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侠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金乡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研究和分析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金乡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前列腺液样本,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对病原菌菌株开展药敏试验,依据2020年由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制定的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标准对结果进行判读,分析主要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在180份前列腺液样本中,经病原微生物培养得到102株病原菌菌株,以革兰阳性(G^(+))球菌、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G^(+)球菌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26株、表皮葡萄球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G^(-)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9株、肺炎克雷伯菌14株。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达到100.00%,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100.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达到100.00%,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100.00%。结论 病原微生物检验可明确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特点,还可评估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 王艳侠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药敏试验耐药性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态与亚胺培南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 2021年
- 目的:研究本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情况,分析细菌亚胺培南耐药与生物被膜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10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98株,采用平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法定量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菌株生物膜态与其耐药的相关性。结果:分离出的19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46株产生生物膜,生物膜生成率为23.2%。生物膜态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的耐药率均高于浮游态(P<0.01)。结论:PA产生生物膜是亚胺培南耐药机制之一,药敏试验表现为亚胺培南、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其它抗菌药物敏感。
- 张婷兰王艳侠吕青青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亚胺培南氨曲南
- 不同组合形成乙型肝炎被动免疫性抗体中HBVDNA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抗原阴性标本中HBVDNA的数量,以指导临床。方法:应用酶联反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出乙型肝炎抗原阴性、免疫性抗体阳性的标本,然后分组检测HBVDNA的数量。结果:496例7种组合形式的被动免疫性抗体中检出HBVDNA86例,阳性率为17.3%。结论:存在着免疫学表现形式为抗原阴性的乙型肝炎,抗原阴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检测血清学标志物的同时应检测HBVDNA。
- 王艳侠袁明军
- 关键词:乙型肝炎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抗体乙型肝炎抗原HBVDNA免疫性抗体
-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纳入常规检验组,进行常规检验并根据经验开展用药治疗;另外65例纳入微生物检验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开展针对性抗菌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诊断结果,统计治疗效果、治疗后感染情况、病原菌种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微生物检验组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检验组[诊断准确率:96.92%(63/65)比84.62%(55/65),治疗总有效率:93.85%(61/65)比76.92%(50/65),均P<0.05]。微生物检验组治疗后只有2例患者(3.08%)出现轻度感染,未出现中度和重度感染患者。微生物检验组的重度感染率和总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检验组[重度感染率:0.00%(0/65)比9.23%(6/65),总感染率:3.08%(2/65)比21.54%(14/65),均P<0.05]。微生物检验组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中检出大肠埃希菌最多(43例),检出率为66.1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致病菌对抗菌药物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较高,分别为95.52%、100.00%。结论 在尿路感染患者的预防与诊疗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效果较好,能够得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有效率,重度感染率较低。
- 王艳侠
-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尿路感染重度感染
- 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具有保护效果的临界值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HBsAb)具有保护作用的临界值。方法对ELISA法检测HBsAb 吸光度值(OD值)0.105~0.525的224份血清标本按OD值分为A组(OD值0.105~0.210)58份、B组(OD值0.211~0.315)58份、C组(OD值0.316~0.420)51份、D组(OD值0.421~0.525)57份。同时用化学发光法(CLIA)定量检测各组HBsAb水平。结果224份标本中136份(60.7%)CLIA HBsAb 定量检测结果>10 mIU/mL,抗体有保护作用。以上述136份标本ELISA的结果为Y轴、CLIA结果为X轴进行直线回归,得回归方程Y=0.0086X+0.1726。将WHO标准样本CLIA结果>12 mIU/mL为抗体阳性代入回归方程得ELISA检测HB-sAb具有保护作用临界OD值为0.2758。结论 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具有保护作用临界OD值为0.2758。
- 王艳侠周战修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