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华
- 作品数:26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球孢白僵菌4种菌株防治柳膜肩网蝽的温度效应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柳膜肩网蝽(Hegesidemus habrus Drake)是危害柳树等树木叶片的一种刺吸式害虫,近2 a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发生危害严重。筛选出能替代传统农药的生物控制因子,是对柳膜肩网蝽可持续控制的重要手段。选用球孢白僵菌4种菌株(FDB,JLYT,BF,TST菌株)浓度均为1×10~8孢子/m L的菌液对柳膜肩网蝽进行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F的僵虫率为84.44%,死亡率为91.11%;FDB的僵虫率为74.11%,死亡率为92.22%;JLYT的僵虫率为52.22%,死亡率为73.33%;TST的僵虫率为44.44%,死亡率为70.00%。4种菌株的LT_(50)均在5 d以内,菌株BF和FDB的LT_(50)均在4 d以内,BF的LT_(50)为2.33 d,半致死时间最短。综合僵虫率、死亡率及半致死时间,菌株BF杀灭柳膜肩网蝽的效果最好。对菌株BF的温度效应试验表明,22℃时,柳膜肩网蝽的死亡率在93.33%以上,26℃时死亡率为100%,说明喷施药物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2~26℃,增加或降低温度都会减弱侵染效率。
- 赵俊芳樊金华冀卫荣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温度效应致病力
- 柳膜肩网蝽的转寄主研究
- 2018年
- 柳膜肩网蝽是为害柳树、杨树等树木叶片的一种刺吸式害虫。为预防该虫大面积暴发时对常见蔬菜发生转寄主为害,于2016—2017年尝试用5种天然食料柳树叶、番薯叶、结球甘蓝、芹菜和大白菜对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内柳树上柳膜肩网蝽进行了室内饲养,同时对4种天然食料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芹菜叶片饲养效果最佳,存活最稳定,平均存活率最高,达到了93.33%,番薯叶的平均存活率最低,只有78.33%。通过对存活率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及与5种叶片营养成分的对比发现,水分的变化趋势与存活率一致,灰分与存活率相反。推测柳膜肩网蝽选择新寄主的主要标准是寄主植物水分的含量。
- 赵俊芳樊金华王可宇冀卫荣
- 关键词:饲养营养成分
- 不同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了研究不同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球孢白僵菌TST、FDB、BF菌株感染家蚕,测定这3种菌株对家蚕卵和幼虫的致病力以及幼虫体质量、体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菌株对家蚕卵无显著毒力,但对家蚕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TST菌株侵染家蚕幼虫的累计死亡率最高,为96.67%;致死中时最短,为3.08 d;其菌丝覆盖家蚕表皮的时间也相对较短,为5.29 d。与对照组相比,TST菌株能够显著抑制家蚕幼虫体质量和体长的增长;TST菌株对家蚕幼虫的致死中浓度为2.25×10^(6)个/mL。
- 吴灵芝宋璐余天成李保珍樊金华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家蚕致病力体质量体长
- 昆虫病原真菌对日本龟蜡蚧蜡泌物的降解作用
- 2013年
- 【目的】为了研究昆虫病原真菌感染蚧虫过程中对其蜡泌物的降解作用。【方法】本文选择3种虫生真菌的4个菌株即,蜡蚧霉Lecaniciliium lecanii的菌株V3.4504和V3.4505、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FDB01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TSL06,以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昆虫纲:半翅目:蚧总科)雌成虫的蜡泌物作为无机盐培养液中的唯一碳源,研究各菌株在该无机盐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酶活变化和对蜡泌物的降解作用。【结果】在上述培养液中,4株病原真菌都能以日本龟蜡蚧的蜡泌物作为其营养碳源,进行生长繁殖,产生酶类物质,对蜡质造成降解。菌株V3.4504和V3.4505在无机盐培养液中多以芽管的形态存在,而菌株FDB01和TSL06多以附着胞的形式存在;在7天的培养过程中,菌株V3.4504、V3.4505、FDB01、TSL06的脂肪酶活性最高值分别为(0.128±0.017)U/mL、(0.056±0.002)U/mL、(0.124±0.011)U/mL、(0.149±0.005)U/mL,不同菌株之间的脂肪酶活性有显著差异;4菌株脱氢酶活性分别为(0.075±0.003)U/mL、(0.074±0.003)U/mL、(0.061±0.04)U/mL、(0.066±0.002)U/mL,它们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4菌株对蜡泌物的降解率分别为(18.20±0.019)%、(11.00±0.011)%、(15.4±0.017)%、(23.10±0.031)%;在菌的作用下,蜡泌物的结构变得松脆,表面出现许多小孔洞,并有白色附着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了菌丝在蜡质上的附着和穿刺。【结论】昆虫病原真菌可以降解日本龟蜡蚧蜡泌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长链脂肪酸等多种长碳链化合物以及组成"内蜜露"的多种糖类和氨基酸)作为自己的营养碳源,并使蜡泌物的物理结构发生改变,这是病菌打破蜡壳屏障,成功入侵蚧虫的关键原因。菌株分泌的脂肪酶和脱氢酶参与了降解作用,其中脂肪酶发挥了更为关键的作用。4菌株中对蜡质的降解率依次为TSL06>V3.4504>FDB01>V3.4505。
- 张志娟谢映平薛皎亮樊金华
-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昆虫病原真菌蜡质降解脱氢酶
- 桑白盾蚧病原真菌Simplicillium lanosoniveum的致病性被引量:4
- 2016年
