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
- 作品数:55 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温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分布情况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宫颈脱落细胞HPV感染情况、型别分布及其特点。方法收集6 845例健康体检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26种HPV基因型,对HPV感染情况及其型别进行分析。结果6 845例患者中检出HPV感染者1 172例,感染阳性率为17.12%。HPV感染者中基因型的分布以高危型为主,居前3位的是HPV 52型、HPV 58型、HPV 16型,分别占感染人群的20.99%、12.29%、9.04%;低危型以HPV 61型、HPV44型、HPV 6型为主,分别占感染人群的8.53%、6.06%、1.88%。多重亚型感染占感染人群的16.55%,以HPV 52型和HPV 39型或HPV 52型和HPV 56型合并感染者居多。在多重感染人群中,随着合并感染亚型数的增加,人群占比逐渐降低。>65岁年龄组的HPV感染率高达24.21%,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温州地区女性健康体检人群HPV感染常见亚型为HPV 52型、HPV 58型、HPV 16型,>65岁年龄段HPV感染率最高,相关部门应加强此类人群HPV的预防控制。
- 周平周武沈默
- 关键词:HPV感染流式荧光杂交法脱落细胞宫颈癌
- 氟他胺联合去雄激素环境诱导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 2009年
- 采用氟他胺联合去雄激素环境联合诱导培养的方法在体外建立一株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Bcl-2、Bax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第1~20代实验组细胞形态瘦长,第30代后细胞大部分呈扁平状,同时呈聚集生长,而对照组细胞形态始终呈长梭形;不同代数的实验组LNCaP细胞在氟他胺浓度为5.0×10-6mol/L的去雄激素培养液中的细胞生长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氟他胺和去雄激素环境对实验组LNCaP细胞的细胞周期均无明显影响,而对照组LNCaP细胞的生长受氟他胺和去雄激素环境影响而受到抑制;实验组第60代LNCaP细胞Bcl-2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ax平均荧光强度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LNCaP细胞在氟他胺和去雄激素环境下能形成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这为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合适的实验对象。
- 许刚毛易捷陈兵华何晶晶陶志华林晓梅陈占国沈默
- 关键词:雄激素非依赖性氟他胺前列腺癌
- PCA3基因在前列腺组织发育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探索PCA3基因在前列腺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18例胎儿、2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15例前列腺癌(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PCA3 mRNA、AMACR mRNA和PS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胎儿前列腺组18例标本中均未检测到PCA3 mRNA的表达,不同胎龄组(13~17周、18~21周、22~25周)中PSA mRN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1.05),13~17周组与18~21周组、13~17周组与22~25周组中AMACR mRNA含量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18~21周组与22~25周组AMACR mRN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胎儿前列腺组、BPH组和PCa组中的AMACR mRNA和PSA mRNA含量逐步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3基因在胚胎组织中不表达,在前列腺肿瘤时过表达,提示PCA3基因可能是作为前列腺肿瘤发生时的重要的调节基因。而AMACR和PSA基因在胚胎组织中表达,只是在前列腺肿瘤发生时过表达。
- 郑彦博胡王强郭飞陶志华沈默陈占国周武戴美洁
- 关键词:PCA3胎儿前列腺AMACRPSA
-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过程记录电子文档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准入制度标志着我国临床实验室管理工作日臻完善和规范。其完整的文件管理和过程记录作为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广大同行的关注。客观、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有赖于高效、便捷、准确的管理系统。为此,我们应用Excel工作表的强大功能,建立和开发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过程记录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并应用于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结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周平沈默黄学忠林佩佩陈晓飞
- 关键词:基因扩增电子文档EXCEL
- 前列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免疫磁珠分选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 目的:
1、探讨建立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免疫磁珠分选检测前列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以利于发现早期前列腺癌隐匿性微转移,评估前列腺癌的预后,监测术后前列腺癌复发与转移。
2、联用免疫磁珠和实时荧光...
