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善华
- 作品数:45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可塑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β-羟基丁酸与戊酸酯-聚乙二醇-庆大霉素药物释放系统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英文)被引量:5
- 2016年
- 背景:庆大霉素珠链释药系统应用于临床以来,其被认为是治疗骨髓炎的有效方法;但其存在不能降解、需二次手术取出,滋生病原菌等缺点,故可生物降解的释药系统成为当前热点。以纳米技术构建的羟基磷灰石/聚β-羟基丁酸与戊酸酯-聚乙二醇-庆大霉素局部药物缓释系统可能解决当前应用的困境。目的:评价可塑性骨修复重建和释药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β-羟基丁酸与戊酸酯-聚乙二醇-庆大霉素局部药物缓释系统植入动物体内后可能引发的急、慢性全身、局部组织、皮内刺激及其细胞毒性和溶血反应,为骨髓炎的治疗寻找一种新的材料。方法:以具良好可塑性能纤维蛋白胶为微球支架,纳米羟基磷灰石为载药核心,外包裹生物相容性好且降解可调控的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及聚乙二醇,承载硫酸庆大霉素制成可塑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β-羟基丁酸与戊酸酯-聚乙二醇-庆大霉素释药系统。按照GB/T16886.1-1997医用植入材料评价标准和所推荐的生物学和动物试验,对其进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植入试验、亚急性及慢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刺激试验。结果与结论:1可塑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β-羟基丁酸与戊酸酯-聚乙二醇-庆大霉素药物释放系统无毒性,材料埋置动物体内后未引起明显血生化指标及肝肾功能变化,病理组织切片示材料周围的包裹组织,其炎性变化符合一般的炎症变化转归规律。2植入体内后材料发生降解并被骨组织取代。3材料浸提液与血液混溶的溶血率为1.2%,低于标准规定的5%。4材料与人体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见细胞形态良好,细胞增殖正常。5动物背部皮内注射材料浸提液后按标准刺激反应判为无刺激。6说明可塑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β-羟基丁酸与戊酸酯-聚乙二醇-庆大霉素药物释放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 汤善华刘继春章柏平郑燕科吕仁发
-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聚乙二醇庆大霉素药物释放系统生物相容性
- 液体复苏联合参附注射液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急救效果及凝血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联合参附注射液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方案进行急救,研究组患者采用液体复苏联合参附注射液的方案进行急救。结果复苏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但TNF-α、IL-10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休克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液体复苏联合参附注射液的急救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因子的功能。
- 章柏平郭剑汤善华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参附注射液凝血因子急救措施
-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积极行对症治疗,手术采用DHS内固定,术后积极行功能锻炼。结果:采用Kudernam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局部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和步态进行评分,结果优28例,良25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8.33%(53/60)。骨折骨性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1个月。内固定失效骨折畸形愈合髋内翻2例。结论: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相对较少,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 刘加钱吕仁发汤善华牛维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手术疗法
- 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发重度脊髓型颈椎病29例被引量:1
- 2012年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渐进性疾病,骨化的后纵韧带容易压迫脊髓,严重者可造成脊髓功能障碍甚至截瘫。对于OPLL并发脊髓型颈椎病[1-3]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应早期外科干预。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恢复或重建椎间隙高度,并获得正常生理曲度以及与脊髓相适应的椎管容量和形态。
- 张立章柏平吕仁发邹澍郑燕科汤善华
-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脊髓型颈椎病
- 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早期修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总结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处理的经验教训,以降低伤残率。方法: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7-52岁,平均32.3岁。其中股动脉损伤9例,腘动脉损伤12例。全部手术探查,针对不同情况选择血管修复方法。1例因入院时下肢肌肉广泛坏死而行Ⅰ期截肢,自体静脉移植8例,血管吻合7例,血管修补3例,血管结扎2例。结果:21例患者中,4例截肢,其中1例Ⅰ期截肢,3例Ⅱ期截肢。余患者获1-24个月随访,平均8.5个月。17例均恢复血运,膝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其中4例出现足下垂。结论:①诊断明确后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者应尽早行手术探查。②下肢大静脉修复的好坏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影响。
- 章柏平吕仁发徐燕荣汤善华邹澍
- 关键词:股骨骨折血管损伤修复外科手术
- 臭氧盘内注射治疗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被引量:6
