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以近代清华大学为个案被引量:11
- 2007年
-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绝不仅仅是一个使用工具,而应该发挥出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和通识性知识以及培养中外交流综合性能力的教育作用。本文试以清华大学为个案,探讨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大学公共外语课程的角色、地位以及实施策略。
- 周谷平李佳
- 关键词:通识教育
- 基于国际贸易机制构建的中国贸易安全风险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有效的国际贸易机制构建是保障区域和全球贸易安全的必要条件。在目前阶段,中国在国际贸易机制构建进程中处于相对边缘与被动地位,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身份不匹配,因此存在贸易安全上的重大风险。本文基于自由贸易协定文本基础上的类型化分析,将中国与现有国际贸易机制的关系分为全球型、竞争型、平行型和互补型四大类,并对相应的贸易安全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对之策。本文认为,未来新型的国际经贸机制应该包括一个正常运行的全球性多边贸易机制,以及若干数量的区域性贸易机制共同组成,并实现共存、互补和共同发展。积极推动国际贸易机制的构建能够帮助中国克服外部消极因素影响,探索新型合作机遇,维护自身贸易安全。
- 李佳
- 关键词:自由贸易协定贸易安全
- 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的情感问题——以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为个案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正处于从普通外国语言教育向汉语国际推广教育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出现的情感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浙江大学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实践为个案研究,从课堂教育中情感表现的三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推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情感问题进行分析,从保护学习者良好的汉语学习动机、降低课堂学习中的焦虑和抑制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等情感问题出发,探讨相应的汉语教学策略和方法。
- 李佳Gary Sigley
- 关键词:动机跨文化意识
- 开展海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挑战与机遇——以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为个案被引量:6
- 2009年
- 文章概括介绍了西澳大学孔子学院(Cl at UWA)所具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质,并以西澳大学以及整个西澳洲为社会背景,介绍了西澳大学孔子学院在运行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最后提出建议,以期孔子学院得到更好的运行和发展。
- Gary Sigley(澳大利亚)李佳
- 论新汉语水平考试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出版的反拨效应被引量:4
- 2011年
-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希望了解中国、与中国加强往来的愿望也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汉语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与中国加强往来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这种需求已经从学术和教学领域走到政府及民间层面,使汉语学习成为波及全球的热潮。
- 李佳张琛
-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语水平考试反拨效应教材编写出版文化载体
- 基于人类安全理念的全球卫生治理升级被引量:11
- 2020年
- 当前全球卫生治理中以人类安全为价值基点的理念缺失造成治理低效、滞后和错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进一步凸显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脆弱性。全球卫生治理面临着挑战的全球性与治理的国别性、普遍性与机制的非均衡性、紧迫性与行动的迟缓性、严峻性与治理理念的欠缺性四个现实困境。中国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实践中,以人类安全理念为引领,发展与保护维度并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基于此,全球卫生治理需要在三个方面升级,即形成治理共识,推动国际社会在危机中形成共同体意识;改革治理机制,充分释放各个治理主体的平台优势;优化治理方式,注重综合性全链条治理。由此可以形成理念、机制、行动一体的全球合作。
- 李佳赵艺林李媛
-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词表修订探讨被引量:38
- 2004年
- 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词汇表对大学英语学习者在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应掌握的词汇量提出具体的要求,因此是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究竞应该掌握多少英语词汇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在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时应当对此有一个科学的界定。本文考查了中国英语教学大纲词汇表的历史,并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对此进行了探讨。
- 黄建滨陈依虹徐莹李佳富瑜
- 关键词:词汇量词汇表英语教学
-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被引量:2
- 2010年
- 外语不仅是外国文化、文明、思想和文学的载体,也是中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通识教育视野下的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绝不仅仅是一个使用工具,而应该发挥出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和通识性知识以及培养中外交流综合性能力的教育作用。本文试以渥太华大学为借鉴,探讨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的角色、地位以及实施策略。
- 李佳黄建滨
- 关键词:通识教育
- 推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合作:进展、挑战与路径
- 2025年
-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东盟各国正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产业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动能。双方的数字经济产业合作涵盖电子商务、数字金融、基础网络、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数字农业等诸多领域,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同时,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合作也面临政策和监管差异、数字人才不足、数字创新环境局限、数字安全风险突出、地缘政治竞争加剧、数字生态尚未形成等制约因素。未来双方的合作应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扩大数字贸易规模,培育协同创新生态。中国要加大对东盟国家的数字治理援助,合作提升数字规则标准话语权,并遵循一些合作原则,使双方的合作行稳致远。
- 李佳李佳
- 关键词:数字经济一带一路周边外交
- 进步主义思想对大学通识课程论的影响
- 2007年
- 大学通识教育旨在体现一种对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注,以及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人。通过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介绍,分析其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的重要影响,以及对当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 李佳
-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