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甸农

作品数:372 被引量:1,320H指数:16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2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7篇电子电信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5篇雷达
  • 130篇合成孔径
  • 128篇孔径雷达
  • 128篇合成孔径雷达
  • 53篇信号
  • 44篇宽带
  • 41篇超宽带
  • 36篇SAR
  • 34篇星载
  • 24篇卫星
  • 23篇仿真
  • 21篇信号处理
  • 21篇目标检测
  • 18篇小卫星
  • 18篇UWB-SA...
  • 17篇成像
  • 16篇自适应
  • 15篇极化
  • 15篇UWB_SA...
  • 13篇调频

机构

  • 354篇国防科学技术...
  • 16篇国防科技大学
  • 3篇北京跟踪与通...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空气动力...
  • 2篇酒泉卫星发射...
  • 2篇北京航天飞行...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 1篇装备指挥技术...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炮兵装备...
  • 1篇空军装备研究...
  • 1篇电子工程学院
  • 1篇新疆军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71篇梁甸农
  • 96篇董臻
  • 46篇何峰
  • 42篇黄海风
  • 31篇朱炬波
  • 30篇周智敏
  • 27篇邹鲲
  • 25篇余安喜
  • 25篇张永胜
  • 20篇刘建平
  • 19篇黄晓涛
  • 15篇孙造宇
  • 15篇常文革
  • 14篇王敏
  • 13篇孔铁生
  • 13篇郭汉伟
  • 13篇陆必应
  • 12篇方学立
  • 10篇杨凤凤
  • 10篇路兴强

