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碧
- 作品数:6 被引量:106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被引量:42
- 2003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含量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共98例,男53例,女45例,年龄42~79岁,平均56.7岁,其中脑梗死49例,脑出血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病程3~40h。应用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系统(芬兰)以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并采用十七项版本的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分别于入院后2,3,4周进行评定。并按照患者评分情况分入无抑郁症组(3次评分均≤17分)、轻度抑郁症组(任何一次24>评分>17分)、重度抑郁症组(任何一次评分≥24分者)。并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HAMD评分均在17分以下,其血清CRP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脑卒中组急性期抑郁障碍发病率为51%(50/98),但无抑郁症组患者其HAMD评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t=2.055,P=0.043)。脑卒中各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增高,无抑郁症组(6.51±3.44)mg/L、轻抑郁症组(14.66±4.14)mg/L及重抑郁症组(19.35±4.52)mg/L与正常对照组(6.51±3.44)mg/L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分别t=3.025,P=0.026;t=11.260,P=0.000;t=16.432,P=0.000)。随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增加,HAMD评分逐渐增高,血清CRP含量增高程度更明显,轻抑郁症组及重抑郁症组与无抑郁症组?
- 叶建宁邓志宽帅杰李强王桂碧谷月林
- 关键词:脑卒中血清C反应蛋白抑郁症脑出血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清CRP水平分为CRP正常组(CRP≤10mg/L)及CRP增高组(CRP>10mg/L),再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危险因子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值进行配对,共选择有效病例23对,血清CRP含量于发病48h内进行测定,并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modifiedEdin-burgh-Scandinavianscoringscale,MESSS)分别于入院当时、1周、1,3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CRP应用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系统以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且CRP正常组(6.99±1.90)mg/L及CRP增高组(14.79±4.68)mg/L与正常对照组(5.24±1.91)mg/L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t=2.541,P=0.019和t=7.734,P<0.001)。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RP正常组(17±8)及CRP增高组(18±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z=0.020,P=0.984),治疗1周及1个月后,CRP正常组分值分别为12±7、10±6,CRP增高组为14±7,12±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分别z=2.037,P=0.042及z=2.319,P=0.020),3个月后,CRP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8±5)较CRP增高组(11±7)下降程度更明显(z=2.681,
- 叶建宁邓志宽帅杰李强谷月林王桂碧
- 关键词:脑缺血C反应蛋白预后散射比浊法
- 针刺结合现代康复医学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16年
- 脑卒中后有14%(大脑半球)~71%(脑干)病人伴发吞咽困难,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组老年常见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将针刺疗法与现代康复医学(包括药物、冰刺激疗法、高压氧干预、康复训练、电刺激等)相结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单一的治疗方式。目前,在临床研究上,仍存在不足之处亟待解决。进一步探讨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程序,根据吞咽障碍特点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和早日回归社会。
- 王桂碧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针刺现代康复医学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8年
-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存活患者约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方案种类繁多,但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性早期康复治疗、综合性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家庭康复训练及新技术运用等。临床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方法治疗,因此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发展前景广阔。
- 王桂碧金燕李燕玲曹羲陈爽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综合康复治疗综合康复护理家庭康复训练
- 脑卒中失语的语言康复治疗技术进展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脑卒中失语是脑血管意外后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脑部器质性损伤使原已习得的语言功能出现缺失,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辨识、理解、组织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功能障碍。失语症的发病率比较高,最大问题是语言交流困难。为使其最大限度的恢复语言功能, 需用适合的语言康复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文就当前相关的治疗技术综述如下。
- 王桂碧唐莉刘晓玲
- 关键词:语言康复治疗脑卒中失语康复治疗技术语言功能常见并发症脑血管意外
-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护理
- 2005年
- 金燕王桂碧李燕玲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枢神经系统合并抑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