- 2011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士兵常见训练伤之一。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我们采用臭氧盘内注射治疗经过常规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吕仁发张立汤善华潘小峰孙琦王灿斌蒋金良赵庆
- 关键词: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
- 基质金属蛋白酶-3促进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其可能的机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MMP-3促进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1日期间解放军第184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肉瘤患者40例和健康人40名的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其中MMP-3含量,并采用SPSS软件分析MMP-3含量与骨肉瘤Enneking分期的相关性。RT-PCR分别检测不同骨肉瘤细胞株U2-OS、HOS-143b、MG-63中MMP-3的表达。MTT法、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50、100、200 ng/ml MMP-3刺激或转入MMP-3-shRNA慢病毒(MOI=50、100、200)对MG-6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MP-3过表达或沉默对MG-63细胞中侵袭、转移相关的蛋白p-AKT、核蛋白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骨肉瘤患者血清中MMP-3的含量高于正常人(F=186.4,P=0.000);且MMP-3含量与骨肉瘤Enneking分期成正相关(r=0.736,P=0.043)。与其他3株细胞相比,MG-63细胞株中MMP-3表达最高(t=5.12,P<0.05)。MMP-3刺激导致MG-63细胞内MMP-3过表达,p-AKT和核内NF-κB表达升高,并促进MG-6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入MMP-3-shRNA慢病毒导致MMP-3表达沉默,p-AKT和核内NF-κB表达降低,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结论:MMP-3可能通过增加AKT磷酸化水平和促进NF-κB核转位来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江摩郑燕科余家明徐鹏安汤善华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肉瘤MG-63细胞AKT磷酸化
- 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庆大霉素缓释系统的制备及体内释放实验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庆大霉素缓释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观察其体内释药特性,为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寻找更好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03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和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与材料学院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patite,nano-HA)、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poly(3-hydroxybutyrate-hydroxyvalerate),PHBV]、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硫酸庆大霉素(gentamicin,GM)。新西兰大白兔24只。实验方法:①nano-HA/PHBV-PEG-GM-DDS的制备:以nano-HA为载药核心,外包裹生物相容性好且降解可调控的PHBV、PEG,承载GM制成。②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绘制庆大霉素浓度与抑菌环直径的半对数标准曲线。③体内释放实验:在新西兰大白兔左股骨外上髁钻孔,刮除部分骨质和骨髓,将nano-HA-PHBV/PEG-GM微球自骨窗内植入,分别于术后1,3,5,7,10,14,21,28d8个时间点各选3只大白兔,麻醉后取干骺端松质骨及骨干皮质骨标本。用标准曲线计算出各标本药物浓度,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绘制nano-HA/PHBV-PEG-GM-DDS的释药浓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实验评估:①扫描电镜下观察nano-HA/PHBV-PEG-GM-DDS的微球形态。②nano-HA/PHBV-PEG-GM-DDS的释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结果:纳入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nano-HA/PHBV-PEG-GM-DDS微球形态:大小均匀规整,微球平均粒径为345μm,小微球粒径为78μm,微球表面形态一致,为多孔皱缩结构。②nano-HA/PHBV-PEG-GM-DDS释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术后第1天nano-HA/PHBV-PEG-GM-DDS周围皮质骨和松质骨中庆大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10.10±11.70),(97.30±9.60)mg/L,其后逐渐下降,至术后第28天时皮质骨和松质骨中庆大霉素质量浓度仍可分别达(7.30±1.40),(6.80±1.10)mg/L,局部骨组织中庆大霉素质量浓度仍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2mg/L)以上。结论:nano-HA/PHBV-PEG-GM-DDS具有较好�
- 汤善华靳安民吕仁发王旭东王永峰于博章柏平
- 关键词:缓释制剂药物释放系统纳米羟基磷灰石骨髓炎
- 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儿童胫骨骨折
- 目的 总结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方法及效果 方法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患儿仰卧透视床上,根据胫骨髓腔的直径选择合适的弹性髓内针(一般按照胫骨髓腔直径最窄处的33%一40%)。长度要求近端骨骺端到远端骨骺端,为保持骨折复...
- 卢伟广汤善华
- 关键词:儿童胫骨骨折弹性髓内针微创手术
- 脊柱结核32例前路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有效的临床诊断、围手术期处理、抗痨治疗、术式选择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32 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
- 王灿斌孙琦刘继春卢伟广汤善华
- 关键词:脊柱结核抗痨治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