传媒

  • 62篇国防科技大学...
  • 58篇信号处理
  • 48篇系统工程与电...
  • 26篇电子学报
  • 20篇电子与信息学...
  • 17篇现代雷达
  • 14篇宇航学报
  • 10篇国防科技参考
  • 8篇电波科学学报
  • 6篇遥感学报
  • 6篇雷达科学与技...
  • 5篇系统仿真学报
  • 5篇2005年中...
  • 5篇第九届全国雷...
  • 4篇全国空间电子...
  • 3篇无线电工程
  • 3篇科学通报
  • 3篇遥感信息
  • 3篇电子科学学刊
  • 3篇第二届高分辨...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5篇2012
  • 22篇2011
  • 19篇2010
  • 24篇2009
  • 21篇2008
  • 23篇2007
  • 41篇2006
  • 44篇2005
  • 23篇2004
  • 11篇2003
  • 16篇2002
  • 28篇2001
  • 18篇2000
  • 20篇1999
  • 8篇1998
  • 8篇1997
  • 9篇1996
3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极化沿航向干涉SAR系统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11年
为最大化全极化沿航向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相对于单极化沿航向干涉SAR系统的运动目标检测优势,建立了一种以可测速区间长度之比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最优解求解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最优解对应的参数设置充分利用了雷达系统的极化信息,最大化了全极化干涉系统在运动目标检测方面的优势。
李廷伟杜湘瑜黄海风梁甸农
关键词:极化干涉动目标检测
组合分形Brown运动模型被引量:8
2000年
针对利用分形Brown运动 (FBM)模型来估计雷达杂波数据时出现的无标度区间很难确定的问题 ,提出了组合Brown运动模型这一概念来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地 (海 )表面随空间的变化种类繁多 ,雷达杂波中蕴涵了多种分维结构 ,且这多种结构共同存在于所有尺度上 .以两个分形Brown运动的组合为例 ,通过理论推导 ,建立了分形Brown运动组合模型及其分形参数的估计方法 ,仿真实验以及实际数据计算 ,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得到了只用一种分形Brown运动模型处理组合模型时的分形参数的关系 ,同时 ,经过理论分析 .得出在不同的尺度上观测组合模型时 。
朱炬波梁甸农
关键词:分形维数雷达杂波
适于大斜视角的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被引量:27
2005年
本文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等效平行轨迹距离模型,计算表明该模型误差远远小于直接基于多普勒参数的二阶距离模型.基于该距离模型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能在大斜视角、高分辨率情况下精确成像.最后对仿真点目标双基地回波进行成像处理,结果与基于二阶距离模型的成像算法相比较,证明了本文等效距离模型和成像算法的优越性.
何峰梁甸农董臻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雷达成像波数域算法
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综述被引量:25
2009年
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是当前雷达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涌现了多种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本文先对已有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进行分类,然后系统研究各类森林高度反演算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各类森林高度反演方法的优缺点,提炼森林高度反演算法的关键,最后指出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的研究方向。
李廷伟梁甸农朱炬波
关键词:极化SARSAR
基于发射信号随机初相结合调频率极性捷变的SAR抗干扰方法被引量:12
2008年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难以抑制场景散射欺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将发射信号的随机初相和调频率极性捷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使得干扰信号无法充分获得SAR处理器在距离向和方位向的压缩增益,提高了处理前后的信干比。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董臻李伟梁甸农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抗干扰
递推样条滤波的工程化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递推样条模型是目标跟踪中的一类高效建模方法,理论研究与仿真实验表明它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健性,但鉴于工程应用问题的复杂性,还需根据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改造。以全测速体制下的弹道目标跟踪为背景,在分析实测数据复杂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工程化应用研究:确定了状态方程和模型更新策略;基于"当前"统计思想,提出了机动适应性更强的"当前"样条模型;引入面向状态的野值检择方法,提高了观测数据质量低时的弹道估计精度;给出了基于不完全预测时间阈值判断滤波发散趋势的方法,和重新初始化的发散应急机制。定性分析和计算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刘也朱炬波梁甸农
天基稀疏阵运动目标检测模糊
2007年
针对利用天基稀疏孔径实现地面运动目标指示时带来运动目标检测模糊的问题,分析了稀疏阵产生运动检测模糊的机理,研究了利用频率正交信号解模糊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解模糊对信号频率的约束条件,提出了稳健、有效的解模糊方法——二级检测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解模糊方法的有效性。
陆必应梁甸农
关键词:地面运动目标天基雷达运动目标检测
综合基追踪和AR模型内插的多频带数据融合
雷达信号融合成像是一种能显著提高成像分辨率的参数化新方法。为了减少了基追踪固有的结构误差对融合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基追踪和AR模型内插的多频带数据融合方法。此方法首先利用AR模型内插方法填补缺失数据,然后通过基追踪...
叶钒何峰梁甸农汪雄良
关键词:基追踪
文献传递
三层植被极化干涉建模及参数反演新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两层植被结构模型是传统三阶段植被参数反演方法的基础,当实际植被结构为三层结构时,三阶段植被参数反演方法精度变差.针对该问题,建立了与三层植被结构模型对应的极化SAR干涉复相关系数模型,分析了传统三阶段植被参数反演方法精度变差的原因,提出了基于双基线极化SAR干涉的三层植被参数反演新方法,新方法充分考虑了三层植被干涉复相关系数的特征,比传统的三阶段植被参数反演方法更适合于三层植被结构,反演性能更好.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的复相关系数模型的正确性和反演新方法的优越性.
李廷伟黄海风梁甸农朱炬波
关键词:散射机理
大时带积线性调频信号源幅相误差分析与校正被引量:7
2004年
针对产生LFM信号的数字方法 ,分析了系统的幅相误差来源 ,并根据误差频率对其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一种将正交调制LFM信号产生系统的幅相误差映射到基带后 ,在数字域利用复系数FIR滤波器进行校正的方案。针对直接数字波形合成LFM信号产生系统 ,将误差校正方法简化为直接对存储的数字波形进行预失真处理。最后将校正方法应用于实际系统 ,结果表明提出的幅相误差校正方案易行、有效 ,能明显提高输出LFM信号的性能。
陆必应梁甸农
关键词:线性调频信号直接数字波形合成幅相误差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