊治患者中常出现误诊和误治。外科的误诊和误治又称为非计划手术治疗。国外 STS非计划手术治疗的发生率为18%~59%[2];国内尚无明确统计,但在专科医院再就诊患者中经常见到。有些患者,尤其是初诊治患者,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而失去了最佳的时机,严重影响了预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杨蕴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肉瘤误诊
骨肉瘤重要信号通路的遗传学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通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micro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方法检测人骨肉瘤基因组的拷贝数异常,探讨并验证骨肉瘤重要信号通路的遗传学异常及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aCGH检测10例新鲜骨肉瘤标本的基因拷贝数变化,然后利用基因和基因组京都百科全书通路分析方法(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确定骨肉瘤有关信号通路的基因改变,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对10例骨肉瘤标本的aCGH数据进行KEGG通路分析发现33条信号通路的分子有明显的基因拷贝数改变,20条信号通路的分子存在明显的基因扩增,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mTOR通路;13条信号通路的分子存在明显的基因缺失,如Wnt和Hedgehog通路.另外,还发现与细胞-细胞-基质相互作用相关的信号通路也存在明显的遗传学改变,如CAMs和紧密连接信号通路存在基因扩增、黏着连接通路存在基因缺失.通过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证实VEGF信号通路中的VEGFA基因明显扩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证实骨肉瘤中VEGFA蛋白高表达,并且与微血管密度紧密相关.结论 骨肉瘤信号通路的遗传学改变涉及VEGF、mTOR、Wnt、Hedgehog、CAMs、紧密连接、黏着连接信号通路及其他26条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的遗传学改变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为骨肉瘤针对特定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分子遗传学依据.
周文雅王国文郝梦泽杜晓玲杨蕴杨吉龙
关键词:骨肉瘤信号传导微阵列分析比较基因组杂交
Ⅲ期软组织肉瘤规范化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对Ⅲ期软组织肉瘤规范化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67例经同一临床路径治疗的Ⅲ期肢体软组织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确立切缘类型、肿瘤大小、解剖深度、术后随访期间是否肺转移、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为影响因素,观察各影响因素对主要指标总生存(0S),次要指标无转移生存(DRFS)的影响及各切缘类型的复发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解剖深度、转移出现时间与OS相关(P<0.05);肿瘤大小、解剖深度与DRFS相关(P<0.05).切缘类型、新辅助化疗与OS、DRFS无相关性.各切缘类型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盲目扩大切除并不能使患者的局部控制及生存受益,同级别肉瘤的大小及解剖深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术后化疗期间发生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差.新辅助化疗对患者的OS及DRFS的影响尚无定论.
赵军杨蕴
关键词:肉瘤软组织预后统计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