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冉冉
- 作品数:27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对细菌污染的关键点的控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血小板缺乏或功能障碍可致血液性疾病,临床上常应用血小板治疗和预防该类疾病,输注血小板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血小板采用手工混合方法采集,采集效率低下,存在较高的细菌污染率,致使临床输注血小板治疗存在较大风险。
- 黄健华林绮文游冉冉周豪杰
- 关键词:血小板采集血液性疾病输注血小板机采
- 广州市非检测原因血液报废调查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非检测原因血液报废情况,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收集2012-2016年广州市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情况,计算血液报废率。结果 2012-2016年共报废血液产品285 481 U,报废率为6.18%,其中非检测原因报废血液产品134 290μ,报废率为2.91%。非检测原因血液报废率在2012-2016年逐年上升,并且在2015年超过了检测原因血液报废率,成为广州市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非检测原因血液报废主要是脂肪血(占比87.20%),其后依次为血袋破漏(5.37%)、其他(3.19%)、不足量(1.49%)、过期血(0.95%)、纤维蛋白析出(0.77%)、溶血(0.62%)和凝块(0.41%)。结论应重视非检测原因血液报废,并制定相应措施减少血液浪费,提高血液利用率。
- 周豪杰李然游冉冉
-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报废
- 广州市2006—2009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游冉冉徐国胜黄可君刘静静
- 关键词:低危人群体检质量脂肪血临床用血输血安全
- 干扰素λ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机体自发清除丙型肝炎病毒的关联性研究
- 目的国际上已有报导干扰素λ3(interferonλ3,IFNL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自...
- 黄可君黄杰庭游冉冉廖剑锋
- 文献传递
- HBsAg(+)/NAT(-)献血者HBsAg定量检测及血清学特征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HBsAg(+)/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献血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定量水平和血清学特征。方法对104名HBsAg(+)/NAT(-)献血者进行HBsAg定量检测和HBV两对半检测,对HBsAg定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比较不同HBV血清学模式组的HBsAg定量。结果广州地区HBsAg(+)/NAT(-)献血者在无偿献血者中的占比为0.19%,在HBsAg双试剂确认阳性献血者中的占比为24.87%;HBsAg定量均处于中低水平并以低水平(HBsAg<100 IU/m L)为主(97.12%,101/104),中位数为1.16 IU/m L;两对半检测均为HBeAg阴性,共出现8种血清学组合模式,以小三阳"145"模式最多(56.73%,59/104);HBsAb阳性者较单HBeAb阳性者的HBsAg定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获得HBsAg(+)/NAT(-)献血者的HBsAg定量水平和血清学特征,为评价其血液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周豪杰李然游冉冉
-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酶免疫分析
- 2010-2012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分析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对近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措施,以减少血液浪费。方法收集广州血液中心2010-2012年所有血液采集制备信息和血液报废的信息,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采集制备血液2827955U,报废179794U,报废率为6.35%;感染性不合格血液导致的报废占总报废量的64.79%,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2.12%)>HBV(0.85%)>梅毒(0.53%)>HCV(0.49%)>HIV(0.12%);非感染性不合格原因的报废占总报废量的35.20%,报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糜血(1.63%)>过期血(0.27%)>血袋破裂和渗漏(0.16%)>其他(0.08%)>溶血(0.06%)>血凝块(0.01%)>纤维蛋白析出(0.005%)。结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性标志物阳性导致的血液不合格。做好献血前的征询和宣传,进行ALT初筛,加强献血知识普及和献血前注意事项的告知,对降低血液报废率,加强血液安全有重要意义。
- 徐国胜黄可君游冉冉
-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报废
- 广州地区输血传播登革病毒风险研究
- 2017年
- 目的评估登革热疫情爆发期间登革病毒(DENV)在广州地区输血传播的风险以及对血液安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广州地区参加献血的无偿献血者4 000名,检测其血清中DENV IgM抗体以及IgM结果阳性者进一步检测DENV RNA,并对他们的性别和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检出DENV IgM抗体阳性标本131份,阳性率为3.28%。其中男82例,女49例,阳性率分别为3.11%、3.58%,不同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63,P=0.43);18~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以及51~60岁年龄组抗DENV 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8%、3.85%、3.27%、2.79%和3.38%,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7,P=0.55)。131例DENV IgM阳性献血者中检出DENV RNA阳性2例,阳性率为0.05%,DENV-1型和DENV-2型各1例。结论在DENV流行期间,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通过输血传播DENV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输血传播病原体的风险应当引起重视。
- 黎世杰廖峭梁燕梅陈锦艳游冉冉熊华平黄珂戎霞
- 关键词:无偿献血登革病毒登革热血液安全
- ABO血型初筛错误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对ABO血型初筛错误进行原因分析,以减少血型初筛错误率。方法对初筛血型和实验室检测血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初筛错误血型分布差异明显,"AB"型错判为"A"型、"A"错判为"O"型、"B"错判为"O"型最多;献血点分布差异明显,流动献血车和上单位采血错误率高。结论应重视血型初筛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减少血型初筛错误率,从而保证血液安全。
- 徐国胜黄可君游冉冉曾四海廖剑锋
- 关键词:初筛正定型反定型
- 广州市2006-2009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 目的通过分析2006—2009年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找出可行方案,尽可能减少血液的浪费。方法对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针对不同的报废原因作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室检测血液报废最常见的原因是ALT不合格,其后依次是HBsAg...
- 游冉冉徐国胜黄可君刘静静
- 2011-2017年广州血液中心血液报废原因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血液中心血液制品报废量及其原因,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收集2011-2017年的血液报废情况,针对不同的报废原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广州血液中心共采集制备6 655 046 U血液,报废血液总量414 512 U,其中因实验室检测不合格报废的血量为216 488 U,报废率3.25%。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在2011-2017年逐年下降,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丙氨酸转移酶(ALT)(1.33%)不合格,其后依次是HBsAg(0.83%),梅毒(0.41%),抗?HCV(0.35%),核酸检测(0.21%)。非实验室检测不合格报废的血量为198 024 U,报废率2.98%。非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在2011-2017年逐年上升,并在2015年超过了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乳糜血(2.37%)和破袋(0.15%)是非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近7年血液报废主要原因构成有所变化,前4年以实验室检测报废为主,2015年开始以非实验室检测报废为主。应意识到血液报废的严重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减少血液报废,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 游冉冉罗伟峰李然周豪杰黄可君
- 关键词:血液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