- 沈默
- 关键词:前列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免疫磁珠分子生物学
- 文献传递
- PDLIM4基因在前列腺癌按摩后尿液中的表达分析
- 何晶晶吴伟陶志华许刚陈伟沈默
- 淋巴毒素β受体活化对膀胱癌细胞NF-κB信号通路及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的活化对膀胱癌细胞株5637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膀胱癌细胞株5637为研究对象,以配体淋巴毒素α1β2(LTα1β2)诱导LTβR信号活化。qRT-PCR检测NF-κB信号通路Rel A、Rel B mRNA,细胞因子LTα、LTβ、LIGHT、TNFα、IL-6、IL-1βmRNA和增殖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生存素(Survivin)mRNA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NF-κB经典信号通路活化状态;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LTβR活化后,Rel A mRNA表达上调2.5倍(P=0.003),TNFα、IL-1β、Cyclin D1、Survivin mRNA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均P<0.05),随着LTβR表达下调,以上基因mRNA表达也下降(均P<0.05);WB结果显示活化标志蛋白p-p65表达出现升高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化LTβR可促进NF-κB经典信号通路主要成员Rel A的表达和活化,并有可能通过上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参与膀胱癌炎性微环境的形成;有利促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D1、Survivin的表达,但在细胞增殖水平上并未见明显效应。
- 周莲莲林向阳沈默
- 关键词:膀胱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 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融合基因TMPRSS2:ERG亚型T1E4 mRNA的定量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融合基因TMPRSS2:ERG亚型T1E4 mRNA的方法学并探讨T1E4 mRNA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列腺癌(PCa)患者46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44例,收集前列腺按摩后尿液,离心取细胞沉淀物,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PSA mRNA和T1E4 mRNA,以T1E4 mRNA/PSA mRNA比值表示融合基因T1E4 mRNA的含量。比较PCa组与BPH组尿液T1E4 mR-NA的含量(T1E4 mRNA/PSA mRNA比值),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尿液T1E4 mRNA含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尿液T1E4 mRNA阳性率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及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PCa组尿液T1E4 mRNA含量(9.6×10-3,0~12.6)明显高于BPH组(0,0~8.5×10-3)(P<0.01)。尿液T1E4 mRNA含量诊断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95%CI:0.719~0.902),以1.0×10-5为截断值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1.7%和81.8%。尿液T1E4 mRNA阳性率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及Gleason评分之间无关。结论: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融合基因TMPRSS2:ERG亚型T1E4 mRNA含量检测对前列腺癌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指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沈默孔凡慧陶志华戴美洁陈伟吴秀玲
- 关键词:尿液前列腺癌融合基因
- 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和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和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探讨其甲基化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MSP)法对57例前列腺癌组织和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进行甲基化检测,分析其甲基化的发生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和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GSTP1:61.4%vs 2.9%;DAPK:43.9%vs 8.6%;均P<0.01)。GSTP1基因甲基化率在不同Gleason评分间具有明显差异(χ2=11.53,P=0.001),而在不同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却无显著性(χ2=0.111,1.662和1.975,均P>0.05);DAPK基因甲基化率在不同年龄、PSA、Gleason评分和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均无明显差异(χ2=0.071、0.002、1.290和2.309,P均>0.05)。结论:GSTP1和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可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 何晶晶毛易捷许刚吴伟陶志华沈默吴秀玲陈占国周武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甲基化
- 前列腺癌抗原3基因启动子短片段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抗原3( PCA3)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多态性改变,及其与前列腺癌(PCa)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提取186例PCa患者、14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135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DNA,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PCA3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后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 PCA3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因插入TAAA重复次数不同而形成短片段重复序列( STR)多态性。除了检测到GenBank公布的PCA3基因启动子序列含TAAA的5次重复外,还检测到4种新的启动子序列,分别含TAAA的重复次数为4、6、7、8,共组成TAAA 4/5型、TAAA 4/6型、TAAA 5/5型、TAAA 5/6型、TAAA 5/7型、TAAA 5/8型、TAAA 6/6型和TAAA 6/7型等8种类型。根据PCA3基因启动子等位基因上 TAAA总重复次数的不同,将8种组合类型分成≤10TAAA、11TAAA 和≥12TAAA等3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和年龄因素后,随着PCA3基因启动子上TAAA总重复次数的增加,相对于≤10TAAA组,11TAAA组( ORadj =1.74,95%CI为1.06~2.87, P<0.05)和≥12TAAA组(ORadj =5.63,95% CI为1.85~17.19, P<0.05)的PCa发生风险有增高趋势,而发生BPH的风险不变(均P>0.05)。在186例PCa患者中,共有62.4%的PCA3等位基因在启动子的18~19 bp处发现存在AG/CA突变。结论 PCa患者PCA3基因的启动子存在STR多态性改变,TAAA重复序列的增加使患者发生PCa的相对危险度大大增加,而这种STR的发生可能与其上游位点突变有关。
- 周武陶志华王忠永陈占国沈默徐琦煜谢海啸余志贤陈国荣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