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岗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神经损伤
  • 4篇臂丛
  • 3篇肌移植
  • 3篇股薄肌
  • 3篇股薄肌移植
  • 2篇解剖学
  • 2篇臂丛神经
  • 2篇臂丛神经损伤
  • 1篇断层解剖
  • 1篇断层解剖学
  • 1篇断面解剖
  • 1篇虚拟中国人
  • 1篇腰骶
  • 1篇趾短伸肌
  • 1篇伸肌
  • 1篇数据集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研究
  • 1篇坐骨
  • 1篇坐骨神经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林晓岗
  • 5篇顾立强
  • 3篇尹博
  • 2篇谢颍涛
  • 2篇相大勇
  • 1篇原林
  • 1篇谢颖涛
  • 1篇黄文华
  • 1篇张元智
  • 1篇金丹
  • 1篇张景僚

传媒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河北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腰骶丛神经的断层解剖学及可视化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观测“虚拟中国人”(VirtualChineseHuman,VCH)Ⅰ号女性腰骶丛神经连续横断面的走行,建立腰骶丛神经的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应用虚拟中国人女Ⅰ号(VCH-FⅠ)数据集,在薄层断面图像上观察腰骶丛神经的构成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应用Amira3.1(TGS)软件对腰骶丛神经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在VCHFemaleI的骨盆薄层断面图像上可以清楚地显示了腰骶丛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和盆腔的其它结构,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的反映腰骶丛神经的解剖学结构特点。结论VCHFemaleⅠ号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腰骶丛神经断面解剖,为腰骶丛神经损伤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形态学依据。
张元智顾立强原林黄文华尹博谢颖涛张景僚林晓岗
关键词:腰骶神经损伤断层解剖学断面解剖虚拟中国人数据集
游离股薄肌移植在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解剖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研究背景 神经修复的关键在于为再生的轴突提供正确的通道,使效应器官获得再支配。吻合神经、血管的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术是目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选择相互匹配的神经(束...
林晓岗
关键词:股薄肌臂丛神经损伤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游离股薄肌移植在臂丛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游离股薄肌移植在臂丛损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47例臂丛根性损伤患者行71次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上肢主要功能,术后随访观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2例患者,26例恢复屈肘、伸指、伸拇功能,肌力M3-M4级;18例恢复屈指、屈拇功能,肌力M3-M4级;2例恢复伸肘功能,肌力M3级;4例屈指、屈拇肌力M1级。结论: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股薄肌移植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有效手术方法。
林晓岗顾立强
关键词:股薄肌臂丛
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及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患者155例(159侧),其中合并坐骨神经损伤35侧。分析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坐骨神经损伤与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分型的关系。结果81.3%的患者为男性,86.5%的患者年龄为20~50岁,83.9%为车祸伤所致。坐骨神经损伤总发病率为22.01%,而在髋臼骨折为17.19%,在单纯髋关节后脱位为12.90%,在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为36.36%。31侧坐骨神经损伤中48.39%为腓总神经成分损伤,51.61%为腓总神经+胫神经损伤。结论车祸伤是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多见于成年男性。坐骨神经损伤主要发生于髋臼后壁、后柱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患者,且腓总神经成分损伤多见。
谢颍涛顾立强林晓岗
关键词: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坐骨神经损伤
游离股薄肌移植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为臂丛神经损伤行游离股薄肌移植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经甲醛防腐固定成人尸体下肢标本30侧。显露闭孔神经前支,沿其走行追踪各分支。自起止点完整游离、解剖20侧带主要神经血管蒂的股薄肌,仔细解剖、分离肌门处的分支,修洁神经、血管,显露肌支的各终支,观察各终支的形态及分布,沿终支向肌支近侧分离。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mm)、直尺(精确度为1mm)、圆规和量角器对各神经肌支及其终支的位置、长度及入肌点进行测量。结果支配股薄肌的神经恒定地来自闭孔神经前支内侧神经束,股薄肌支干内的神经束有1~4条,各束并行无交叉混合,入肌前分为股薄肌前、后支,共发出4~11支[(8.4±1.5)支]终末神经分支入肌,其中前支发出2~5支[(2.7±0.8)支],后支发出2~8支[(5.7±1.2)支]终末神经分支入肌,后支的终末神经分支数目大于前支(P=0),且前支与后支的入肌点在股薄肌短轴(矢状面)上的分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前、后支各有其相对应的神经束(组)。肌内血管、神经及肌纤维相互平行走行。结论在共血管蒂的基础上分离神经束,并在股薄肌远端根据其分布支配区将肌肉及肌腱劈开而分为两个独立的功能单位具有可行性。
林晓岗顾立强谢颍涛相大勇尹博
关键词:解剖学股薄肌臂丛
吻合神经血管的趾短伸肌移植重建手内肌功能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吻合神经血管的趾短伸肌游离移植重建臂丛根性损伤后手内肌功能的相关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经甲醛防腐固定成人尸体下肢标本30侧,显露腓深神经沿其走行追踪腓深神经趾短伸肌肌支,显微解剖分离趾短伸肌,观察趾短伸肌肌肉形态、主要血供来源及主要支配神经走行,测量趾短伸肌的长度、宽度、厚度及腓深神经、趾短伸肌肌支的直径和最大可逆行分离长度。结果短伸肌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肌腹和一条肌腱,趾短伸肌有一个共同的肌腹,3条肌腱,也有4腱发出其中3腱型占80%,4腱型占20%。趾短伸肌长度为(6.15±0.40)cm,宽度为(3.85±0.04)cm,厚度为(0.21±0.02)cm,其主要血供来自足背动脉,受腓深神经的趾短伸肌肌支支配,后者在腓深神经可主干中逆行分离的最大长度为(27.41±2.54)cm。结论趾短伸肌为羽状肌,有独立、恒定的血管、神经支配,且神经逆行分离长度较长,适合行利用吻合血管神经的趾短伸肌移植以重建臂丛根性损伤后手内在肌功能。
尹博顾立强金丹林晓岗相大勇
关键词:臂丛损伤肌肉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