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中 作品数:3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干预措施对大鼠体外循环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咪达唑仑及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大鼠体外循环(CPB)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26只,随机分4组:咪达唑仑组(CPBMZ组)、咪达唑仑+PDTC组(CPBPDTC组)、异丙酚组(CPBPROP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Sham组不实施CPB。CPBPROP组腹腔注射异丙酚、芬太尼行麻醉诱导,其它三组腹腔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行麻醉诱导, CPBPDTC组转流前30 min腹腔注射PDTC 100 mg·kg-1。CPB转流量为100 ml·kg-1·min-1,转流时间60 min。分别于转流前(T1)、转流结束时(T2)及停转流后60 min(T3)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T1、T3时呼吸指数(RI),测定中性粒细胞(PMN)CD11b表达。CPB后60 min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MN计数、IL-8及总蛋白浓度,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CPBMZ组T3时RI高于T1(P<0.01)。与CPBMZ组相比,其它三组BALF中PMN计数、IL-8浓度及肺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CPBMZ组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最重。各组间及组内PMN上CD11b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和PDTC能减轻CPB后ALI,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和抑制PMN肺内积聚有关。 王立中 李士通 王莹恬 汪正平 庄心良 徐国辉关键词: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成年SD大鼠 急性肺损伤 体外循环后 干预措施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窦内皮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 研究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窦内皮常温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组):进腹后仅分离韧带但不阻断血流;对照组(C组):进腹后行部分肝脏缺血60min再灌注90min;异氟烷预处理组(Iso组):吸入1.5%(1MAC)异氟烷30min,停止吸入10min后行I/R;5-HD+Iso组:在吸入异氟烷前10min静脉注射5-羟葵酸(5-HD)10 mg/kg;二氮嗪组(Dia组):I/R前10min静脉注射二氮嗪5mg/kg;5-HD+Dia组:I/R前20min静脉注射5-HD 10mg/kg,10min后静脉注射二氮嗪5mg/kg。各组再灌注90min时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和透明质酸(HA)的浓度;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肝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放免法检测内皮素(ET)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1)与S组比较,C组血清ALT活性、HA浓度、肝组织ET含量和ICAM-1表达水平均升高,而肝组织NO含量降低(P<0.05)。(2)异氟烷和二氮嗪预处理能抑制I/R引起的血清ALT活性及HA浓度、肝组织ET含量及ICAM-1表达水平的升高和肝组织NO含量的降低(P<0.05)。(3)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提示Iso组和Dia组I/R所致的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减轻。(4)5-HD可完全阻断二氮嗪预处理对肝窦内皮的保护作用,但只能部分阻断异氟烷预处理对肝窦内皮的保护作用。结论 1.5%异氟烷预处理30min可减轻大鼠肝窦内皮缺血再灌注损伤,其部分机制通过开放Mito-KATP。 黄施伟 李士通 王莹恬 王立中 徐国辉 庄心良关键词:异氟醚 缺血预处理 钾通道 内皮 大鼠体外循环后肺组织核因子-κB活性的变化及抗氧化剂效应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常温部分体外循环(CPB)后肺内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 NOS)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抗氧化剂对这种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21只,随机均分为3组,即CPB组、CPB+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组(CPBPDTC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CPBPDTC组在CPB前30min腹腔注射PDTC100mg/kg。转流量为100ml·kg-1·min-1,时间为60min,之后再观察60min。取肺组织,分别采用凝胶迁移试验(EM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NF-κB活性和ICAM-1、i NOS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CPB组肺内NF-κB活性显著高于CPBPDTC组及Sham组(P<0.05),ICAM-1、i NOS mRNA表达也显著高于Sham组(P<0.05);而CPBPDTC组与Sham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PB可促使肺内NF-κB活化及ICAM-1、i NOS mRNA表达上升,转流前应用PDTC能抑制这些变化。 王立中 李士通 王莹恬 汪正平 庄心良 徐国辉关键词:体外循环 核因子-ΚB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