- 从太原市白蜡树上采集的自然染病死亡的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虫尸上分离获得一株病原真菌,菌株号为TYL001。经过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该菌株为Simplicillium lanosoniveum。用该菌株5种浓度的孢子悬浮液(1.0×10^6孢子/m L、5.0×10^6孢子/m L、1.0×10^7孢子/m L、5.0×10^7孢子/m L、1.0×10^8孢子/m L)感染桑白盾蚧雌成虫,感染6d后,孢子悬浮液对桑白盾蚧的感染率分别为80.00%、83.33%、86.67%、90.00%、93.33%,说明该菌株对桑白盾蚧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且有浓度效应;感染症状出现的高峰期在72–120h之间,且孢子浓度越大,感染症状出现的越早;5种孢子浓度的感染中时IT50依次为106.95h、97.00h、91.46h、87.73h、79.38h,说明感染致病所用时间也具有浓度效应。本研究为生物防治桑白盾蚧提供了新菌种。
- 王妮谢映平樊金华
- 关键词:桑白盾蚧病原真菌
- 防治北方松毛虫菌剂创制及应用技术研究
- 谢映平薛皎亮樊金华苗振旺原贵生韩忻德李永福高英尹福建王天录张海军李章元宋和平
-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北方森林主要树种和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森林类型。油松毛虫(Dendrolimus fabulaeformis Tsai et Liu)是其重要害虫。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
- 关键词:
- 关键词:病原真菌
- 布氏白僵菌代谢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油松毛虫幼虫的毒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利用高速逆流色谱从油松毛虫病原真菌布氏白僵菌CGMCCNo.2382菌株代谢浓缩液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具有杀虫活性的小分子毒素物质。【方法】用乙酸乙酯对白僵菌发酵液萃取,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粗提物进行分离,其两相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5﹕5﹕3.5﹕5);利用GC/MS对分离物进行检测;并用饲喂、接触和注射法在油松毛虫幼虫上作毒性试验。【结果】从乙酸乙酯的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香豆满酮、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甲基苯甲酸甲酯3种毒素物质,GC检测其纯度分别为81%、89%和80%;毒性测定结果表明,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对油松毛虫幼虫的死亡率分别是饲喂法34.44%、接触法35.56%、注射法87.78%,而对甲基苯甲酸甲酯对油松毛虫幼虫的死亡率分别是37.78%、38.89%、91.11%。【结论】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甲基苯甲酸甲酯为布氏白僵菌菌株(CGMCCNo.2382)的代谢毒素。
- 高英薛皎亮范三红樊金华谢映平
- 关键词:布氏白僵菌毒素高速逆流色谱油松毛虫
- 富硒光合菌肥施用方法对桑树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桑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通过研究富硒光合菌肥不同施用方法对桑树生长、发芽数及含硒量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桑树生长的富硒光合菌肥的施用方法。结果显示,清水(CK)处理桑树的发芽数为(89.20±16.13)个,株高为(1.36±0.03)m,叶片数为(49.00±4.00)片,叶片干质量为(5.65±0.10)g,含硒量为(0.88±0.03)μg/g;叶面喷施处理的发芽数为(194.20±18.54)个,株高为(1.49±0.02)m,叶片数为(83.00±4.00)片,叶片干质量为(9.15±0.17)g,含硒量为(1.01±0.05)μg/g;灌根处理的发芽数为(138.70±25.05)个,株高为(1.53±0.01)m,叶片数为(65.00±4.00)片,叶片干质量为(7.95±0.10)g,含硒量为(0.97±0.02)μg/g。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处理对桑树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灌根处理。
- 吴灵芝王恒郭浩宇李保珍曹养宪樊金华
- 关键词:光合菌肥富硒桑树
- 一种白僵菌及其制备2-香豆满酮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2-香豆满酮的白僵菌,卵孢白僵菌(Beauveria tenella)CGMCC NO.2382。并提供了利用该菌种制备2-香豆满酮的方法,步骤包括:白僵菌发酵液制备,发酵液经离心、萃取、干燥得粗提物干...
- 谢映平樊金华薛皎亮李保珍
- 文献传递
- 白僵菌对栗实象甲幼虫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 2018年
- 栗实象甲在我国主要板栗种植区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栗实象甲幼虫和球孢白僵菌为试验材料,对染菌后的栗实象甲幼虫血细胞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实象甲幼虫被真菌侵染后,虫体由原来的浅黄色变为白色,体壁与对照相比质软,穿刺更容易,部分虫体出现针孔大小的黑死斑点,并且活性降低;试验组的栗实象甲幼虫血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总体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说明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对栗实象甲幼虫具有致病性。
- 赵俊芳樊金华冀卫荣
- 关键词:栗实象甲白僵菌血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