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青

作品数:24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小儿
  • 8篇病毒
  • 7篇毒性
  • 7篇脑炎
  • 7篇病毒性
  • 7篇病毒性脑炎
  • 5篇癫痫
  • 5篇免疫
  • 5篇患儿
  • 4篇蛋白
  • 4篇心肌
  • 4篇细胞
  • 4篇脑脊髓
  • 4篇急性
  • 3篇血清
  • 3篇亚群
  • 3篇神经系
  • 3篇神经系统
  • 3篇细胞亚群
  • 3篇小儿病毒性

机构

  • 23篇唐山市妇幼保...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开滦(集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23篇王晓青
  • 10篇刘寅
  • 10篇曹丽华
  • 9篇李树华
  • 8篇董琰
  • 7篇庞保东
  • 5篇王红芳
  • 4篇张双
  • 4篇韩静
  • 4篇李燕
  • 3篇刘瑾
  • 3篇张静
  • 3篇吕建军
  • 3篇刘小娜
  • 2篇吴家骅
  • 2篇王玉珍
  • 1篇王秀兰
  • 1篇刘建丽
  • 1篇庞宝东
  • 1篇王岩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西部医学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5
  • 1篇199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血管炎症及心肌纤维化指标在早期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炎症及心肌纤维化指标[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脂质运载蛋白2(Lcn2)]在川崎病(K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KD患儿100例,分别在KD急性期与亚急性期抽取所有患儿血液样本测定相关生化指标(TIMP-1、Gal-3、TGF-β、Lcn2)水平,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内径D值、心肌灌注状态。统计KD患儿不同时期、不同冠状动脉内径、不同心肌灌注情况者相关生化指标(TIMP-1、Gal-3、TGF-β、Lcn2)水平。结果KD急性期患者TIMP-1、Gal-3、TGF-β、Lcn2水平高于亚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KD患儿中,冠状动脉内径异常者36例(CAL组)、无冠状动脉内径异常者64例(NCAL组),CAL组TIMP-1水平低于NCAL组,Gal-3、TGF-β、Lcn2水平高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00例KD患儿中,心肌灌注异常者38例(异常组)、心肌灌注正常者62例(正常组),异常组患者TIMP-1水平低于正常组,Gal-3、TGF-β、Lcn2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患儿存在微血管炎症及心肌纤维化,TIMP-1、Gal-3、TGF-β、Lcn2水平均有所异常,且异常程度与疾病所处时期、心肌损伤等存在密切关联性,可通过测定其水平对疾病进行诊断评估。
王建伟焦丽华刘小娜王红芳刘寅王晓青
关键词:川崎病心肌纤维化
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TIMP1、GAL-3、GDF-1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GAL-3)、生长分化因子(GDF-15)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0例,其中急性期患儿65例,亚急性期患儿35例,比较2组川崎病患儿血清TIMP1、GAL-3、GDF-15水平,并对2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指标和心功能水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TIMP1、GAL-3、GDF-15水平高于亚急性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3、9.729、11.230,P<0.05)。急性期川崎病患儿CD3+、CD4+和CD4+/CD8+高于亚急性期患儿,CD8+水平低于亚急性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38、4.612、13.326、10.731,P<0.05)。急性期川崎病患儿CRP、IL-6和TNF-α水平高于亚急性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43、26.424、7.488,P<0.05)。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患儿LVSF、LVEF、CI和E/A等心功能水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3、0.976、2.477、0.265,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血清TIMP1、GAL-3、GDF-15水平明显升高,可考虑作为判断患儿所处时期的实验室指标,且急性期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指标也与亚急性期患儿存在差异,可考虑作为辅助判断指标。
王建伟焦丽华刘小娜王红芳刘寅王晓青
关键词:川崎病急性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生长分化因子
先天性右膝关节脱位2例报告
1999年
王晓青李瑞鸿韩静刘松青武振亚
关键词:膝关节脱位病例报告新生儿
六种抗癫痫药治疗小儿癫痫的远期疗效、安全性及经济学分析
张双彭建霞李树华庞保东王晓青金超张静王玉珍吴家骅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发生率约为7‰,癫痫的治疗主要靠口服抗癫痫药,目前多主张尽力采用单药治疗,因此第一次选药正确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近年来,新型抗癫痫药物在临床开始应用,但对系统比较多种药物临床疗效、保留率及其...
关键词:
关键词:癫痫小儿神经系统抗癫痫药治疗
卡马西平对癫痫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对癫痫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37例癫痫患儿为治疗组,40例体检合格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卡马西平,15-30mg·kg^-1·d^-1,持续3个月。治疗组在治疗开始的第1天、治疗结束后第2天,分别检测其外周血CD3^+、CD4^+和CD8^+含量和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癫痫患儿治疗后的CD3^+、CD4^+含量和CD4^+/CD8^+比值以及IL-2、IL-6、IL-8、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患儿治疗后的CD3^+、CD4^+、CD8^+比值含量和CD4^+/CD8^+以及IL-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IL-8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马西平可改善癫痫患儿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它抗癫痫效果良好的机制之一。
王晓青韩静刘瑾
关键词:卡马西平癫痫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类
小儿病毒性脑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O lympus AU-1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观察组)和35例正常小儿(对照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轻型脑炎与重型脑炎、丙球治疗组与非丙球治疗组之间的心肌酶谱差异。发现病毒性脑炎患儿不同程度伴有心肌损害,患儿病情越重心肌酶越高,并且随脑炎恢复心肌酶也下降。加用丙种球蛋白有助于心肌酶较快下降,有利于疾病痊愈。提示心肌酶活性可作为观察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和转归的重要指标。
王晓青曹丽华张双刘松青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肌酸激酶丙种球蛋白类
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呼吸衰竭1例的急救及护理
2010年
李燕杨丽芸王晓青
关键词:急救病例报告
纳络酮佐治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研究
王晓青曹丽华李燕庞保东董琰李树华刘寅刘瑾
儿童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因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进行早期的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该课题以儿童病毒性脑炎的免疫学改变为切入点,探讨了加用纳洛酮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研究结果发现采用纳洛...
关键词: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纳洛酮治疗发病机制
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免疫状态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将同期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静滴(总量2 g/kg),疗程2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免疫球蛋白IgA、IgE、IgG和IgM,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L-1、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gG显著升高,IL-1、TNF-α水平显著降低,CD4+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免疫状态,有可能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吕建军庞宝东曹丽华刘寅董琰王晓青李树华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病毒性脑炎免疫功能
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王晓青吕建军曹丽华李燕刘瑾王岩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磷酸丙酮酸水合酶S100蛋白质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